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為什麼你的孩子見到陌生人不笑反而在哭鬧?心理學:這3點很關鍵

為什麼你的孩子見到陌生人不笑反而在哭鬧?心理學:這3點很關鍵

小楠的寶寶剛滿5個月,目前也開始認人了,孩子平日里挺聽話的,吃飽喝足了就會睡覺,而且他也不黏人,小楠照顧起孩子也是非常的省心,作為職業寶媽,小楠也開了一家網店,每天都會有送貨收貨的人到家裡,看到可愛的小寶寶,陌生人也時常會逗他玩,小楠也發現了,孩子特別喜歡盯著陌生人笑,只要對面的人給他隨意做出一個表情,寶寶就會被逗得開心的不得了,婆婆說這是聰明不認生的表現。

不過小楠小姑子家的孩子就沒這麼幸運了,小姑子家也時常有人去做客,但卻遇到了這種尷尬的情況,寶寶見到熟悉的人就哇哇大哭,腦袋會藏在媽媽懷裡不敢見人,要是這時候客人靠近寶寶,他哭的會更大聲,往往這時候連父母都哄不好,唯獨陌生人離開,孩子的哭啼才能平息,小楠小姑子為此也非常擔心,這種對比落差也顯得自家寶寶很膽小怕生,一點都不大方,未來可能沒有出息。

那麼為什麼有的孩子見到陌生人會笑,而你懷裡的孩子在哭鬧?

01

從大腦生物學機制的角度來講會出現開頭的那種情況是因為鏡像神經元

20世紀90年代,里佐拉蒂的研究團隊在觀察獼猴的神經反應時,意外地發現了一種現像:獼猴在完成某個動作時會激活一些神經元。而這些神經元在它觀察到管理員完成這一動作時也同樣被激活了。也就是說,有一些神經元會在完成某個動作時激活,同時也會在觀察到他人完成相同動作時激活。這種神經元就叫境像神經元。

鏡像神經元的存在與激活,使得我們在觀察到他人的動作行為時就會產生一種好像自己也做了同樣的動作的感覺。這種感覺機制就叫做鏡像機制。後來通過顱磁刺激、腦成像技術等很多方法證明了人類也有鏡像機制的存在。

鏡像機制是我們解讀他人行為的基礎,它讓我們潛意識裡就擁有了複雜的模仿、學習和感受他人情緒以及行為的能力。

這就好比剛出生的嬰兒及仔猴就能夠模仿伸出舌頭一類的簡單動作,當我們看到偶像劇也會有「甜甜的感覺」;當我們在注意到他人表現出噁心想吐的表情時,我們也同樣會有噁心想吐或反胃的感覺。

02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

1. 兒童在四個月大以前還不能區分陌生人和熟人,因而,只要接收到積極信息兒童大都會做出積極回應——微笑。

但是到六個月之後,兒童能夠區分了,因而對陌生人的微笑減少甚至產生陌生人焦慮,到八個月大時明顯怕生。

2. 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遺傳、照顧寶寶者的情緒、家庭環境

Thomas 對8000對以上的雙胞胎做了長時間的追蹤觀察。得出的結論是,孩子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約有50%)是遺傳自父母的。

父母的性格特徵很容易遺傳給他們的孩子。如果父母性格內向,不善於表達,害羞又靦腆,那麼這些特徵也很容易遺傳給嬰兒。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是不同的。有些孩子性格內向害羞,他們也不善於交際,遇到陌生人時很容易退縮。

然而,有些孩子活潑開朗,非常外向和頑皮,所以他們不怕陌生人,可以和每個人都能夠愉快地相處,這種孩子長大後也會擁有「自來熟」的特性。

拋開遺傳因素,其實孩子認生也可能跟照顧者有一定的關係,現在的父母大多數都是年輕人,工作生活壓力大,社交方面也會有所恐懼感,他們自己本身就存在心理問題,這種情況就無法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環境,

眾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學習標杆,一歲後,寶寶會表現出超強的模仿能力,如果親近的照顧者不能成為榜樣,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還有,現在的孩子普遍都是由老年人撫養長大,中國式父母對幼兒教育的意識不夠,孩子的父母和老人一直在錯誤地撫養孩子,「任何事都想插手」,「過度保護」,包括父母存在的虛榮心也在間接毀掉孩子,導致孩子性格方面有所缺陷。

在怕生問題上,孩子的家庭環境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比如在單親離異家庭長大的孩子,或者經常吵架和爭執的家庭,還有那些今天把孩子送爺爺奶奶那邊,明天送到外公外婆家,過幾天又接到自己家的,這種環境因素可能會導致孩子產生社交恐懼,他們見到陌生人後也會變得更焦慮不安。

當下,很多家長並未意識到,寶寶認生是多可怕的事情,這往往也暗示著,兒童對父母會過分依戀,兒童的依戀受父母特別是母親的影響很大,其依戀偏差會直接或間接地反映在他們的成年愛情和婚姻生活中。

