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李慈雄先生:教育的目的(一)轉化氣質

李慈雄先生:教育的目的(一)轉化氣質

李慈雄先生:教育的目的(一)轉化氣質

編者:作者李慈雄博士,斯米克集團創始人及董事長、恆南書院院長

轉化氣質

我們先講教育的第一目的,轉化氣質。那麼,什麼是氣質?我們常常講這個人氣質好,這個氣質本身是怎麼來的?以佛法來講,那是無始來的業力和習氣的影響。假定人有靈魂——你相信不相信是另一回事,我個人是相信的。每個人從幾萬億輩子過來, 帶來各種習性,反映在各個方面,有些人比較貪吃,有些人比較貪睡,有些人脾氣特別大,有些人對某種事物特別痴心,等等。再加上後天的父母關係、家庭背景、社會環境,包括個人成長的經歷與見識,綜合起來,就形成了一個人的氣質,但這個氣質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天都在變化。所以好的教育,事實上可以轉化氣質。中國儒家的《大學》講述了一套完整的體系,從格物致知,到怎麼凈化你的思想,怎麼修正你的心念,如何調御你的情緒,直到齊家治國平天下。包括《中庸》《論語》,以及中國傳統的、西方的,好的教育都是著眼於轉化一個人的氣質,核心都在於凈化你的思想。因為這是我們所有教育的核心,所以我們不妨在氣質方面再深入研究 一下。

儒家講性情,性可以說是後天認知的知性,先撇開不談形而上的自性,性是後天對事情的認知,也就是唯識學所講的見分。情包括了喜、怒、哀、樂、愛、惡、欲,這個情緒事實上是與生俱來的,有些人常常愛笑,有些人常常愁眉苦臉,有些人特別容易發怒,發怒的人,往往肝有問題,《黃帝內經》講怒傷肝,喜傷心。 所以這個情,和你的情緒、身體、思想是密切結合的,分不開的。

《大學》裡面分析得更細了,講到正心,提出心不正的種種表現,一個是忿懥,就是容易隨便發脾氣;一個是恐懼,你在恐懼之下會做出很多可怕的事情;一個是好樂,你對很多事情特別喜歡、著迷、情不自已;還有就是憂患,人太憂患,做事就容易走偏。所以,《大學》講的正心,就是很清楚地分析思想情緒對於行為的影響。

有了正心的功夫,我們進一步來談修身,這是另外一個層次,也是我們心理的情緒的反映。譬如有些母親對孩子特別喜歡,結果變成溺愛,就害了他,這就是親愛。或是對某些人、某些事,特別討厭,看不起人家,這是賤惡。人與人之間,可能別人看不起我們,或是我們看不起別人,這些都是賤惡的心理。畏敬,我們當然應該畏敬天地,但如果看到地位比你高的,或者比你更有錢的人,就心生畏敬,這可能是不健康的心理。哀矜,有憐憫之心是對的,但是過了頭,就難免有失偏頗。另外,年紀大的人,或者身份高的 人,容易產生傲惰的心理。傲是驕傲,惰是懶惰,感覺自己了不起。有時我自己也反省,會覺得算了,何必這麼辛苦呢,傲惰心理馬上起來了。感覺自己好像已經夠努力了,算了算了,對吧?還有覺得:天下我算不錯了吧?不算天下第一,也總覺得很不錯了,這都是傲惰的心理。所以你看,《大學》裡面對氣質的分析,是很細緻的。

佛法另有一種分析方式,就是貪、嗔、痴、慢、疑。這個貪心本身就含了好樂,包括財、色、名、食、睡。「嗔」是什麼?忿懥和賤惡都是「嗔」的表現。你的情緒固化以後,沒有辦法從思想上覺察出來的時候,習慣就變成習氣了。我們講,所謂修行,不管是東方的儒家、道家、佛家,或者西方的學問與宗教,事實上都強調要能夠把這些貪嗔痴慢疑扭轉過來。這個貪呢,謀一己之利,轉而謀天下之利。你說你想成佛,是不是貪?當然是貪了。嗔,你說要斬斷煩惱是不是嗔心?把這個嗔心從個人莫名其妙地被主導,轉成能夠有所覺悟的主導,去惡向善,這樣轉化過來,那麼,你的人格生命自然就不斷提升了,這是所有修行真正根本的地方。

但是雖然如此,要轉化一個人的氣質何其難啊!這也是為人師者的感嘆,老師曾引用蘇東坡的詩:

東風未肯入東門,

走馬還尋去歲村。

人似秋鴻來有信,

事如春夢了無痕。

(未完待續)

——《恆南書院講演錄(第一輯)》

來源:恆南書院

李慈雄先生:教育的目的(一)轉化氣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交友淡如水,壽在靜中存
為道則求放心於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