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13歲少女自殺,抑鬱症低齡化不可忽視

13歲少女自殺,抑鬱症低齡化不可忽視

小美生活照,圖源網路

據媒體報道,因上初中後學習壓力太大等原因,一個多月前,石家莊13歲少女小美出現了抑鬱症癥狀。在入院接受治療、情況好轉後,家人決定讓其重返學校,誰也沒想到的是,當天晚上小美吞下了一百多顆藥片自殺。截至25日,小美仍在重症監護室搶救,還沒有脫離危險。

小美的遭遇讓人痛心,無論如何,我們都衷心地希望她能扛過來。

小美的抑鬱症雖然被確診的時間不算長,但是,從其微博內容來看,其嚴重程度可能遠高於家長的想像。這位13歲少女因不勝抑鬱症困擾而悄無聲息地崩潰,甚至到最後一刻都不求助於父母的絕望和無助,更讓人痛心。

面對意外,我們當然沒有理由指責任何人,尤其是小美的家人。然而,我們忍不住假想:如果有人能再敏感一些,能感受到小美平靜的外表下隱藏的痛苦;如果包括家長在內的整個社會,不是把學習作為13歲孩子至高無上、不容推卸的使命,深受抑鬱症困擾的小美,是不是就可以大膽地說出自己想退學、想休學的心聲?

在微博里,我們輕易就能看到一個13歲少女內心的掙扎:一方面因為抑鬱症太過痛苦,她一直想退學;另一方面,她又覺得父母不可能會讓她退學,甚至她自己都困惑「初中就退學,又能有什麼出路?」

抑鬱症的發病原因殊為複雜,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會環境的影響,都有可能參與抑鬱症的發病過程,然而具體到小美身上,結合家長說法和微博內容,剛上初中再加上身在重點班,驟然加重的壓力,顯然是導致她發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來,隨著抑鬱症成為世界第四大疾病,抑鬱症的發病(和自殺事件)呈現低齡化趨勢,也該引起家長、學校乃至社會層面的重視了。

據媒體報道,青少年因為課業繁重,是抑鬱症的高發人群,但由於社會認知不足、專業醫護人員有限、軀體癥狀多於心理癥狀等特點,不少抑鬱症少年兒童並未及時得到診斷和治療。更讓人痛心的是,有些孩子認為自己需要就醫、服藥,但是家長不支持,覺得沒有什麼大事,認為孩子只是不開心,想開了就好了。

回到小美事件上來,雖然被確診、也經過了短期治療,但是小美的家長對她抑鬱症的嚴重程度,顯然並沒有充分的認識。

針對抑鬱症青少年群體的防禦、救治,從宏觀層面來說,顯然是一個需要家長、學校、社會幾方聯動的問題。然而,從微觀層面來說,在學習之外,賦予孩子更多心理健康層面的關注,讓如小美一樣的孩子,能開口向父母求助,而不是在微博上孤獨無助地吶喊,顯然應該是第一步。

(作者為教師)

(來源:新京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抑鬱 的精彩文章:

需重視!韓國20多歲抑鬱症患者5年內增加近兩倍
Nature出爐「中國博士生圖鑑」:40%學生受抑鬱、焦慮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