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這些父母現在開心順意,三十年後子女不孝生活凄涼,儘早改還不晚

這些父母現在開心順意,三十年後子女不孝生活凄涼,儘早改還不晚

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可不知什麼時候起,卻成為一種『難能可貴』的精神。

據數據調查,我國空巢老人數量已超過50%;超過65%的老人覺得內心孤獨;70%以上的老人因缺少陪伴,覺得生活不幸福。

而63%的人每年和父母團聚的次數不到3次,每年和父母相處平均時間只有3天零6小時。

看到數據的你,內心是否泛起一絲漣漪?大數據背後的現象值得我們年輕人去反思,除了社會風氣的「煽動」,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跟孩子原生家庭的教育有關。

這幾種父母,會養出不孝子女

1、只顧掙錢,很少關心孩子的父母

很多父母以為掙很多很多的錢,提供給孩子最好的物質生活就是愛,其實錯了,他們更需要是陪伴、關心,如果從小到大沒人管,內心會十分缺乏安全感。

這不僅會導致其埋怨、記恨父母,甚至三十年後,孩子已經長大,他們長會以同樣的方式「孝順」父母,從不回家探望,只要錢給到位就行。

正如辯手顏如晶在《奇葩說》中所言,「孩子的人生是一部連續劇,從第一集到第二十集,他會慢慢地變,連續劇你不看可以補,但是孩子的人生是補不回的,你不看就永遠都看不了。」

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觀眾,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觀眾,希望你們不要彼此錯過,不要彼此留下遺憾。

2、從小過於溺愛孩子的父母

如今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老人們更是疼惜的不得了,什麼事都依著他們,把最好的東西都給他們,你以為毫無保留地付出是愛,其實是在毀掉一個孩子。

對小孩子越好,他們長大後就會越不孝順你,甚至可能恃寵而驕,缺乏磨鍊,長大後容易不學無術,請記住:過分的溺愛只會讓孩子把一切接受的理所應當,根本不懂得感恩戴德。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視頻:一個女孩兒和母親吵架後離家出走,飢腸轆轆走到一家餛飩攤上,訴說內心委屈後,好心老闆娘便免費端給她一碗餛飩吃。

小女孩因老闆娘的善舉感激涕零,老闆娘坐下來溫和地說道:

「你想一想,你從小到大,你媽媽為你端過多少碗飯?為你洗過多少次衣服?做過多少事?我只不過端給你一碗面吃,你就如此感謝我,那你的媽媽呢?」

小女孩聽完慚愧地低下頭,趕緊往回家跑,途中看見母親手中正拿著自己的照片,焦急地逢人就問『你有沒有見過我的孩子』,看到這裡,她忍不住留下了眼淚,跑過去緊緊抱住了母親。

我們或許都犯過類似的錯誤,常常因為陌生人的一個小小善舉,感恩戴德,卻不曾感恩養育自己一二十年的父母。

我們在父母面前肆無忌憚,張牙舞爪地索要一切,從不委屈自己,卻在陌生人面前一味地謙卑、忍讓,保留最好的形象。

有人說,我們一生中最遺憾的事,就是將最壞的脾氣給了最親近的人,將最寶貴的時間浪費在最沒意義的事情上。

如果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那麼父母的恩情又該如何回報?

3、重男輕女、非常偏心的父母

不管是重男輕女,還是偏心,一碗水端不平在中國家庭里非常常見,孩子內心的不平衡會一直延續到他們長大。

父母太過偏心,對兩個孩子都不好。得寵的孩子自以為是,恃寵而驕,總是以自我為中心,長大後很難想到父母,而不受寵的那個孩子,會變得自卑敏感,缺乏家庭歸屬感,造成親子關係的疏離,等三十年後,他們已經具備獨自賺錢的能力,可能就會越來越疏遠父母,到那時,父母的晚年生活估計也不太好過。

電視劇《都挺好》,就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式重男輕女的家庭,父母的偏心讓兩個兒子性格「扭曲」,唯獨最不受寵的小女兒成為最孝順的那個孩子,但現實中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蘇明玉那樣有錢。

4、過度打罵孩子的父母

很多父母依然堅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經常挨罵挨打的孩子,內心非常缺乏安全感,當溫暖的地方變得冷血暴力,他們只會想著快點長大逃離,躲得越遠越好。

長大後雖然忘了切膚之痛,但是內心的傷口卻是難以癒合的,童年的陰影會伴隨一輩子,從小缺乏關心照顧,他們又怎麼懂得如何去孝順父母呢?

綜上所述,以上這些父母,雖然現在看起來是開心順意,認為自己樹立了父母的威嚴,孩子也聽話順從自己,殊不知「罪惡」、「反抗」、「不孝」的種子已經被埋下,而且一天天在生根發芽,等到三十年之後,娃長大成人,可能就會開始反抗,童年的陰影讓他們對父母滿懷怨恨,不願親近父母,而等到那時,父母即使幡然醒悟也於事無補。因此,希望你們能夠趁早改正。(MZ)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母嬰參考 的精彩文章:

孩子身體出現這些變化,說明要停止長高了,青春期前糾正還來得及
離異媽媽這些行為,容易養出問題娃,男孩最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