這就是為什麼不同的人在戀愛和失戀後會有很大的反差。有些人害怕失去愛人,失去愛人後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自拔,而另一些人則比較開放,可以合理地處理失去,及時調整心態。

當然需要注意的是,人的心是不同的,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天性,尊重孩子的天性,然後鼓勵他,要陪伴他一起更好的長大。

綜合來說,怕生其實就是一種陌生人焦慮,孩子見到不熟悉的人或待在陌生的環境中,他們內心會自覺形成一種警惕,這種心理狀態也未必不是好事,說明寶寶的認知能力強,大腦記憶系統逐漸成熟,孩子的大腦能準確的分辨出熟人和陌生人。

03

通常,如果寶寶在開始認人時就會表現出一種強烈的怕生感,尤其是到了8個月的時候,那種感覺會尤為強烈,他們不允許陌生人抱,也拒絕接觸陌生人,若是被不熟悉的人抱起來,寶寶會哭得撕心裂肺,這種情緒持續發展,寶寶會陷入到陌生人焦慮中,他們的性格也會變得害羞膽小。

相信很多寶媽見到自家孩子認生時,他們心裡也不好受,孩子對陌生人難以熱情,甚至躲避對方,也不願意主動靠近其他小朋友,他更喜歡一個人待在遠處觀望,寶媽為此也會顧慮,孩子上學後不合群怎麼辦?這肯定會遭到別人的欺負,他膽小害羞的性格也會導致他變得懦弱,寶寶這樣下去會很難出息吧?孩子變現出對陌生人焦慮,並且還不合群,那麼到底應該怎麼做?

1. 遵循孩子生理心理發展的規律。

這並不是一件壞事。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焦慮的年齡段,家長也沒必要為了孩子的這些變化而大驚小怪,對於這階段的孩子,他們的心理正處于敏感期,也是不可避免的成長過程,所以父母盡量滿足孩子的需求。

比如,多陪伴孩子玩耍,不要強迫孩子做不喜歡的事情,要遵循孩子生理和心理的發展規律,在這個過程中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其實,孩子認生也是一種迴避,是尋求保護的過程,他們在這期間會建立情感聯繫,也會區分親人和陌生人,是人為了生存和進化必須面臨的發展規律。

2. 家長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情緒是會傳染的。

有些父母脾氣暴躁,把孩子帶到外面去,一旦他們認為孩子的行為是錯誤的,或者給自己丟臉了,就會一直責罵他們。但這將適得其反,這會導致孩子更加不敢面對陌生人,甚至變得孤僻。

在這個時候,父母一定不能在每個人面前責備自己的孩子,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情緒是會傳染的,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自制能力,他們就無法適應到陌生的環境中。

無可否認,許多孩子不敢和陌生人說話的原因也是父母的責任,有些父母不善言辭,孩子自然也不願意說太多的話,有些家長過分打壓孩子的性格,孩子也會變得膽怯和自卑。

所以家長應當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避免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父母在撫養孩子時要及時滿足孩子的期望,與孩子保持適當的親密關係,讓孩子感到安全,不要溺愛或直接忽視他們的感受,這也能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3. 家庭成員之間關係和睦互相體諒。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童年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現在大部分育兒專家也都在強調原生家庭的重要性,好的家庭可能促進孩子成長,壞的家庭能毀掉孩子的一生。

家庭成員間關係不和睦,父母感情不和,媽媽和奶奶關係破裂,孩子的性格也會受到影響,他們會變得非常敏感,從而產生自卑和孤僻心理。

往往這類孩子內心的負擔會很重,情緒也經常是負面的,不容易快樂,也不擅長交際,他們沒有傾訴的朋友,那些不快樂就會長時間憋在心裡,得不到緩解,從而產生抑鬱,甚至會有嚴重的社交恐懼症,所以父母應當正視家庭環境氛圍。

認生是孩子成長的一個標誌,也說明了孩子正在建立與某些具體的人之間的情感聯繫,早期的恐懼對孩子也會有很多的幫助,他們會認知到危險,會對陌生人產生情緒抵制。

雖然初期這種心態固然是好,但也不利於往後的成長,所以在寶寶一歲多之後,家長要多帶孩子到公共場所,讓他們開開眼界,見識世面,接觸不同性格的人群,當然父母待人接物也應當落落大方,這會給寶寶起到示範效果。

總結:

即使孩子是天生慢熱性格,只要家長給予正確的行為指導,有耐心的去教育孩子,去充分的理解和寬容他,並且創造舒適的家庭環境背景,孩子總是會克服羞怯和膽小的障礙。這個過程就像帶著一隻害羞的蝸牛,不願意走出殼去散步,但受到外界引導,慢慢地,蝸牛總是會伸出它的頭。

你家孩子也存在認生的問題嗎?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陌生人焦慮 的精彩文章:

母胎尬聊、不願意與陌生人交流,這本社交焦慮自救指南送你
媽媽,不是我不聽話,是我有陌生人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