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著名心理專家,「成功」培養出3個有抑鬱症的孩子

著名心理專家,「成功」培養出3個有抑鬱症的孩子

如果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一種育兒方法,能把孩子培養成如你所想、如你所願的孩子,你是否願意不惜一切代價去試試?
1924年,曾經有一位美國心理學大師,在一本經典的著作中寫道:給我一打健全的嬰兒和能夠用於培養他們的特殊環境,我就能保證,把隨機選出的任何一名嬰兒訓練成任何類型的特殊人物,包括醫生、律師、藝術家和商界領袖,或乞丐、小偷,而無須考慮他的天賦、愛好、傾向、能力、職業和種族。」
這樣的話聽起來非常誘人,有很多美國的爸爸媽媽開始追隨他的方法,他就是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約翰·華生。
他在心理學學術上的成績非常耀眼,1915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APA)主席。由他的行為主義的理念,衍生出來不少曾經風靡美國一時的育兒方法,中國的育兒機構也曾經宣傳普及,大家可能也聽說過:什麼「哭聲免疫法」、 「完整睡眠訓練法」等等。
1928年,約翰·華生在他出版的《嬰兒和兒童的心理學關懷》一書中,提出了一種以行為主義為根基兒童養育體系,把孩子們當做可以被機械訓練的對象,用各種方法,盡量避免孩子對家長有太多的依賴、更加獨立自主,讓家長更省心、更輕鬆。華生認為,孩子需要尊重,但是不需要更多的感情交流、孩子可以被訓練、被培育、並且可以通過行為互動來矯正他們的行為,最終達到孩子們可以避免依賴父母的目的。
由這套理論邏輯推演出來的那些行為主義的養育方法,在美國流行、也在中國流行了好一陣子。
結果如何呢?

2、教育具有滯後性,任何育兒方法都要經過時間的檢驗,且無法重新再來

特別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位行為主義心理學專家,美國前APA的主席,在自己生活中,堅定地執行了自己的育兒理念之後,終於,培養出了三個罹患抑鬱症的子女.
其中最嚴重的他和前妻所生的大兒子雷納,成年後屢次嘗試自殺,情感極其匱乏。後來雷納摒棄了父親的行為主義,轉而在精神分析領域學習探索,嘗試著解決自己的問題,可惜的是那個時間還沒有積極心理學的萌芽,他在精神分析後依然無法解決自己的痛苦,最終30多歲的時候,自殺成功,成為了行為主義育兒法的最直接的受害者。
可憐的是,雷納在世的這30多年,不知道是否曾經享受過一絲絲的父愛,還是僅僅只是華生心理學理念的試驗品加悲催的犧牲品。
據文獻記載,雷納曾經在日記中寫道:「我追溯了從前的自己,從童年到嬰兒,我發現我成長的過程是冰冷的、機械的,缺少正常人生活中的色彩,這或許是我人生痛苦的源頭。……,我的父親在教育中,剝奪了我和我弟弟妹妹的所有感情基礎,或許他也沒有意識到吧。」


圖源:圖蟲創意
老大養成這樣如果說是偶然,再看看華生和第二任妻子所生的兒女,女兒抑鬱長期酗酒,也曾多次嘗試自殺,不知道是她的幸運還是她的不幸,都沒有自殺成功,結果這個女兒所生的孩子也是酗酒加抑鬱。
而華生的小兒子,成年後沒有正經職業,一直在四處流浪,靠華生的接濟才能存活。
教育具有滯後性,父母長期時間堅持好的教育方法,可能不會馬上見效,而是若干年後,收穫一個幸福、成熟、積極努力的孩子。
同樣,如果父母長期忽略、模式、打壓、控制孩子,短期內可能也不會看到惡果,而一旦出現問題的時候,已經是恍如隔世,再想逆轉,難上加難。

