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貓咪的日常護理:剪趾甲、清耳朵、梳毛和洗澡,需要注意什麼?

貓咪的日常護理:剪趾甲、清耳朵、梳毛和洗澡,需要注意什麼?

本文由「獃獃愛養貓」原創發表,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如果貓咪伸爪亂抓,不僅會抓壞牆壁或傢具,還有可能折斷趾甲,甚至使斷甲陷入肉球中。可以定期幫它剪趾甲來預防,同時也能避免人被抓傷。銳利的趾甲是導致貓咪和寵主受傷的常見原因,因此我們最好定期修剪趾甲。


1,讓貓咪習慣剪趾甲

如果貓咪不喜歡,只要把臉和身體先用毛巾包覆住,只露出四肢修剪,就能緩和不安。另外,從幼貓時期就按摩肉球,可以讓貓咪習慣讓人觸摸,就能消除害怕的反應。速戰速決,避免造成貓咪的壓力是十分重要的。

各種類型的趾甲刀

可以選擇容易使用、可快速剪完趾甲的類型。

  • 剪刀式

以切成圓形的刀刃夾住趾甲修剪。使用方式如同一般剪刀,因此非常推薦初學者使用

  • 圓洞式

把趾甲放入圓形的縫裡再剪下。上手之後就能迅速完成剪趾甲的工作,也能減少貓咪的壓力。

剪趾甲的順序

頻率以每周次為準,但若是長長了也要適時修剪。

?抱住貓咪

讓貓坐在膝蓋上,從後面牢牢抱住。

?壓出趾甲

壓下趾頭的根部和肉球,將平常收在裡面的趾甲壓出來。

?修剪趾甲的前端

將趾甲前端2~3毫米的透明部分抵在刀刃上修剪。


2,清理耳朵

除了剪趾甲,我們還要勤勞地清理耳朵,確認耳朵的狀態。如此不但能輕易發覺異狀,也能早期發現疾病。如果每天都有打理卻總是清理不幹凈,就有可能是外耳炎或中耳炎,應該帶去醫院檢查。

清理耳朵的順序

每周確認一次耳朵的狀態,每個月清理一次。

?固定貓咪的頭

以不會讓貓咪感到痛苦的力道,用手輕輕固定住貓咪的脖子。

?檢查狀態

翻開耳朵,確認是否有用蘸了水的棉花擦拭異常。黑色顆粒有可能耳朵內部,再用棉花是耳疥蟲。

?擦去臟污

用沾了水的棉花擦拭耳朵內部,再用棉花棒擦去臟污。


小貼士:

耳垢偏向濕黏的貓咪,很容易引起外耳炎,必須小心。

3,定期梳毛

貓咪會把自己粗糙的舌頭當作梳子來順毛,維持身體清潔(理毛)。梳毛可以除去理毛時無法去除的臟污和灰塵,讓毛色帶有光澤,並有按摩皮膚兼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定期梳毛可幫助貓咪保持乾淨且健康的身體。從幼貓時期就讓它習慣梳子,喵星人會更願意被人梳毛。

梳毛的功用

  • 去除臟污和掉毛

減少理毛時貓咪吃進肚子的毛量, 穿衣服,貓避免造成胃的負擔或毛球症等疾病。

  • 不再結出毛球

避免毛髮打結,預防毛球問題。

  • 健康檢查

增加觸摸貓咪身體的機會,可以發理之外, 不覺毛髮和皮膚的異常。

梳毛用品

  • 橡膠梳(短毛種)

這種橡膠材質的梳子可以順毛並梳去掉毛。毛量較少的貓咪可選用細目的梳子。

  • 圓柄梳或針梳(長毛種)

可以順毛並梳去掉毛。建議使用不會把毛梳斷的圓柄梳做每日的梳理;想要將掉毛徹底梳下則要改用針梳。

  • 排梳(短、長毛種)

幫助梳開打結的貓毛,並在梳毛完成後方便整理毛髮。


4,洗澡

洗澡可以洗去貓咪身上的臟污和跳蚤,維持被毛美觀。大部分的貓咪都很怕水,可以先從腳浸到熱水中開始,讓貓咪慢慢習慣,緩和恐懼感。吹乾時要記得翻毛讓內層的毛乾燥,同時確認皮膚的狀態和是否有傷口。

準備洗澡用品

為了縮短時間,要事先準備好洗澡用品,並讓室內保持適當溫度。

  • 洗毛劑

選擇貓咪專用、無香料、成分天然的用品。尚未結紮的公貓尾巴根部容易蓄積皮色的分站票脂,形成「馬尾」,使用專用洗毛劑會很有效。

  • 海綿

討厭洗澡的貓咪以及細膩的臉部周圍,可以用海綿吸水清洗。

  • 吹風機

安靜且可以調節風量為佳。

洗澡的步驟

以能毛種3個月一次長毛種每個月一次為基準。但若是會道成箱味的壓力就不要勉強,可以用其他方法照護。如果耳朵進水可能會造成外耳炎,必須小心。

?用溫水將身體淋濕

依照腳→背部→頭的順序,澆上近似於人體體溫的35C~37C的溫水。

?清洗下半身

將洗毛劑搓出泡沫,從腰開始清洗腹部、後腳、臀部和尾巴,清洗臀部時單手將尾巴抬高。

?清洗上半身

依次清洗背部、前腳、胸部。若是長毛種,別忘了要搓揉毛髮。

?清洗臉部周圍

清洗脖子下方及臉部周圍,小心洗毛劑不要弄到貓咪眼睛裡,以及手指不要戳到貓咪眼睛。

?刷洗全身

依照臉 臀部的順序刷洗。把腳抬高,不要有漏洗的部位。

?吹乾後再梳毛

用毛巾擦乾,用吹風機吹乾後再梳毛。

如果貓咪討厭吹風機,可以用毛巾擦乾後,再留在溫暖的室內自然乾燥,或是放進籠子里,再從外面和地以吹風機吹乾(注意不要讓籠子太熱)。

雖然現在大多數貓咪都是在室內運動,但是它們的清潔衛生還是要重視,尤其是家裡有小孩子。而且我們平時都是摟抱著玩耍,近距離接觸它們,所以最好定時給喵星人剪趾甲、清耳朵、梳毛、洗澡,這不僅是對寵物負責,更是對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負責。

最後別忘了點擊右上角關注,獃獃每天都會分享關於寵物貓的最新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理毛行為 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