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認識內在自我,別讓兒時經歷妨礙你做好父母~

認識內在自我,別讓兒時經歷妨礙你做好父母~

前段時間非常火爆的一部家庭倫理劇《都挺好》,自播出以後就引起了許多觀眾們的共鳴。這部劇讓原生家庭一詞再次跌入輿論場。劇中從小活在重男輕女陰影下的蘇明玉,內心深處極度缺愛,所以她用事業的忙碌來抵消內心的孤獨。一再迴避蘇家,迴避童年,迴避回憶母親帶給她的創傷。但是事實卻又如此的戲劇性,她一直在逃避的人,一直在「憎恨的人」,最終也沒能放過她,她無形中活成了她的母親。這樣的結果讓她一度處於崩潰的邊緣。

造物弄人

我一直極力逃避你,不曾想,最後卻活成了你的樣子......

而事實上,她的母親又何嘗不是原生家庭的一個受害者呢。母親趙美蘭從小也是出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一邊接濟弟弟一邊又心有不甘,連自己的婚姻也為了家庭的犧牲品。她對女兒的態度跟她的母親對她的態度如出一轍。

假裝看不到,並不是所謂的「都挺好」。

心理學家弗蘭克·卡德勒說過一句話:「生命中最不幸的一個事實是,我們所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磨難多來自家庭,並且,這種磨難是可以遺傳的。」

而蘇明玉「像極」蘇母這點,就是心理學家弗蘭克·卡德勒所說的「磨難的遺傳」。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從父母身上習得了伴侶相處的模式,所以長大後,很多人嘴上說著「我不要成為你」,卻還是重蹈覆轍。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我們時而受困於原生家庭的影響,也正在創造新的原生家庭,親子互動中,你有沒有一剎那彷彿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如同眼前的孩子一樣迷茫求助。

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感受?

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感受?

不想重複父母對我們的教育方式,但是又發現在某些時刻,我們和父母又是如此的相似。

父母曾經刺傷我們的話,我們不自覺的又拿來刺傷孩子?

父母曾經給過的傷害方式,又忍不住用在孩子身上?

成長了這麼多年,讀了這麼多書,知道懲罰、威脅、打罵不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忍不住,爆發之後又陷入深深的自責和悔恨中,擔心孩子心理受到傷害,自己的內心又受到了審判。

但是下一次同樣的情況出現又進入這樣一種循環。始終活在無法控制自己情緒和行為的失控感和內疚感之中。人生就像一個跳不出的輪迴。

「內隱記憶具有一種令人不可思議的特徵。當內隱記憶被恢復時,人們並不會覺得自己正在「回憶」某些東西,甚至不會意識到這種個人內在的體驗其實源於過去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某件事情。因此,情緒、行為、身體感覺、感性認知以及對某些特殊的無意識思考模式的心理偏向都有可能影響我們當下的體驗(感覺和行為都受到過去的影響)。尤為奇妙的一點是,我們的大腦能夠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對內隱記憶進行編碼,這意味著,我們無須在有意識的情況下,就可以將一些事務納入內隱記憶中。」

什麼是內隱記憶?

什麼是內隱記憶?

在心理學上是指在不需要意識或有意回憶的條件下,個體的過去經驗對當前任務自動產生影響的現象,又稱自動的、無意識的記憶。內隱記憶是從出生開始就存在,它會引起大腦的某些特定迴路的反應,比如基本情緒、行為反應、認知觀點。

我們通常所說的,可以被回憶起來的、有意識的回憶,是外顯記憶。當大腦中的海馬體成熟,外顯記憶機制才逐步建立。所以我們基本上都不記得兩歲之前發生過的事情。

比如,一個嬰兒被狗咬過,在成年之後可能不記得這件事情了,外顯記憶在幼年時期是缺失的。但是他的內隱記憶依然在發揮作用,大腦的感知模式被建立起來,當他看到狗的時候,可能不自覺的就會害怕、退縮。

早年時期的經歷也許無法通過外顯記憶提取出來,但是它已經通過內隱記憶在暗中影響著我們的行為模式和情感強度。這也是為什麼幼年時期的經歷會影響我們一生。

面對孩子,我們需要不斷的自我反省。如果沒有不斷的自我反省,那些痛苦與煩躁的情緒還會繼續影響我對孩子的養育方式。「父母的矛盾心理有多種表現形式,通常來源於未能解決的問題。父母們可能會發現,由於自己內心充滿了矛盾的情緒,他們很難對孩子敞開胸懷加以關愛。」

「別把我們兒時深惡痛絕的,加諸孩子身上。別讓我們兒時抱怨父母的,再被孩子抱怨」

唯有直面這種痛,去分析問題的根源,才能更好的尋找應對之策。避免這些未得到解決的「創傷」再一次無形之中傷害到我們現在的家庭和孩子,不要讓這種痛苦再一代代輪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隱記憶 的精彩文章:

甜蜜冥想法:讓你發現快樂,擺脫悲觀
3歲前的記憶孩子都不記得?不,其實3個月就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