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大雄寶殿在廟裡,更在心裡

大雄寶殿在廟裡,更在心裡

在佛教寺院所有的殿堂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大雄寶殿了。大雄寶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築,也是僧眾早晚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是佛的德號。大,是包含萬有的意思;雄,是攝伏群魔的意思。因為釋迦牟尼佛具足圓覺智慧,能雄鎮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稱他為大雄。寶殿的寶,是指佛法僧三寶。顧名思義,大雄寶殿就是供奉佛的寶殿。

一般來說,大雄寶殿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像,旁邊是他的兩位大弟子:大迦葉和阿難;有些寺廟的大雄寶殿供奉的是橫三世佛,即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包括大迦葉和阿難)、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和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也有一些供奉的是三身佛,即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報身佛盧舍那佛、應身佛釋迦牟尼佛;還有的供奉的是五方佛,即正中的毗盧遮那佛,南方寶生佛、表佛德,東方阿閦佛、表覺性,西方阿彌陀佛、表智慧,北方不空成就佛、表事業。一般情況下,大雄寶殿中除了供奉這些佛像之外,還會在四周塑有十八羅漢像,也有塑五百羅漢的。背後,有的塑阿彌陀佛,有的塑「西方三聖」即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有的塑觀世音菩薩,通常為「海島觀音」。手持楊枝凈瓶,立於普陀洛伽山海之間,兩邊還塑有善財童子和龍女。有的塑「三大士」,中為騎吼獅的觀世音菩薩、左為騎青獅的文殊菩薩、右為騎白象的普賢菩薩。

從佛教的表法意義來說,是讓佛弟子把大雄寶殿建在心中,將大殿中的精神轉化到心中,以佛陀的大雄之力莊嚴自身,斷煩惱、除習氣,彰顯清凈圓滿的自性功德。佛的「大雄」之力,可以摧伏四魔,即煩惱魔、陰魔、死魔和天魔。如果佛弟子學習佛陀的「大雄」之力,降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抵禦各種有害的東西侵蝕,自然在心中建起了一座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所蘊含的精神還可以從佛的名號中體現出來。佛有十種名號,所謂「如來、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佛說十號經》)其中,由如來至佛是十號,世尊別為尊號,因為圓滿具足以上十種名號之德,所以稱為世尊,含有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尊貴、吉祥等六義,是世間最尊貴的人,為世所尊重。如來,是乘如實之道而來,而成正覺,故稱如來;應供,是應堪受人天供養;正等覺,就是以一切法普遍平等覺悟一切眾生,成無上覺;明行足,就是智慧修學都圓滿;善逝,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世間解,是世出世間一切都了解;無上士,即無上之士夫,人中最勝、無有過之者;調御丈夫,即調御制伏一切眾生;天人師,即人天的導師;佛,即覺行圓滿。一個人不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如果想要獲得尊貴、吉祥、自在、端嚴,就需要將佛的十種名號的功德、精神領略在心,依「信解行證」來修持,隨著時間的推移,心性慢慢變化,自然會在心中升起神聖的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在心中,如六祖慧能大師《壇經》中提到「一體三身自性佛」,「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心迷,不見內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身中有三身佛。」 就是說世人只知道向外尋求三身如來,卻不知道自身本來具有三身佛。三身佛即自性清凈法身佛、自性圓滿報身佛和自性千百億化身佛。見性通達、性本清凈即是自性清凈法身佛;於實性中不染善惡,即是自性報身佛;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此三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六祖大師認為,自性本來具足三身佛,就是要讓人主動「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妬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不僅僅是三身佛,可以說三世佛、五方五佛也都在自性中。如自性中具有毗盧遮那佛,煩惱體凈、眾德悉備;自性中具有南方寶生佛,具足佛德;自性中具有東方阿閦佛,覺性萬千;自性中具有西方阿彌陀佛,智慧無邊;自性中具有北方不空成就佛,諸事圓成。

從六祖慧能大師的開示中可以看到,將大雄寶殿建在心中,其實就是將美好的德行引入到心中,驅除不善心、嫉妒心以及各種煩惱習性的干擾,常懷慚愧心,常思自己的不足,不見他人的過失,讓本心具有的吉祥、尊貴、自在、智慧等一切美好的智德顯現出來。這才是真正的將大雄寶殿建在了心中,也是拜佛禮佛的意義所在。

編輯:行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是學堂 的精彩文章:

化緣的真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