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血熱「燥」的慌,吃什麼食物可以涼血?

血熱「燥」的慌,吃什麼食物可以涼血?

健康科普,來看看【百科名醫】吧!



夏天就要來了,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總是感覺手腳心發燙,身體很熱,總喜歡吃冷的東西、喝冷飲,這些都是血熱的表現。

血熱,是指外感熱邪入血中,血行加速而異常,表現為出血、發瘀等的病理狀態。血熱多由邪熱入血所致,也可由於情志鬱結,五志過極化火而導致血熱。亦稱血分熱。即血分有熱。證見吐衄、咳咯、溺血,午後發熱,女子月事先期而來,脈弦而數,法當涼血。血熱亦是小兒發熱證型之一。

血熱是怎麼引起的?

1.血行加速:中醫認為如果體內陽氣過盛,火氣很大,血液過熱則血行加速,脈搏跳動變急,甚至會傷害脈絡、耗損陰氣。

2.動血:在血行加速與脈道擴張的基礎上,血分有熱,可灼傷脈絡,引起出血,稱為「熱迫血妄行」,或稱動血。

3.熱象:《幼科全書》:「血熱者,每日以午間發熱,遇夜則涼,此心熱也。輕則導赤散,重則四順飲治之。」

血熱風燥型、血熱風盛證,由於機體蘊熱偏盛,時值青壯年,血氣方剛之際,或因性情急躁,心緒煩擾,心火內生;或因恣食魚腥、辛辣之品,傷及脾胃,郁而化熱;或復感風熱邪氣,均可致使血熱內盛,熱盛生風化燥,外發肌膚,出現紅斑,丘疹為主症的證候。可見於現代醫學銀屑病的進行期。

血熱的人會怎麼樣?

1.血熱風盛證

初發或複發病不久,皮疹發展迅速,呈點滴狀、錢幣狀或混合狀。常見丘疹、斑丘疹、大小不等的斑片,潮紅、鮮紅或深紅色。散佈於體表各處或幾處,以軀幹、四肢多見,亦可先從頭面開始,逐漸發展至全身。新皮疹不斷出現,表面覆有銀白色鱗屑,乾燥易脫落,剝刮後有點狀出血。可有同形反應;伴瘙癢、心煩口渴。大便秘結、小便短黃,舌質紅赤,苔薄黃或根部黃厚,脈弦滑或滑數。

2.血熱熾盛

主要表現在熱象、血行加速、動血和擾動心神等四個方面。可見皮膚潮紅、愛出油,容易長痤瘡;愛發脾氣,手心、腳心熱;經期提前,血量多,顏色深紅或紫,或經期較長,淋漓不斷;容易出鼻血,晚上多夢。面紅目赤、舌色深紅(即舌絳)、紅斑,丘疹、出血、心煩或躁擾發狂等症。

血熱是熱毒侵入血分,常發生在熱帶地區,或是在非常熱的環境中工作,或是在炎熱的季節,曝晒過度,或是出汗過度,沒有補充水分,久渴,失水,或吃煎炒、油炸等燥熱性食物,或是服用一些興奮劑,可能導致熱血妄行,皮下出現小紅點、皮膚斑疹、心煩不安,舌紅絳,譫狂,昏迷等證候。

3.臟腑火熱熾盛

熱迫血分的證候。臨床以血液妄行,發熱,甚者神昏等為主要表現。多因煩勞,恣食辛熱,惱怒傷肝,房事過度等因素引起。血之運行,有其常道,臟腑火熱,內迫血分,絡脈受傷,血不循常道而外溢。故臟腑血熱證以出血和熱象為主要特徵。肺絡傷則咳血,胃絡傷則吐血,膀胱絡傷則尿血,大腸絡傷則便血;體表出血可見鼻衄、齒衄、舌衄,肌衄等。婦女月經前期,經量過多也是血熱的表現。伴見心煩,面赤,口渴喜冷飲,舌紅,脈弦數有力等熱象見證。

血分火熱熾盛,有內傷外感之別,以上為內傷雜病中所見的血熱證,外感病熱入血分,見衛氣營血辨證。

血熱怎麼調理?

血熱大多屬於陽盛,表現出熱象,血熱可以動風,也可以耗氣傷陰,導致陰虛內熱。血熱也與表氣虛,體內熱氣不得宣散有關。

因此,血熱應該從日常起居、飲食、運動等全面調理,盡量少曬太陽、不宜做日光浴。血熱者大多陽氣盛,過多吸收陽氣,無異於火上澆油。

應多吃清涼滋潤的食物,比如蓮藕、雪梨、苦瓜、苦菜、絲瓜、鮮蘆筍、綠豆、冬瓜、黑芝麻、螃蟹、鴨肉、赤豆、少吃羊肉、韭菜、辣椒、葵花子等,性溫燥烈的食物。盡量戒酒、少吃,最好不吃火鍋,忌食生冷、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

血熱者不宜做劇烈的運動,應做溫和的運動,比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極、瑜伽等。平時可以多喝點菊花水,也可以用生地、丹皮、槐花、菊花煮水喝,必要時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中藥調理。根據病情選擇牛黃解毒片、三黃片,以及知柏地黃丸等藥物。

百科名醫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bd@baikemy.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血熱 的精彩文章:

血熱的癥狀 5種方法教你調理血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