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治療解讀寓言 | 杞人憂天如何治? | 心理諮詢

心理治療解讀寓言 | 杞人憂天如何治? | 心理諮詢

圖文 | 心之愛/新雨流泉 (本訂閱號第289篇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授權)


《列子·天瑞篇》講述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寓言——杞人憂天。大意是,春秋戰國時杞國有個人,整天擔心天地會塌陷,會讓自己死無葬身之地,遂寢食難安。有個人很擔心杞人的精神狀態,主動去開導他說:「天只不過是積聚的氣體而已,人一舉一動,一呼一吸都是在天空中活動,怎麼還擔心天會塌下來呢?」杞人反駁道:「如果說天是氣體,那日月星辰不就掉下來了嗎?」開導他的人說:「日月星辰是空氣中發光的東西,即使掉下來也不會砸傷你!」杞人又說:「如果地塌陷下去怎麼辦呢?」開導他的人說:「地不過是堆積的土塊罷了,填滿了四處,沒有什麼地方是沒有土塊的。你行走跳躍,整天都在地上活動,怎麼還擔心會陷下去呢?」。經過這麼開導,杞人竟豁然大喜,憂心病給治好了,開導者也欣喜不已。

今人多用杞人憂天的故事,諷刺那些整天懷著毫無必要的擔心和無窮無盡的憂愁,既自擾又擾人的庸人。而以心理諮詢的角度看待這則寓言則非常有意思,很像是一名主動上門的「心理諮詢師」,滿口胡謅般地治癒了一名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

杞人似乎很符合廣泛性焦慮障礙患的診斷標準:


一是,焦慮是一種未來導向的反應(「天現在沒有掉下來,擔心天未來會掉下來!」);

二是,焦慮往往與發育正常的害怕不同,焦慮障礙表現為過度的或持續超出發育上恰當的時期。如果寓言的主角是一位幼稚童,人們倒不會感到多驚訝,多半會安慰且詢問孩子是否被什麼東西嚇到了或者存在著負面幻想;

三是,杞人擔心的不是單個事物,而是既擔心天又擔心地,對天地的存亡瞎操心,他過度擔心的日常事物恐怕不在少數。杞人在被胡謅後能改變不合理信念(天塌地陷),說明他不存在妄想。如果無論開導者怎麼苦口婆心地矯正認知,杞人仍對天塌地陷深信不疑,那他多半就患上妄想障礙或精神分裂了。

給杞人的診斷是廣泛性焦慮障礙,開導者胡謅大功告成,姑且算是以科學教育的方式創造心理治療的「奇蹟」。那麼,如果以現代心理治療來看,各流派將如何治療杞人憂天呢?

▌認知-行為理論: 想像暴露 檢驗不合理信念



認知-行為療法(CBT),顧名思義就是認知療法和行為療法的聯合使用。在行為治療中,概念的焦點和治療模式都是行為層面的——例如,通過暴露療法、放鬆、呼吸訓練來促進行為的改變,由於天塌地陷不會真是發生(就像創傷後應激障礙患者不可能再經歷真實環境或者空難恐懼症患者擔心發生空難一樣),那多半就會採用想像暴露法進行治療,一邊做放鬆訓練。認知治療的焦點則是改變杞人的觀念、假設和信念。諮詢師教杞人辨別和改變錯誤的或適應不良的思維模式。

美國心理學家艾利斯創立的合理情緒療法(RET)似乎很適用於緩解杞人的焦慮癥狀。根據艾利斯的理論,是我們關於誘發事件(A)的信念(B)決定了後果(C),這被稱為-A-B-C模型。合理情緒療法重在調整患者三大不合理信念:①以偏概全②絕對化要求③糟糕至極的觀念。擔心天塌地陷最符合糟糕至極的不合理信念。諮詢師往往不會就憂慮天塌地陷的觀念本身展開工作,而是讓杞人去發現他生活中的各種過度擔憂的現象,並檢查是否真實發生,且發生的概率有多大。例如,如果杞人總是擔心出門被馬車撞,那諮詢師就檢驗他被馬車撞的真實概率有多大,是否真實發生過?如果杞人擔心喝水被嗆死和吃飯被噎死;每當天上打雷,就擔心遭雷劈,那就面質他目前為何還活得好好的?

