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摔倒、生病、被欺負……你的反應影響孩子未來30年的性格走向!

孩子摔倒、生病、被欺負……你的反應影響孩子未來30年的性格走向!

?

文 |?Eva老師

來源?|?小步在家早教(ID:xiaostep121)

「氣死我了,她這樣早晚教壞我女兒!」

一進辦公室,就聽到阿瑩在跟其他同事吐槽姥姥帶孩子。

原來,早上出門的時候,阿瑩兩歲多的女兒屁顛屁顛往門口跑,想送送媽媽,結果跑太快不小心摔倒了。

阿瑩還沒來得及說話,姥姥早已將孩子抱起來邊哄邊拍著地板說:「都怪這破地板,把我們小寶貝摔疼了,姥姥打它,寶貝別哭了......」

阿瑩上前檢查了下孩子沒啥大礙,就糾正姥姥說:「她自己跑摔的,怪地板幹嘛?」剛被姥姥哄好的女兒一聽這話,癟嘴又要哭了。

姥姥瞪了她一眼,抱著孩子就往裡屋走:「別搭理你媽,走,姥姥給寶貝做好吃的。

阿瑩一個人晾在門口,又著急上班,只能匆忙關門離開。

「地板真壞,我們打它。這句話想必大家並不陌生,我們小時候摔倒長輩可能就說過,現在家裡老人也會對我們的孩子說。

這種做法真的正確嗎?

「孩子摔倒就怪地板」這種行為其實是一種錯誤的歸因方式,雖然確實在短期達到了快速止哭的目的,但如果家長經常這樣做,就會潛移默化地讓孩子產生一種錯誤的認知:我出問題是有原因的,都是別人(比如地板)的原因。

當一個人養成錯誤的歸因思維時,他的行為表現往往是讓人哭笑不得的。

我有個表弟就是一個歸因能力很差的人:

有一次,他上班忘了帶做好的合同文件被領導批評了,回到家就責怪老婆早上沒提醒他拿合同;

然後又說6個月的孩子晚上總哭打擾他睡覺,搞得他神經衰弱記不住事兒;

最後甚至覺得是領導找茬,為什麼偏偏選擇今天就查看合同。

總之他認為身邊的人都有問題,就是自己沒錯,不承認自己丟三落四又粗心。這其實就是典型的把一個事件的結果歸因於外部的行為。

愛學習的家長應該都知道,內因是事物的根本,是第一位的原因。如果一個人從來不挖掘內因,而是一味去尋找外因,是不可能得到良好成長的。

除了以上,關於孩子摔倒後家長的反應,還有以下3種行為不能有:

01

堅決不扶,「自己站起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朋友圈流傳著一個說法——孩子摔倒了不能扶,一定要讓他自己站起來,否則會養成懦弱的性格。

我們也經常聽過或說過「不哭不哭,男子漢要堅強!作為家長我特別理解家長這麼做的初衷,但這種做法真的要及時改正了。

孩子摔倒了,直接跟他說「不哭不哭」,就相當於剝奪了孩子表達情緒的權利,不管是不是男孩子,摔倒了怎麼能不疼呢?疼了怎麼就不能哭呢?情緒沒有得到正確的疏導,對孩子的情商培養很不利。

而且,對於孩子來說,遇到挫折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來自爸爸媽媽的一個擁抱或依靠,如果在摔倒的時候爸爸媽媽選擇冷眼旁觀,一味地告訴他們「要堅強」,孩子內心與爸爸媽媽的「聯結」就斷開了,時間長了,孩子心裡會認為「我怎麼樣爸爸媽媽都不會幫我」。

這會導致兩種結果:

一是孩子會變得更加粘人,因為他想跟爸爸媽媽重新建立「聯結」;

二是如果這個「聯結」總是建立不起來,他們就會放棄,很可能形成過度要強、冷漠的性格。

02

驚慌失措,馬上扶起來

有時候,孩子摔倒了放聲大哭,很有可能不是因為太疼了,而是因為被你的反應嚇哭了。「媽媽這麼緊張,說明我真的摔得很重!哇~~~~」

我們都知道,媽媽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比如「爬高高」,如果媽媽很緊張,時刻擔心孩子摔下來,一旦摔下來就驚慌失措,那麼原本覺得沒什麼的孩子也會變得很緊張,甚至由於媽媽的緊張情緒導致孩子不敢再嘗試了,而這個階段正是需要鍛煉大運動技能的好時機,錯過了可就不容易補回來了。

03

「你看著點路!」「你跑慢點!」

可能你要問了,給孩子指出了問題的解決辦法,為什麼還是錯的呢?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到,當孩子瘋玩的時候我們不停地提醒幾乎沒用,當孩子真的摔倒了,更是對這種話不感冒。

摔倒了,孩子已經很委屈啦,不給孩子一個緩衝時間,直接指出癥結所在的這種行為,像不像你家那位大「直男」?孩子的情緒沒有得到理解,他只會更委屈的呀。

而且,家長總把「慢點兒」「小心點兒」掛在嘴邊,幾乎不會起到提醒的作用,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不耐煩,因為這句話的潛台詞是「你是魯莽的」「你做得不夠好」,換了誰都會覺得煩躁。

我們到底該怎麼做?

其實,說了這麼多,我們在談的已經不僅僅是「孩子摔跤了」這一個生活中的小事件,而是在談,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家長應該怎麼應對?

