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孩子與父母的隔閡,往往是從這件事情開始的,大部分爸媽都曾做過

孩子與父母的隔閡,往往是從這件事情開始的,大部分爸媽都曾做過

媽媽:「等你這次考進全班前十,媽媽就給你200塊。」

成翰:「……」

成翰回家後,媽媽便和他說了這句話。聽罷,他二話不說進房間開始複習,200塊錢對於他來說,意味著可以買自己夢寐已久的手辦。經過好幾天的複習,成翰對這次考試已經很有信心了。

一周後成翰興高采烈的拿著成績回家,準備向媽媽索要獎勵,結果媽媽磨磨蹭蹭地不肯兌現。後來成翰就發誓,自己再也不要,相信大人的話了。自那之後,也不肯好好讀書,成績一落千丈

父母失信於孩子,究竟有多大影響?

《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在八年級學生的家庭中,近6成的父母都曾說話不算話,這一行為都對孩子造成了不同的影響。

1)給孩子留下遺憾。

在《做家務的男人》里,張歆藝回憶過往時,說自己小的時候媽媽答應她,只要她考到多少名,就給她買一雙新鞋。

可最後媽媽沒有兌現,那雙沒有兌現的鞋,一直成為她揮之不去的心結。長大之後,為了彌補小時候的遺憾,她給自己買了無數雙的白鞋。她並不是在意,那一雙球鞋,而是心寒,父母為何做了承諾後,又不守信用呢?

2)破壞親子間的信任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模式,是孩子與其他人建立關係的基礎,也是孩子的人格和情商的基礎。」

對於小孩子來說,父母的話語是很有「權威性「的,他們總是習慣性的把父母的話當真。只是有的父母在後來相處過程中,慢慢地破壞了親子之間的信任。

有次我答應帶大寶去博物館,可那天下次了大雨,我便有些不想去,找了個借口搪塞他。雖然他當時沒有生氣,但後來我發現,不管我說什麼,他都要再三確認,一直問「真的嗎?」。我才明白,我的那一次放鴿子,讓我們兩產生了信任危機。後來只能一次次的「守信」,來修補親子之間的信任。

遭遇父母欺騙行為的孩子,容易在日後變得不信任父母,到最後還容易演變成不容易信任他人。這樣對於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3)、孩子長大後易說謊

我們常常說: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可見父母對孩子日後的行為模式,會產生影響。

世欣的媽媽經常「放鴿子」,所以後來兒子也就不再抱有期待。有一回,世欣瞞著父母偷偷去了網吧,一直到晚上十點多才回家。媽媽盤問了一遍世欣,但他沒有說實話。後來媽媽知道了真相,把世欣打了一頓。

被毒打後的世欣,帶著哭腔吼道:「你自己經常撒謊,有什麼資格來打我?」

孩子看到父母時常說謊,但卻沒受到相應的懲罰,他們才會認為這種行為是可取的,所以自己也慢慢地開始這樣做。

父母應如何保護好親子間的信任?

古代有個典故,叫《曾子殺豬》。說的是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去趕集,可家中小兒子纏著也要一起去。妻子只好騙兒子說,回來殺豬給他吃。兒子聽了就乖乖的讓母親去趕集了。妻子回來後,就發現曾子在磨刀,問他在幹什麼。曾子回答說:「磨刀殺豬。」

妻子說自己剛剛是逗兒子的,不用當真。聽罷,曾子便一本正經的開始教育妻子,告訴她父母不應當在孩子面前說謊,孩子小的時候什麼都不懂,你現在若是騙他,將來他也會跟著你學騙人。

有研究表明嬰兒時期孩子的內隱記憶能力在3個月的時候就形成。

這意味著,孩子們能夠記住父母說過的話,只是有時候沒辦法進行提取。有的父母經常會以此為借口,例如:「孩子還小,它能知道什麼呀,明天讓他干點別的,就忘了這件事情了。」

這其實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行為,你能夠騙得過孩子,那麼你能夠騙得過自己嗎?

所以說要想維護好親子間的信任,父母先要摒棄「欺騙式教育」言出必行,說到做到,才能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不要找借口為自己開脫,如果做不到,那就不要說出口。

如果孩子出現了「欺騙」的行為,父母也要妥善的進行處理,要做到「0容忍」。了解欺騙背後的動機,再進行引導。倘若在他們第一次破壞信任時,我們沒能阻止,那麼日後就會有越來越多這樣的行為出現。平時也可以給孩子,看一些有警示性的寓言故事,可以讓他們從書籍中習得良好的品質。

枕邊育兒寄語:

親子間的信任,雖然是天生的,但也需要雙方來維護。一旦有人破壞了其中的信任,那麼想要重新建立是很難的。維護的誠信的成本,往往高於失信的成本,但這並不能成為我們失信的理由。我們要做的,就是言出必行。你們有沒有對孩子說過慌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路,侵立刪】

翟天臨學術門背後的真相,教會我們孩子虛榮心不可要,誠實最可貴

3歲孩子愛撒謊,根源在媽媽身上,背後緣由家長心裡要有個數

杯子是姐姐打碎的!兩歲寶寶「憑本事」撒謊,媽媽如何正確引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隱記憶 的精彩文章:

甜蜜冥想法:讓你發現快樂,擺脫悲觀
記憶是怎樣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