▌心理動力理論:探索幻想背後的焦慮



在經典的精神分析框架下,分析師通常不會把杞人擔心天塌地陷看成是一種現實焦慮,而是認為這個荒誕不經的想法具有不同尋常的心理意義,遂稱之為白日夢或者幻想。遵從弗洛伊德的經典驅力理論的分析師,可能考慮杞人將未解決的俄狄浦斯衝突(兒童佔有異性父母和排斥同性父母的潛意識幻想和渴望,其中不乏性渴望和幻想,並由此造成的受懲罰恐懼感和罪惡感。)即閹割焦慮置換到對天塌地陷的恐懼,「天塌地陷時你想到了什麼」?「你是否做過這樣類似的夢?」或許是他們最希望問的問題。特別重要的而是,心理動力治療師往往都非常重視對杞人成長史的考察,特別是與父母的關係、杞人的孝道觀念等。

在傳統的客體關係理論下,分析師可能會考慮這是杞人分離焦慮的表現。「山無棱、天地合,才敢與君絕!」這裡的「君」完全可以是深刻影響個體生命的客體(包括父母和任何養育者)。由於過於擔心與愛的客體的分離,杞人或許產生了類精神病性反應。如果經過考察,杞人有衝動控制問題、經常擔心被遺棄,或者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覺不穩定等,分析師很可能將他錨定為邊緣型人格傾向,而邊緣型人格往往用很多種方式去防禦分離焦慮。

在自體心理學理論框架下,分析師同樣會把杞人憂天看成是白日夢和幻想的表達,與經典驅力理論不同的是,白日夢和幻想並非源於性驅力和俄狄浦斯情結,而或許是崩潰焦慮的表達,崩潰焦慮的直接體驗是自體的碎裂即自體-統整感的消失。崩潰焦慮是自體感岌岌可危的個體體驗到焦慮並預期焦慮狀態會進一步惡化,是喪失自體客體體驗(孩子成長著沒有得到父母的肯定讚美而是冷漠無回應或羞辱嘲諷;傷心難過時,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安撫等)。自體心理學傾向的分析師很可能會問杞人是否做過與自然物體相關的恐怖的夢。如果是,那治療師往往認為杞人憂天的幻想帶有自體夢的性質,預示著杞人自體的崩解。因為很多自體存在缺陷的來訪者經常夢到失去方向,夢到地震,夢到在大海的中間踩著水卻無可抓之物;他們可能感到失落或者迷失在太空中,或感到停滯。科胡特相信,崩潰焦慮是人類能體驗到的最深刻的焦慮。崩潰焦慮感覺像是死亡恐懼;可是,恐懼的「不是身體消亡而是人性的喪失:精神死亡。分析師會重點考察,杞人成長中(鏡映、理想化和孿生等基本需求是否滿足)。

▌存在主義理論



在存在主義理論框架下,心理諮詢師往往將杞人的焦慮看成死亡焦慮的表達,又摻雜著對生命意義喪失的存在性焦慮。如果諮詢師對歐文·亞隆的存在主義療法情有獨鍾,那麼他(她)通常不會和杞人討論天到底塌不塌,地到底陷不陷,而是即使天塌地陷,只要我們能「死得其所」那又有什麼可怕的呢?治療的工作往往圍繞著(1)死後的情形(2)臨終的情形(3)生命的終結三個主題展開,他們可能運用到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對死亡的看法。例如,討論往往以身滅神散論為基礎,就是死亡恐懼是意識行為,當人死亡後無法知覺死亡(身體這個物質基礎不存在),故而你永遠不可能體驗到什麼是死亡。換句話說:「當我活著的時候,無所謂死亡;當我死去的時候,我們已經不存在了。」或者向杞人說明出生和死亡是一個道理:「生前與死後,對稱的兩極。」我們死後「不存在」的狀態與出生之前一樣。正如美國作家納博科夫所描寫的:「搖籃在一片深淵上晃動,而常識告訴我們,我們的存在只是一道短暫的光亮,夾在兩片永恆的黑暗之間。這兩頭的黑暗其實並無差別,人們能平靜地接受出生前的黑暗,卻不願(數著每小時4500次的心跳)面對那日益臨近的另一頭。」

正如尼采說:「一個人之所以怕死,是因為他沒有真正地活過。」存在主義治療師或許會將會談的重點放在和杞人探索生命的意義,協助杞人活出符合個體特徵的人生,或者讓杞人尋找人生中充滿意義的事件,以說服他沒有浪費生命。例如,杞人生兒育女了,血脈得到延續了;或者杞人為很多人服務了,他的生命在大眾身上延續;或者杞人在過往的人生有過很多美妙瞬間和體驗,這也算沒白活一回等等。

參考文獻

1.《焦慮障礙與治療》 (美)戴維·H·巴洛/著 王建平 傅宏等 /譯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7年5月二版二刷

2. 《變態心理學》 (美)德博拉C·貝德爾、辛西婭M·布利克、梅琳達A·斯坦利/著 袁立壯/譯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4年5月初版二刷

3.《存在主義心理治療》 (美)歐文·亞隆/著 黃崢、張怡玲、沈東郁/譯 2015年6月初版初刷

4.《自體心理學導論》(美)彼得·A·萊塞姆/著 王靜華/譯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17年10月初版初刷

5.《精神分析診斷:理解人格結構》(美)南希·麥克威廉斯/著 魯小華 鄭誠等/譯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16年1月初版三刷

6.《精神病心理學模型》(美)戴維斯(英)布格拉/著 林濤/譯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6年6月初版二刷


心之愛 | 原創文章 歡迎轉發分享 轉載請聯繫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存在主義治療 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