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1986年,切爾諾貝利事故照片,輻射穿透鏡頭,在底片上留下痕迹

1986年,切爾諾貝利事故照片,輻射穿透鏡頭,在底片上留下痕迹

1986年4月26日,舉世震驚的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件爆發,數萬軍人帶著簡陋的設備進入高輻射區之內,將發生核泄漏的四號反應堆徹底封閉,輻射的擴散得以遏制,避免了一場足以席捲整個歐洲的災難。

當時有不少攝影師跟隨軍隊進入了切爾諾貝利,也正因為如此,留下來許多真實的救災照片,向人們展示這場七級核事故的可怕(世界上只有兩場核事故被定為七級,一是切爾諾貝利事件,二是福島核泄漏)。

可以發現這些老照片的底部都有一條又一條白痕,這不是底片保存出現了問題,而是輻射過高的體現。以前的底片兩側各有一排圓孔,當年輻射穿透相機之後,圓孔的曝光程度會比其他部位更強,於是形成了這些白痕。

四號反應堆泄漏之後,大量核塵埃漂浮在切爾諾貝利周邊,它們隨時都可能被風吹到其他國家,所以蘇聯派出米-26運輸機不斷噴洒粘性凈化劑,吸附高空中的核塵埃。

當這些核塵埃被吸附之後,因為重量增大,這些顆粒會下沉至地面,減少核塵埃擴散到歐洲其他國家的概率。

即將前往四號反應堆的士兵,蘇聯原本想遠程遙控機器來清理廢墟,但四號反應堆附近的輻射已經高到機器無法靠近的地步,只能由人來完成這個任務。

為了防止士兵吸收過多輻射,每一批隊伍都只有40秒的時間清理廢墟,當年就是靠著數萬士兵前仆後繼,才完成了泄漏核心區的清理工作。

實際上核泄漏事故爆發後的幾年時間裡,切爾諾貝利並非完全的人類禁區,因為部分完好的反應堆依然在運轉,仍有部分工作人員堅守在核電站。後來蘇聯解體,烏克蘭又繼續運營了一段時間(因為核電站供應周邊數百萬人的電能,烏克蘭找不到替代品),直到90年代中期,才在無數壓力之下宣布徹底關閉。

正在進行封閉的四號反應堆,蘇聯在反應堆外側建造了一個完全封閉的混凝土石棺,隔絕了大部分輻射。

廢棄之後的切爾諾貝利,這些能看到的建築都屬於輻射值不算太高的,核電站附近幾座村莊的輻射值才是真正的爆表,蘇軍不得不在村莊旁邊挖出大溝,將村莊里的一切推入溝中,然後進行填埋,以隔絕輻射。

時隔多年之後,烏克蘭開放了切爾諾貝利的旅遊項目,不過遊客能夠遊覽的大多只是外圍區域,很多地方依然是人類禁區,不知何時才能重新開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周路38號 的精彩文章:

《警察故事1》武器盤點,警匪清一色美式武器,英式武器都去哪了?
戰鬥機尾流到底有多強?地勤隔著十幾米被吹倒,劣質跑道直接被掀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