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中醫理論中肺與腎的關係

中醫理論中肺與腎的關係

1中醫對肺臟是如何認識的?

祖國醫學認為,肺位於胸腔內,左右各一。由於肺位於五臟之中最高的位置,故有「華蓋」之稱。肺主皮毛,開竅於鼻,與大腸互為表裡。它的主要功能是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肅降,通調水道。總之,肺有主管人體的呼吸運動、布散津液和促進體液代謝的功能。中醫所說的肺,雖與西醫臟器的名稱相同,但在生理、病理的含義上,卻不完全相同。西醫的肺臟,是一個單純的解剖學概念,而中醫的肺,更重要的是一個生理或病理學方面的概念。

2肺與腎的關係如何?

(1)生理

肺為水之上源,腎為主水之臟。肺主一身之氣,水液只有經過肺氣的宣發和肅降,才能達到全身各個組織器官並下輸膀胱,故稱「肺為水之上源」。而腎陽為人體諸陽之本,通過氣化作用升降水液,肺腎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正常的水液代謝。肺腎兩臟在調節水液代謝中,腎主水液的功能居於重要地位,所以有「其本在腎,其標在肺」之說。

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司呼吸,腎主納氣,呼吸雖為肺主,但需要腎的納氣作用來協助。只有腎的精氣充盛,吸入之氣經過肺的肅降,才能下納於腎,肺腎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呼吸的生理活動。

(2)病理

肺失宣肅。若通調水道失職,必累及於腎,肺腎相互影響,導致水液代謝障礙。水液代謝障礙雖然與肺有關,但其根本仍在於腎,「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皆積水也」(《素問·水熱穴論》)。由於肺脾腎三臟在調節水液代謝過程中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發揮不同的作用。因此,治療水液代謝病的關鍵是以腎為本,以肺為標,以脾為中流砥柱。

腎不納氣。若腎氣不足,攝納無權,氣浮於上;或肺氣久虛,病久及腎,均可出現氣短喘促,呼多吸少,動則尤甚等癥狀。這種現象稱為「腎不納氣」或「氣不歸根」。它的治療,也必須用補腎納氣的方法。

此外,肺腎的陰液也是互相資生的(稱為金水相生),而腎陰又為人體諸陰之本,因此,肺陰虛可損及腎陰;腎陰虛不能上滋肺陰,則肺陰亦虛,最後導致肺腎陰虛並見,而出現腰膝酸軟、潮熱、盜汗、咽干、顴紅、乾咳、喑啞、男子遺精,女子經閉等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肺腎陰虛 的精彩文章:

腎陰虛和腎陽虛有什麼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