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裁員漩渦中的HR

裁員漩渦中的HR

作者|周天? ?來源|周天財經(ID:techfinsight)

一樁案了,過去幾天沸沸揚揚的「裁員門」以網易道歉作結。

裁員本不是「新鮮事」,企業裁員也是一個相對常見的經營手段,但此次網易暴力裁員事件獲得如此高的關注,其主要原因在於公司粗暴、不近人情的處理方式。

事實上,網易也正是就 HR 等相關人員在溝通過程中的不妥行為進行的道歉,網易將其歸結為具體人員在具體事件上的操作不當。

海恩法則告訴我們,每一起嚴重事故背後都有 1000 起事故隱患,一起事件被曬到陽光下,背後是成百上千遭遇不公的被裁員工,就像網易當事員工在自述中多次寫到,他是在網上搜到「過來人」的應對方法。並稱其在內部多方打聽,基本印證了網易一再否認的大裁員事實。

裁員進程中的「一地雞毛」,背後折射出的是,中國 HR 這個龐大群體在巨大社會版塊運動中,所面對的三組矛盾。

從面對具體裁員 case 到體系性、制度性的問題,我們會發現,中國 HR 群體的很多人在互聯網的潮起潮落中,其實沒有做好準備。

矛盾 1:裁員所需的極高綜合能力,與企業主對 HR 的價值認知存在差距

裁員不是說把人叫過來,簽字拿錢走人就完事兒了,裁員其實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

從專業素質上看,需要相關人員對法務、人事以及財務知識都做到心中有數,特別是從當前的民營企業環境來看,裁員在具體執行上一般都是 HR 傳達給當事部門指標,然後主管人員對員工進行約談,隨後 HR 跟進處理後續事項。也不乏有些公司是 HR 直接約談擬裁撤員工。

不管怎樣,HR 都是裁員過程中的一線參與者。

專業素質不僅體現在業務知識,還體現在 HR 與人溝通的能力上。一句話,正著反著都能說,但給人留下的感覺卻大有不同。只要涉及到和人溝通,事先準備的話術再周全也沒法覆蓋到各種情況。

裁員的談判桌可以觀盡眾生相,有人平靜接受,也有人哭鬧、憤怒、不知所措…妥帖、堅定地消化掉這些負面情緒,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挑戰。

更何況,一個合格的 HR 不僅需要照顧到當事人,更需要避免讓負面情緒在留下的團隊裡面擴散,一旦處理不當就容易造成人心惶惶、謠言四起的局面。如果是大規模裁員,往往等優化完業務部門就開始優化 HR 團隊,內心不強大的話,沒等開人自己就先撐不住了。

把人招來不容易,把人送走更難。裁員,無疑對 HR 的綜合能力素質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可是現狀呢?現狀就是多數 HR 可能無法勝任裁員任務。

根據三茅網發布的《2019 年中國 HR 生存發展現狀》統計,各模塊 HR 中平均薪酬最低的是基礎人事崗,月薪為 5066 元,薪酬比較高的模塊集中在 OD(組織發展)、TD(人才發展)、COE(領域專家)、HRBP(業務夥伴)等崗位。

從招聘網站上的搜索比對也可以發現,囊括了HR的「職能崗位」的平均薪水也排在各序列中相對靠後的位置。

互聯網熱門職位薪資對比報告,數據及圖片來源:tecdat拓端

HR 的角色實際上非常重要,但薪資本身是供需雙方的博弈結果,可以比較客觀地反映出企業主在心目中對 HR 的價值定位。

雜活多、掙得少、心還累,這是很多 HR 的工作常態,他們大多深陷篩選簡歷、約談候選人、處理考勤這樣的事務性工作。

從 HR 這個人群的畫像來看,相信很多職場中人都有同感,很多 HR 畢業於相對缺乏硬核技能的通識型專業,比如漢語言文學,相對可能缺乏謀略手腕和對業務部門的充分了解。

一般來說,HR 部門和業務部門屬於兩個圈子,兩個世界,兩種語言體系。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一個普通 HR 很可能並不了解公司里一個業務人員(比如程序員、律師、記者)在其圈子裡的行業地位和話語權,單純拿著死板的 KPI 或條文規章,去要求一個有創造力的員工嚴絲合縫遵守上下班打卡制度,很容易就產生「我在前線拚命,你卻跟我斤斤計較」的衝突畫面。二者矛盾日積月累,隔閡會日漸加深。

一項投票統計,有32%的人認為HR及行政大部分不可信任,圖片及數據來源:公眾號「caoz的夢囈」《程序員該不該信任HR》

平時每天做「加減乘除」,需要裁員時就把 HR 推到前線解「微分方程」,這樣的臨危受命,老闆自身尚且難以面對,把 HR 推到第一線,對這個群體也並不公平。

矛盾 2:服務部門 or 權力部門的定位錯配

HR(部門)到底是服務部門還是權力部門?

