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關於哲學與科學的關係,高人給總結了12句話,超經典

關於哲學與科學的關係,高人給總結了12句話,超經典

孫正聿(1946.11- ),吉林省吉林市人,哲學博士。全國政協委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科研基地吉林大學哲學基礎理論研究中心主任,吉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學風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吉林省社科聯副主席。

2000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2003年獲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獎,2009年被評選為「吉林驕傲」人物。

主要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和哲學基礎理論。在哲學研究和哲學教學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在繁榮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推進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以下是孫正聿的一些哲學觀點,一起來深度解讀。

1

科學活動中的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體現為主體與客體、觀察與理論、邏輯與直覺、真理與價值、理解與解釋問題等等。哲學對科學的反思,首先就是對以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為實質內容的科學活動的基礎性問題的反思。

2

哲學和科學是人類理論思維的兩種不同方式。它們之間的根本區別,在於它們分別集中地表現著人類理論思維的兩個基本維度,即科學集中地表現著思維和存在高度統一的維度,哲學則集中地表現著反思思維和存在關係的維度。

3

在人們廣泛持有的常識科學觀中,總是把科學視為「建立在事實上面的建築物」,並因而把科學看作是一種純粹「客觀的」、「中性的」、「確定的」東西。當代科學哲學家瓦托夫斯基指出,在現代人們的科學觀中,科學就被看成為某種超出人類或高於人類的本質,成為一種自我存在的實體,或者被當作是一種脫離了它賴以產生和發展的人類的狀況、需要和利益的母體的事物。這樣的理解是片面和膚淺的,正確的理解應該是:科學是這樣一種人類活動,它植根於我們全都共同具有的普通人類能力之中,提示我們必須從人類活動、人類需要、人類利益去理解全部的科學問題。脫離了人,科學就是一個死物。

4

科學是人類運用理論思維能力和理論思維方法去探索自然、社會和精神的一種活動,它的本質,是實現人類對世界的規律性把握。現代科學的迅猛發展不僅深刻地變革了人們的世界圖景和思維方式,而且深刻地變革了人們的價值規範和生活方式,發揮著其他任何文化形式難以匹敵的巨大作用。然而,無論科學如何發達,無論科學在社會生活和歷史發展中佔有怎樣重要的地位,它作為人類把握世界的一種方式,總是致力於實現思維和存在的統一,而不是反思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這一點,一直沒有改變,在未來很長的時間內,也不會改變。

5

與科學活動不同,人類的哲學活動是反思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也就是把思維和存在的關係作為「問題」進行「反思」。在這種哲學反思中,思維和存在成為哲學研究的根本問題,因此,人類的科學活動及其理論成果成為被哲學反思的對象。這就是哲學對科學的態度。

6

在常識的科學觀中,隱含著三個基本認識:其一,科學始於觀察;其二,觀察與理論無涉;其三,歸納合理地形成普遍原理。在這些基本認識中,蘊含著作為科學活動基礎的觀察與理論、邏輯與直覺等哲學問題。

7

長期以來,人們總是非歷史地看待人以及人的認識活動,因而總是把人的認識活動中的「觀察」與「理論」割裂開來,認為先有觀察、後有理論。其實這是不完全正確的,在人的認識活動中,特別是在人的科學認識活動中,作為認識主體的人,並不是以空白的頭腦去認識,恰恰相反,認識的主體只能是以自己已經佔有的知識和理論去認識。現代社會的發展告訴我們,很多事物的形成,是先有理論,然後才開始觀察求證。

8

只有觀察滲透入理論,觀察才具有科學意義。人們的科學觀察,是有目的的觀察,是為了解決某個某種問題而進行的觀察。在這個意義上,也可以說是科學始於問題。這裡的問題,就是認識主體以理論為背景對經驗客體的新的求索。這裡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人們的觀察很難做到真正的中性,都是帶著個人或某個領域的偏見而進入到觀察和求證的。人們總是以既有的個人理解的知識和理論去觀察認識的對象,並在理論與觀察的矛盾中去修正、更新和發展理論。

9

科學是如何發展的呢?主體既能不受任何偏見的污染而以白板一樣的頭腦去反映客觀存在的現實,又能找到某種絕對正確的作為客觀真理的理論去解釋現實,那麼,主體就實現了理論與現實的統一。科學成果就是這樣出現的。但是這裡我們會經常犯幾個常見的錯誤,那就是:1)把認識主體當作了超歷史的、抽象的存在,而沒有理解任何時代的認識主體都是歷史文化的存在;2)把理論同主體割裂開來,似乎認識的主體能夠沒有任何理論而進行抽象的認識活動;3)把現實同主體割裂開來,忽視了主體也是生活於現實生活中的存在,而且把社會現實當做了一個一成不變的對象來理解,而不是一直處於發展變化中的存在對象。

10

關係的存在是客觀的、普遍的,因為整個的世界就處於普遍的聯繫和永恆的發展之中。所有的關係只會對人發生作用,凡是有某種關係存在的地方,這種關係都是為我而存在的;動物不對什麼東西發生關係,而且根本沒有關係;因為在動物的世界裡,只有本能和慾望,沒有對關係的認識頭腦。

11

哲學對科學的反思,最為直接的是對科學研究成果的反思。在這種反思中,哲學不斷深入地揭示了蘊含在科學成果之中的思維和存在的豐富的矛盾關係,不斷深刻地展現了蘊含在科學成果之中的思維與存在所服從的同一規律。這是現代哲學最大最重的任務,沒有之一。

12

在對科學的反思中,在人類概括和總結的認識理論中,哲學發展出三個領域:自然、社會和思維。

哲學對科學成果的反思,是從哲學層面向科學研究成果提出問題。這些問題包括:在科學成果中蘊含著怎樣的研究方法、概念框架、解釋原則和價值觀念?科學從何種角度推進了哲學對思維與存在、人與世界相互關係的理解?科學怎樣變革了人類的世界圖景、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科學在深遠的層面,表達著怎樣的一種時代精神?這些問題都需要哲學來給予全面而深刻的解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與詩畫 的精彩文章:

三個佛家小故事,折射人生大智慧!多讀踐行,開悟覺醒
高人對尼采《悲劇的誕生》的深度剖析,原來酒神精神如此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