細心的家長可能已經發現了,這是一個「挫折教育」的問題。

生活中孩子遇到的挫折太多了,除了「摔跤」還會有「生病」「拔牙」「被欺負」「被批評」,等等。這些問題如果不加以合理的解決,很可能會給孩子的未來造成很大的傷害。

我給大家總結了「5步法」,對於遇到挫折或者正在經歷痛苦的孩子來說,幾乎是通用的(下文主要拿「孩子摔倒了」舉例)。

第1步

把負面情緒藏起來

先淡定並關切地問一句:「你還好嗎?摔得怎麼樣?能自己起來嗎?

如果寶寶沒什麼事兒,就鼓勵他站起來;如果寶寶真的摔疼了,也不要太慌張,及時給寶寶幫助就好。

無論孩子是正在「生病」「拔牙」還是已經「被欺負」「被批評」了,切記,我們的反應不能太過焦急,不要指責,也不要抱怨。

如果家長遇事能用積極的態度處理,孩子自然能習得勇往直前的勇氣;如果家長遇事只會用消極的態度處理,也就別怪孩子做事膽小、懦弱、怨天尤人了。

第2步

引導寶寶把情緒發出來

如果孩子大哭不止,也不要強迫孩子停下來

首先,幫助孩子描述情緒「剛剛摔倒了,很疼對不對?」「馬上要拔牙了,你很害怕對不對?

然後對孩子的情緒表示肯定「如果很疼,可以在媽媽懷裡哭一會兒。

如果孩子在公眾場合大哭不止,你們一定很著急,不過這時候也要控制好情緒,溫和而堅定地告訴他「可以哭一會兒,但是要小聲一點哦~媽媽陪著你」

如果孩子的情緒實在太激動,首先要檢查是不是真的摔得很嚴重,嚴重就趕快去醫院,如果不嚴重可以先暫時抱離公眾場所。

第3步

讓孩子安心

如果孩子對接下來的事情感到恐慌、害怕,比如拔牙,我見過太多孩子在拔牙的時候哭得撕心裂肺,醫生為了防止孩子亂動,就用帶子把孩子綁在床上。

這跟「孩子摔倒怪地板」一樣,都是比較省事兒的做法,但其實這種方式不僅治標不治本,還會在其他維度上對孩子造成不同的傷害。孩子本來就很恐懼了,強行被綁起來只會加深他們的恐懼。

大亨第一次拔牙的時候很害怕,我用在去拔牙路上的時間給他做了心理建設:

「媽媽,我好害怕……」大亨可憐兮兮地對我說。

「是怕疼嗎?」我輕輕握著大亨的手問他。

「嗯……」大亨點了點頭。

「嗯,拔牙確實挺疼的。不過醫生會給你打麻藥的,就不會很疼了。」

我繼續對他說:「你現在的那顆蛀牙已經被好多牙齒細菌侵佔了,如果不拔掉還會傷害到其他的牙齒。不過你放心哦,醫生都會幫你處理得妥妥的~」

我剛說完,大亨就沒那麼害怕了,挺著胸脯乾脆地點了點頭:「嗯!我會好好配合醫生的!」

你看,當孩子表現出很恐懼的時候,任何要挾和強硬都是沒有用的,沒有什麼能比平靜而坦誠地告訴他原因讓他安心效果更好的了。

如果孩子沒有什麼恐懼,僅僅是因為「摔倒了很疼」「被批評了很委屈」,那就給他一個擁抱吧,讓他知道,無論什麼時候爸爸媽媽都會陪著他,給他支持。心裡有了安全感,才會變得更勇敢。

第4步

復盤

跤不能白摔,及時復盤才是王道。

對於大齡孩子只要耐心地跟他探討「你覺得是因為什麼才摔倒的呢?」「下回怎麼做呢?就好;

對於小齡孩子來說,讓他們理解自己摔倒的前因後果,難度實在有點高。

我們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重演一遍「案發經過」。孩子就會明白:「哦,原來是因為我跑起來的時候沒看見地上的玩具車,腳踩上滑倒了,所以我才摔倒了。」

第5步

用鼓勵收尾

大亨很小的時候總會摔跤,一般每次在復盤之後我都會加一句「你雖然摔得很疼,但還是堅持自己爬起來了,媽媽覺得這樣做很棒!

他現在根本不拿摔跤當回事兒了,摔倒了立刻爬起來,也會自嘲地哈哈大笑,轉身就奔著目標又跑起來了。

如果你的孩子正在經歷痛苦,無論是摔跤、拔牙、生病、被批評、被欺負……都要記得,這絕不僅僅是當下一個小事件,這可能關乎孩子對未來遇到挫折時採用什麼樣的處理方法。

是積極面對?還是怨天尤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小時候第一次摔跤、第一次生病、第一次拔牙、第一次被欺負、第一次被批評時,爸爸媽媽的反應。

那些從小被父母無條件愛過,被積極態度影響著的孩子,終將擁有溫柔且堅硬的鎧甲。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小步在家早教(ID:xiaostep121 ),榮獲新浪2018媽媽信賴早教品牌獎,968萬父母的選擇,每天10分鐘,在家做早教,養出聰明寶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級育兒師 的精彩文章:

三歲看老,性格培養須趁早,這種方式讓孩子停止哭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