都是,也都不是。在不同的企業,或者同一企業內的不同視角,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你說它是「薛定諤的 HR」也可以。

從源起上看,HR 當然是服務部門。

先有企業後有 HR,因為業務部門的擴張,才有了單獨分離出 HR 職能的必要,在許多創企,招聘事務都是創始人親力親為,就說明了這一點。只是到企業大了,創始人才需要輔助性的角色去處理事務性問題。

但是,當一個模塊分離出來,並隨著公司擴張逐漸擴展變成一個部門的時候,「官僚科層」的潛規則便開始悄悄運轉,職責邊界開始擴張、模糊——在很多人的認知里,服務部門往往和邊緣部門划上等號。

一個和「人」有關的部門,不想被定位成「服務部門」,它會怎麼做?答案就是行使權力,增強自己的存在感。

本質上來說,HR 的權力空間來源於信息不對稱。公司里各種表格的申請與審批,部門員工的薪酬與績效,這些關鍵信息對於員工來說,不了解也碰不到,但對於 HR 來說是可以調用的資源。

往往,有一些精明的 HR 會把職場間微妙的人事關係裂痕,不同派系山頭之間的暗流涌動,作為其爭取有利地位、往上攀登的階梯。

你一定見過這種公司,HR 部門變成了事實意義上的「組織部」,通過信息不對稱影響著甚至操縱著人事「選用育留」。前段時間,華為的一位 HR 因為實在看不下去研發部門在前線拿命打仗,HR 部門卻「作威作福」,在內網社區實名舉報,其中有兩段是這樣寫的:

「上周在某 HR 的考軍長問答中,他(舉報人上司)得意洋洋地說他識別到一個問題『有的員工假裝自己加班,去健身房鍛煉了,8 點 40 才回到位置上,假裝熱火朝天地工作。這種情況往小了說叫考勤造假,往大了說就是業務造假。』『勸大家不要小看了考勤數據,只要認真挖掘,這裡能挖出大問題的。』然而我十分不認可。兄弟們佔用自己休息時間免費加班,一不給錢二不給調休,難道運動一下也不行嗎?如果不可以,那公司為什麼要建那麼多健身房呢?」

「一個 HR 成為某人的私有權力、隨意處理員工個人隱私、隨意葬送別人的職業生涯,這是公司賦予他的權力嗎?」

這一事件後來也引起了外界的廣泛討論,最後還是任正非簽發全體郵件,才平息風波,即便這樣,華為全體郵件中的第一句話也相當耐人尋味。

「實名投訴是公司管理民主的一個好現象,我們要支持保護當事人,當事人要堅持實事求是。」

是的,指出「房間里的大象」的人會受到排擠,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一個簡單的道理是,權力感越強,服務意識就會有所折損。

如果我們回到這一次網易事件,人事部門在當事人住院的情況下,仍然想方設法在規則允許範圍內解除勞動合同,沒有體現出足夠的人性關懷。其實,也是權力感在作祟。

矛盾 3:裁員也需要本土化的處理方式,中國管理者缺乏經驗

東西方在底層的思想和文化上存在差異,而人力資源管理作為西方進入工業時代後的產物,本質上是「舶來品」,需要本土化的改革和創造。

具體一點來說,西方的管理思想是基於獨立人格的人文主義,僱員追求個人價值的充分實現,企業追求經營利潤的不斷提高,這種個人主義 實用主義,往根上說,是基於一整套契約精神。

契約精神又是怎麼來的?它可以追溯到古希臘便已有之的工商業文明,因為商人流動交易,人與人之間沒有血親紐帶,想要確保秩序就需要一套規則系統,契約精神以及對個體價值的認可便應運而生。

而東方的農耕文明與儒家文化,更加強調個體與整體的協同,相對突出集體主義精神和大家庭式的思想。一些互聯網公司老闆和員工培養父子君臣關係,並不鮮見。

體現到管理上,日本企業普遍實行終身僱員制,一碗飯吃一輩子,強調共渡難關,西武集團董事長堤議明還提出了「不用聰明人」的用人原則。

我們在這裡無意對兩種方式的「好與壞」進行價值判斷,只是想說明,不同的土壤上不可能用一套萬能辦法。

事實上,在 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中,路透社就曾報道過東西方在裁員文化上的差異,一些觀察學者認為東方企業的家長式作風,降薪但不裁人,員工之間相互照顧,更有助於企業在經濟復甦後迅速加快生產,渡過難關。

與之對比的是,西方企業及資本市場已經經歷過數輪產業周期,大規模裁員往往被資本市場視作改革決心的體現,是一種危機中的正向信號。而員工和老闆之間,也沒有建立類似東方企業這樣的親密紐帶,迎來送往雙方都沒有太多心理負擔。

應當注意到,中國的互聯網公司是處在「擰巴」位置上的。

它們深受矽谷創新精神的召喚影響,在技術與產品上樂於看到超級人才發揮能量,但是在相關配套的職能部門上(包括企業家本人),又沒法徹底放下東方家族式的管理文化。

而且因為金融市場政策原因,這些公司又大多選擇在美國上市,必須考慮西方投資者的判斷視角。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可以看到這一輪裁員進程中,許多科技公司手段粗暴,甚至只想裁員不想給錢。資方無視合同和法律上白字黑字的規章制度,將高額的維權成本丟給勞方承受。

鍋不能全都丟給 HR 背,只是作為勞資糾紛漩渦中心的職能部門,HR 成為了矛盾的集中體現。

從改革開放到現在,中國的民營企業只走過了四十多年,互聯網行業更是只有短短二十年,一直都眩暈在上行期的黃金時代中,而面對突如其來的裁員,員工和企業都沒有應對經驗。

從這個角度來說,亂象出現是必然的。摸索出一條符合中國本土的管理哲學和操作路徑,中國互聯網乃至民營企業還有很多的課要補、很長的路要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黑馬 的精彩文章:

2019GES大會俞敏洪、張邦鑫再度同台,共話教育的溫度與責任
廣西公布「強首府」戰略實施意見,南寧會變成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