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曾國藩的一段名言,言簡意賅,值得珍愛

曾國藩的一段名言,言簡意賅,值得珍愛

俗語說,只要人有恆,萬事都能成。人不是生而有知,都是靠後天的不斷學習,才能逐漸掌握生存本領、以及各種知識與技能。荀子曾說,「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一個人活在世上,會對各種事物感到好奇或迷惑,也想從事各種職業,但正如莊子所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短短的幾十個春秋,不可能讓我們成為全才,術業有專攻,事業需有恆。下面介紹曾國藩的一段名言,言簡意賅,值得珍愛。

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余早年於作字一道,亦嘗苦思力索,終無所成。近日朝朝摹寫,久不間斷,遂覺月異而歲不同。

可見年無分老少,事無分難易,但行之有恆,自如種樹養畜,日見其大而不覺耳。

這段短文的大意是:人生只有堅持不懈,才是最重要的美德。我年輕時練習書法,雖然苦苦求索,終是無所成就。現在早晚堅持、從不間斷,很快便感覺一天一個樣,大有長進。所以說不管老少、不分難易,只要持之以恆,就像種樹和飼養家禽,一天天逐漸變大,而感覺不到變化。

曾國藩,字伯涵,號滌生,23歲取秀才,入縣學;24歲入嶽麓書院,中舉人;中進士留京師後十年七遷,連升十級,37歲任禮部侍郎,官至二品。立功後被封為一等勇毅侯,成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不過曾國藩並非完人,他也曾因為指揮失誤而幾次都想自殺,只是他非常善於總結,又願意耐心等待,所以才逐漸讓事業走上正軌。

經過一番困境的磨練,曾國藩懂得即使自己資質平庸,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真誠地投入,並不斷地自我完善,最終也能超凡脫俗。他時常勸誡家人和部下,「用功譬若掘井,與其多掘數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做人不可三心二意,切忌朝三暮四,與其到處掘井,不如專心致志地在一個地方埋頭往下挖。

曾國藩在這篇短文中舉例,自己剛開始學習書法時就很不專心,所以「苦思力索,終無所成」。後來他從其他地方領悟到自己的缺點,於是「朝朝摹寫,久不間斷」,最後雖然比不上王羲之,但完全可以滿足應酬的需要了。關鍵是他從中懂得,一個人的很多弱項並非不可救藥,而是沒有認真落實和完善,更缺乏持之以恆的精神。如果能夠做到首尾不懈,也不見異思遷,則弱項也可以變成強項。

作者曾經要求自己早起,無論風雪霜露,還是酷暑嚴寒,他都是聞雞起舞。後來還總結了一套養生之道,無事以當貴、早寢以當富、安步以當車、晚食以當肉。他還對軍中將士說,練兵之道,必須晝夜從事,乃可漸幾於熟,如雞孵卵、如爐煉丹,不可須臾稍離。

曾國藩還一直堅持讀書,他一直對別人強調讀書的重要性,因為自己的祖父不讀書被人恥笑,自己卻因為不斷讀書而學識長進、事業有成。所以他認為,有學問是成功的秘訣,「人不學,不知義,不懂道」,成大事者,以識為主,以才為輔,人謀居半,天意居半。但是無論是學識、能力還是見解,都必須在持之以恆的基礎上才可獲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白居易的一篇短文,如臨其境,充滿了禪意的體驗
無名氏的一首古詩,通俗易懂,卻振聾發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