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孩子細微事物的敏感期,家長應該怎麼做?你做對了嗎

孩子細微事物的敏感期,家長應該怎麼做?你做對了嗎

『阿姨,我家女兒錯過敏感期了,咋辦,咋辦,咋辦?」在最後一個咋辦的後面還有三個流淚的表情,隔著屏幕都看到她淚流滿面的自責和懊悔。消息是朵朵媽發來的,朵媽是個很要強的媽媽,工作認真負責深得領導和同事好評,生女兒後就辭稱自己帶,為了女兒自己講講座、買課程自學育兒經驗不說,還整天在網上看大量的育兒文章,總想把女兒教育的最好,惟恐女兒錯過最佳時機,身邊像朵媽這樣的父母比比皆是。

養兒育女當上了爸媽,身邊有個小可愛、小話癆是多麼快樂的事情呀,可是有些父母們總感覺有個孩子就像有塊大石頭壓在心上一樣喘不過氣來,當面對孩子的情緒異常時總如守個定時炸彈過日子,整天把自己弄得憂心忡忡寢室不安,這樣至於嗎!

昨晚準備睡覺的時候,樓上突然又傳來媽媽罵孩子的聲音,因了孩子寫作業寫作業不安心、做事情不專註這對父母沒少罵孩子。其實孩子沒有專註力不夠的缺陷,應該追溯到兒童敏感期留下的後遺症。

?什麼是兒童敏感期?

兒童敏感期是指:由於兒童在這一階段智力、秩序感、節奏感、行走、觀察力等方面的發育特徵,而產生的一段對環境,秩序,感官,動作,社會規範等一系列的敏感情況,而這一時期被稱為兒童敏感期。敏感期最早是由義大利著名幼兒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來的,其理念的宗旨大力倡導倡導讓孩子遵循不同年齡段的不同敏感期進行早教和培養。

用心理學家的話說,敏感期就是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的某個時期,相對於其他時期更容易學習某種知識和行為,這一時期孩子心理過程的某個方面發展最為迅速,這時期即稱為「敏感期」。以上對敏感期的描述的意思簡單地說,就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某個時期是訓練孩子某項能力的最佳時期,一旦錯過這一時期,要訓練孩子某種能力不僅會費時費力效果還不佳。

首先大家要明白的是,敏感期人人都會經歷,而且在人的一生中敏感期不只是一個,據不完全統計,人一生之中經歷的敏感期高達十五六個,每個敏感期隨著孩子年齡的不同,敏感期的表現也有所不同,所以對孩子的教育、引導應該根據孩子某一特定時期採用符合這一年齡段的方式和方法,才能做到省時省力高效。

一個真正愛孩子的父母,在孩子整個成長過程中,每個敏感期都負有特殊的使命,智慧奶奶這篇文章里重點談談孩子「細微事物的敏感期」。

孩子細微事物的敏感期,時間一般在1.5半到4歲左右。父母們都知道一歲半的孩子基本上學會了走路,學走路的孩子活動範圍越來越大,隨著孩子活動範圍的逐漸擴大,孩子的視野也在不斷增加。孩子天生好奇,看見什麼都感到新鮮,所以凡是在孩子視線範圍內的東西,小傢伙總想摸一摸、看一看,於是孩子面臨的危險也在不斷的增加。父母的責任心受到的挑戰也越來越大。

?在孩子細微事物的敏感期,家長要做好如下兩點:

1、積極陪伴孩子一起度過

晚飯後去操場散步,一個兩三歲的小女孩撿礦泉水蓋子玩。小女孩玩得正開心,媽媽猛上前一把奪過扔得老遠,媽媽一邊扔一邊訓孩子:「誰叫你撿的,黏黏糊糊的臟死了。」看著心愛的寶貝被扔掉小女孩扯開嗓子哇哇大哭。其實這個媽媽就錯了,兩三歲的孩子正處於細微事物的敏感期,正是培養孩子專註力的最佳時期,本來應該鼓勵孩子的,媽媽卻做了相反的事。