3、沒被好好愛過的人,沒有能力愛自己,也沒有能力愛他人

華生本是個非常聰明的人,從一個小農莊小鎮的底層學生,通過自己的不斷學習和努力,最終到達心理學領域學術的高峰。
為什麼這麼聰明的一個心理學家,卻致力於客觀的觀察人的行為、忽略人的內省、人的感情,人的愛呢?
這得從他的童年說起……
1878年1月9日,華生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一個偏僻的山村(Travelers Rest)出生,他的父親皮肯斯·巴特勒性情暴躁,母親是個虔誠的浸信會信徒,一個對孩子脾氣暴躁,一個對孩子是嚴格按照教規對待。他就這樣長到了13歲,那年他生命中又發生了一個極大的變化,他暴躁的父親拋妻棄子,逼得母親只好賣掉農場,到一個小鎮去定居。華生到小鎮上學後,經常受到同學同伴的嘲弄。
表面上看,一個小鎮的青年,憑自己的聰明、努力在心理學領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從內心來看,恰恰是一個童年從來沒有得到過真愛的孩子,在成年後一直想辦法,在用自己的方法去不斷說服自己:人可以沒有愛,人沒有感情也會過的很好。
然而,行為和環境的改變可以短期見效,而有愛和無愛的影響卻是長期的果效。他三個孩子被培養成這樣的結果,也是他始料未及的。
說白了,他從來不知道該如何去愛他人,愛一個生命,而只知道什麼樣的行為會對自己的事業、研究、學識有幫助。
他自身的情感也極其匱乏,從他做的在心理學經典的「小艾伯特實驗Little Albert 」就不難猜想,能夠拿一個8-9個月大的孩子做恐懼的實驗,而絲毫不顧及嬰兒的感受和後果,對嬰兒絲毫沒有喜愛、愛護的初心,此人的內心情感一定是有所缺失的。
一個從沒有被好好愛過的人,既不會愛自己,也不會愛他人,即使這個「他人」,是可愛的嬰兒,或是他自己親生的孩子。

4、沒有愛,再多的知識、再近的關係都是枉然

現實中,有很多人,雖然沒有按照華生的具體方法,卻依然按照他的理念,在踐行著行為主義的養育方法。
比如,有的父母忙於工作,認為我給錢、給你成長的環境,就是好的養育了,有的人在孩子出現網癮或者其他不良行為之後,覺得可以直接用胡蘿蔔 大棒的方法,覺得人都是「趨利避害」的,獎勵懲罰就應該能夠帶來效果。


圖源:圖蟲創意
這些不都是行為主義的邏輯嗎?行為主義,最大的弊端,就是忽略了人性中最大的動能:情感。
有的父母陪著孩子,手裡玩著手機,眼睛裡看著電腦,腦子裡惦記著工作,這些都是僅僅有行為,而沒有愛的育兒。
現實生活中,有多少關係,都僅僅停留在行為層面,沒有心的溝通、沒有愛的交流?
夫妻之間,咫尺天涯、同床異夢;家長和孩子之間只管吃喝,只問學習,背後的邏輯,可能都是行為主義在作祟。
可悲的是:1957年,美國心理學會(APA)居然在授予約翰華生榮譽的一段褒獎文字中,稱讚他的工作為:現代心理學的形式與內容的極其重要的決定因素之一,是持久不變的,富有成果的研究路線的出發點。
從學術意義上來說,他的確功不可沒……但是,APA卻忘記了,心理學是最終服務於人的。
沒有情感投入的養育方式,沒有情感投入的養育者,最終將養育出情感匱乏、心理扭曲的孩子。

而一個人的腦袋再聰明、學識再豐富、研究再深入,如果離開了人類最基本的情感,如果沒有愛,那麼再淵博的學識、再親近的關係,也是枉然。

下載健康界app參與抽獎??


版權聲明

更多精彩內容,成為健康界VIP,來《看健日報》一探究竟!

百萬醫健人士,都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目的行為主義 的精彩文章:

行為主義學說分析其暴力行為是如何一步步的習得
考教師,得會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四大實驗」!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