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收藏!翻了近5年的特崗招教真題,總結的這38個常考「效應」

收藏!翻了近5年的特崗招教真題,總結的這38個常考「效應」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各種【效應】是非常容易考察的知識點,經常會以單選、判斷和材料分析的形式出現,甚至個別地區還曾考過論述題,今天小編整理了歷年真題里經常出現的38個效應,大家一起來學習吧!

歷年真題直擊考場↓

『效應』考點歷年真題精選


一、單項選擇

1.魯西南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每年都會有好多孩子考上大學。當人們問這些大學生有什麼奧秘時,他們回答:「我們遇到了一位好老師,他對我們充滿期待,不斷鼓勵我們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並稱呼我們是『未來的數學家』『未來的音樂家』。我們真的做到了……」此現象符合的心理效應是( )

A. 馬太效應

B.霍布森選擇效應

C.反饋效應

D.羅森塔爾效應

2.許多科學家反覆探索一個問題而無結果時,往往會把問題擱置一段時間,然後回過頭來解決,這時他們常常可以很快地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種現象屬於( )

A. 醞釀效應

B.功能固著

C.反應定勢

D.問題的刺激性特點

3.學生喜歡某個老師繼而也喜歡上他的課,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

A. 暈輪效應

B.刻板印象

C.首因效應

D.近因效應

4.在總體印象形成上,最初獲得的信息比後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的現象,稱為()

A. 暈輪效應

B.近因效應

C.首因效應

D.刻板印象

5.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給學生讚賞、期望,學生在得到讚賞和期望之後表現出更加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行為。這種心理效應叫作( )

A. 刻板效應

B.蝴蝶效應

C.皮格馬利翁效應

D.光環效應

1-5 D A A C C

6.小亮經常違反紀律,轉校後,班上的學生都嚴格遵守紀律,受此影響,小亮的違紀行為逐漸減少。這體現了()

A.觀察學習的抑制效應

B.意義學習的習得效應

C.觀察學習的反應促進效應

D.意義學習的情緒喚起效應

7.物理教師認為學習數學成績好的學生物理學的一定好,並在日常教學中更加關注和讚許這類學生該教師的看法屬於()

A刻板印象

B認知失調

C扇貝效應

D從眾心理

8.學生背誦一篇較長的課文時,首尾部分記憶效果好,中間部分遺忘較多。這種心理效應被稱為()

A.鯰魚效應

B.邊際效應

C.霍桑效應

D.系列位置效應

9.對於一組電話號碼,人們更加容易記住開頭和結尾的數字。這種現象被稱為()

A.同化說

B.痕迹消退說

C.動機說

D.首位效應和近位效應

10.如賽跑、歌詠比賽,因有人觀看或有拉拉隊助陣,人們往往比獨自跑步和唱歌表現的好。這種現象屬於()

A.認知成分

B.批判成分

C.觀眾效應

D.從眾行為

6-10 A A D D C



二、材料分析題(多選)

1.初二學生趙麗,因學習成績下滑,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她最欽佩的教物理的朱老師主動找她聊天,朱老師問趙麗:「你覺得班上哪個女同學最聰明?」趙麗把班上成績最好的幾個女生名字說出來,朱老師都給否定了。「老師你不會認為是我吧?」趙麗開玩笑地說。「為什麼不會是你?」「您別安慰我了,您看我現在成績……」「我覺得聰不聰明要看這個人能提什麼問題,你最近問了我兩個問題,能提第一個問題通常要到高一且物理成績好才行。而第二個問題通常要讀到大學才能提出來。你現在成績暫時不理想可能是學習方法需要調整,老師相信你!加油!」聽了朱老師一席話,趙麗重拾信心,後來趙麗成績不斷提升,順利考上了示範性高中。

根據材料,朱老師的做法符合的心理效應有( )

A. 馬太效應

B.墨菲效應

C.皮格馬利翁效應

D.巴納姆效應

2.(多選):楊紅聰明能幹,遇到問題總有各種解決方法,大家向她取經時,她說:「我的經驗是對棘手問題抱一顆平常心,否則欲速則不達,遇到難題反覆思考而毫無結果時,可以暫時放一放,先做別的事,再回過頭來,也許就能找到解決方法。」

此材料中楊紅的「經驗」揭示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有( )

A. 情緒和動機

B.問題情境

C.定勢

D.醞釀效應

  1. CD
  2. AD

三、判斷題

1.2017年晉城市城區判斷:學生由於教師一方面的優點,而對該教師另一方面也給予了好評。這是典型的暈輪效應。( )

2.2011年特崗判斷:皮格馬利翁效應體現了教師的能力對學生的影響。( )

3.2018年南陽市宛城區農村中小學判斷:文飾,又稱合理化,指個體通過歪曲現實達到保護自己自尊心的作用,包括酸葡萄效應、甜檸檬效應等表現形式。(常考)()

  1. ×

高頻核心考點12個

1. 期望效應(羅森塔爾效應、皮格馬利翁效應)

教師期望效應也叫羅森塔爾效應或皮格馬利翁效應,即教師的期望或明或暗地傳送給學生,會使學生按照教師所期望的方向來塑造自己的行為。

2. 醞釀效應

當一個人長期致力於某一問題解決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如果他暫時停下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去做別的事情,幾小時、幾天或幾周之後,他可能會忽然想到解決的辦法,這就是醞釀效應。

3. 暈輪效應(光環效應)

當我們認為某人具有某種特徵時,就會對他的其他特徵做相似判斷。

4. 首因效應(最初效應)

在總體印象形成上,最初獲得的信息比後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的現象。

5. 近因效應(最近效應)