細微事物敏感期,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撿小東西,如:撿小紙片、小石子、小沙子粒,捏頭髮絲,挖泡沫豆、用手指或小棍棍掏小洞洞等等,有的時候或許家長看不到孩子手裡在拿什麼,只有細心觀察才能發現。

孩子處於這一時期,家長一定要耐心陪伴孩子度過。當寶寶在外面撿個石頭給你時,是對你的信任,記得一定要樂意幫孩子拿著,孩子後來可能還會到你手裡找回去。如果孩子忘了你就帶回家給孩子一個驚喜。

2、孩子專註時千萬別驚擾

寫出這個小標題的時候,忽然想到了我家大寶寶處於細微事物敏感期時,我的一些做法,也被我記在了寶寶的成長日記里,在此分享一下:

《不驚擾孩子》

1歲5個月12天。

奶奶帶麥多去操場打球,只扔了兩下球,小傢伙就被一個小木棒吸引去了。說是小木棒,其實只是一個丟棄的雪糕棍,小傢伙拿在手中,對著球架底下的一個小洞洞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只見他一手拿著小棍對準小洞,一下一下地搗,另一隻手還不停地擦著小洞的周圍。麥多一邊搗,一邊口中念念有詞。究竟說了些什麼,只有小傢伙自己心中有數。

玩了大約六七分鐘,麥多的興趣突然又轉移到一張小紙片上。麥多一手拿著紙片,另一隻手拿著小木棒,一次一次地敲打。紙片每被敲打顫動一次,麥多就開心地笑幾聲。又玩了大約三四分鐘,麥多又扔掉紙片,向籃球架跑去。來到球架跟前,麥多先是雙手緊緊地摟住籃球架,抱了一會兒,麥多把手鬆開,用小木棒敲打球架,每打一下那鐵傢伙就發出叮噹的響聲,麥多就發出開心的笑。笑過之後,麥多再次用力敲打,隨著更響亮的聲音過後,麥多的笑聲就會立即提高分貝。

小傢伙忘情地敲打一會兒,忽然面向奶奶哦哦說了兩聲,接著又用力地敲打。響聲剛過,麥多便向奶奶笑著鼓起了掌。那表情分明是告訴奶奶:「看,我多棒啊!」奶奶並沒有走過去,只是會意地笑著配合著向小麥多鼓掌。

在麥多玩耍的過程中,奶奶一直站在不遠處靜靜地觀看,真的不忍心驚擾孩子。因為奶奶知道,在寶寶的世界裡,到處都存在著好奇,此時此刻的小麥多對小木棒、小紙片、小洞洞等的興趣,與宇航員對太空的探索沒有什麼兩樣。在孩子探索的過程中,大人每次對孩子的干擾,對孩子的將來都有不可估量的損失!

(日記配圖)

研究表明:現實生活中忙碌的大人常常會忽略周圍環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卻常能捕捉到個中的奧秘。因此,如果孩子對地上的小紙片、泥土裡的小昆蟲、路邊不起眼的小花草或衣服上的細小圖案產生興趣,這些都正是培養孩子細心、認真的最好時機。

鄭重提示:當寶寶對某一事物發生興趣時,當孩子聚精會神的用小手反覆掏一個小洞洞時,當寶寶專心致志的把鞋架上的鞋子一隻只拿下來扔掉,再把扔掉的鞋子撿回來努力的放回鞋架上樂此不彼時,做為父母只需要在旁邊認真的靜靜觀察,會心的向偶爾投向你的寶寶點點頭、笑一笑,其他的什麼都不用做。

在孩子細微事物的敏感期,不驚擾孩子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不打擾孩子的探索是父母的一種修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敏感期 的精彩文章:

抓住寶寶八大敏感期,為孩子打造美好未來
A檔案|量子生物孫公司污染環境獲罪被罰80萬 董事與副總經理之前因敏感期買賣股票收監管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