在總體印象形成上,新近獲得的信息比原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的現象。

6. 系列位置效應

指接近開頭和末尾的記憶材料的記憶效果好於中間部分的記憶效果的趨勢。

7. 從眾效應

指當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引導或施加的壓力),會懷疑並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朝著與群體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變化。1.從眾的類型(1)真從眾(口服心服);(2)權宜從眾(口服心不服);(3)不從眾。

8. 服從效應

是個人按照社會要求、群體規範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應行為的社會現象。服從與從眾有著本質不同。從眾情況下個體是自願的,服從情況下個體是不自願的,是在權威命令、社會輿論或群體氣氛的壓力下,放棄自己的意見而採取與大多數人一致的行為。

9. 社會刻板效應

對一群人的特徵或動機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體的特徵歸屬於團體中的每一個人,認為他們每個人都具有這種特徵,而無視團體成員中的個體差異 。

10. 舌尖效應(話到嘴邊現象)

指明明知道某件事,但就是不能回憶出來的現象。

11. 投射效應

與人交往時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討人喜歡、不為人接受的觀念、性格、態度或慾望轉移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也是如此,以掩蓋自己不受人歡迎的特徵 。

12. 觀察學習效應

班杜拉認為,觀察學習是個體通過對他人的行為及其強化結果的觀察,從而獲得某些新的行為反應或已有的行為反應得到修正的過程。小學生在觀看暴力節目或打暴力遊戲中,通過對暴力行為的觀察,從而也表現出攻擊性的行為,這是一種觀察學習效應。


輔助選項考點26個

1. 巴納姆效應(福勒效應、星象效應)

巴納姆效應又稱福勒效應,星相效應,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當人們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廣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的時候,人們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描述,卻認為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

2. 蝴蝶效應

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

3. 寬大效應

一般說來,個體對他人往往是積極的肯定估計高於消極的否定估計,這種心理傾向叫寬大效應。

4. 馬太效應

在班級管理中,就是好學生好對待,差學生差對待;好學生越來越好,壞學生往往越來越差勁。

5. 霍桑效應

就是當人們在意識到自己正在被關注或者觀察的時候,會刻意去改變一些行為或者是言語表達的效應。

6. 邊際遞減效應

當消費者消費某一物品的總數量越來越多時,其新增加的最後一單位物品所獲得的滿足感和效用就會越來越少的現象。

7. 鯰魚效應

鯰魚在攪動小雨生存環境的同時,也激活了小魚的求生能力,指競爭可以激發人們的內在活力。

8. 雁陣效應

大雁群在遷徙時,飛行中一隻大雁的羽翼能藉助前一隻大雁的羽翼所產生的動力,使飛行省力,這就是所謂的「雁陣效應」。「雁陣效應」帶給人們這樣的啟示:靠著團結協作精神,才使得候鳥凌空翱翔,完成長途遷徙。

9. 習得效應

指通過觀察習得新的技能和行為模式。

10. 抑制效應

抑制效應指觀察者看到他人的不良(或良好)行為受到社會譴責,觀察者會暫時抑制受到譴責的不良(或良好)行為。

11. 去抑制效應

指觀察者看到他人的不良行為未受到應有的懲處,其原本受到抑制的不良行為重新發作。

12. 情緒喚起效應

指看到榜樣表達的情感,在觀察者身上容易喚醒類似的情感。

13. 反應促進效應

指通過觀察促進新的學習或加強原先習得的行為。

14. 刺激指向效應

指通過觀察榜樣行為,觀察者將自己的注意指向特定的刺激。

15. 扇貝效應

在固定時隔強化程式中,個體的行為效率呈現出扇貝形曲線的變化趨勢,這種現象稱為扇貝效應。啟發我們:根據獎勵強化的固定時間形成工作高峰、低峰,對策是變化獎勵的品種、時間,從而形成間隔獎勵。

16. 酸葡萄效應

把得不到的東西說成是不好的

17. 甜檸檬效應

當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檸檬時,就說檸檬是甜的

18. 練習效應

練習效應是由於多次重複實驗,被試逐漸熟悉了實驗情景,或對實驗產生了興趣和學習效果,從而導致反應速度加快和準確性逐步提高的一種系統誤差。

19. 南風效應(溫暖法則)

指管理者對下屬有人情味,進行溫和的管理方式,下屬處於感激就會更加積極努力的為企業工作。

20. 北風法則

與南風效應相反,指非常嚴格,甚至冷漠的管理方式

21. 德西效應

當學生尚沒有形成自發內在學習動機時,教師從外界給以激勵刺激, 以推動學生的學習活動,這種獎勵是必要和有效的。但是,如果學習活動本身已經使學生感到很有興趣,此時再給學生獎勵不僅顯得多此一舉,還有可能適得其反。一味獎勵會使學生把獎勵看成學習的目的,導致學習目標的轉移,而只專註於當前的名次和獎賞物。

22. 赫洛克效應

及時對工作結果進行評價,能強化工作動機,對工作起促進作用。適當表揚的效果明顯 ,優於批評,而批評的效果比不予任何評價的好。

23. 詹森效應

指那種平時表現良好,但由於缺乏應有的心理素質而導致競技場上失敗的現象。

24. 囚徒困境效應

在合作對雙方都有利時,保持合作也是困難的。

25. 費斯洛汀效應

費斯洛汀提出了一個著名的理論:生活中的10%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90%則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決定。這就是"費斯洛汀法則"。這個法則對社會現象的解讀比蝴蝶效應又更深入一層。

26. 瓦拉赫效應

學生的智能發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有智能的強點和弱點,他們一旦找到自己智能的最佳點,使智能潛力得到充分的發揮,便可取得驚人的成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話到嘴邊效應 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