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面對孩子媽媽失控的原因,如何讓自己走出失控的情況?

面對孩子媽媽失控的原因,如何讓自己走出失控的情況?

分享 一下曹霞飛老師的《全腦開發》系列課《整合自己,媽媽通透,孩子健康》的內容。

前兩次分享了,整合孩子左右腦,和上下腦的方法。

學完了知道了方法,可是有沒有感覺有時候沒辦法冷靜的去分析孩子是不是被下腦劫持了~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孩子的某個行為一下子就點燃了我們的情緒,我們也被下腦劫持了~

這次的分享,就是告訴我們失控的原因,和如何讓自己走出失控的情況。

本次分享有幾個重點:

1、什麼是失控

2、失控是如何發生的

3、為什麼會失控

4、透徹認識自己

5、關掉鯊魚音樂

什麼是失控?

失控也叫做進入低模式進程,回憶一下,我們在失控時是不是容易衝動的說出不好聽的話,無法考慮到他人的感受.

我們在低模式進程時往往會忘記作為媽媽的責任是要為孩子樹立一個情緒的典範.

因為這個時候我們已經被下腦所控制,這時的我們也沒有自省能力,上腦中的前額葉不起作用。(上次講到前額葉主要作用是發展出好的品質)。

那麼,失控發生的過程是怎麼樣的呢?

失控的發生(how)

失控是由 內部/外部的某個時間 觸發—— 讓我們被情緒所控制,下腦啟動了戰鬥、逃跑、僵硬的模式—— 使我們浸沒在失控的狀態,思維停滯—— 最後慢慢冷靜下來,恢復為上下腦整合的狀態,之後進入 內疚 和自責當中。

失控的情況多了,反覆,我們的內疚感也會隨時減少,習慣~

比如,第一次孩子掉下床,我們通常非常內疚,但是第二次、第三次後我們的情緒習慣了,內疚感也會隨之減少。

同樣,對孩子呵斥,可能第一次很內疚,但是隨著失控-恢復的次數增加,我們的感覺也就越來越習慣了~

但是這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我們要探尋不讓自己失控的方式~人腦通過訓練是可以得到學習和改善的~這點科學早已證明~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到底我們為什麼會失控。

人的記憶,我們通常以為就是某件事當時的情景被我們記錄了下來。

實際上,記憶的真相是對真想的聯想。

聯想的意思也就是說——會被扭曲~

記憶包含——內隱記憶和外隱記憶

內隱記憶形成於18個月前,這是一種不需要刻意去回憶的一種記憶。如果一個人在嬰兒時期,18個月之前的記憶是不被父母愛的,缺乏安全感的,那麼長大成人後,會不自覺地經常處於希望討好別人的狀態。

一個人的內隱記憶會影響他的一生。

外隱記憶形成於 1歲以後,是非先天的記憶。

拿換尿布的動作來舉例,第一次換尿布,你可能要根據視頻,或者操作方法,一步一步小心翼翼的跟著做,這樣的第一次換尿布記憶就是外顯記憶。

而換過幾次之後,你可以非常熟練的,甚至一邊看電視一邊換,達到這種程度的記憶,其實是內隱記憶在被調取。

內隱記憶是無意識的記憶提取,包含:行為、感情、知覺、身體記憶~~

內隱記憶就像一顆地雷一樣,長大後遇到某件事,或者某人跟你說的話,可能內隱記憶就會被調取,讓你想起非常小的時候遇到的情景,導致你的失控狀態。

尤其是我們這一代,小的時候被教養的方式,與人互動的情景,都可能留下過不好的內隱記憶,使我們一旦遇到同樣的場景時內隱記憶被調取,讓我們處於失控狀態。

所以透徹的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童年經歷,對我們控制失控狀態特別的重要~

透徹認識自己

透徹認識自己非常重要,如果我們允許自己經常失控而不去反思,讓自己更加通透,我們經常的失控狀態很容易影響孩子的認知、成長和安全感。

它將直接影響著我們如何呼應孩子的方式,同時,透徹認識自己,還能讓我們反思自己,得到自我的成長。

我們無法改變童年,但是可以改變看待童年的方式~

這裡,老師講到了 父母自我反思——12問

也提示我們,可以自己找一個安靜、不被打擾的地方,帶上紙巾一個一個問題的看下自己的答案是什麼。

大家聽課後可以做一下這些問題,可能有的人做完內心仍然是平靜的,那要恭喜你~~你的童年經歷真的值得羨慕~

如果你做完已經用了一包紙巾,那麼請你抱尉一下那個童年的你~~我們無法改變童年,但是可以改變看待童年的方式~

好的,最後一個部分是關掉鯊魚音樂。

什麼是鯊魚音樂呢?這是一項研究發現——同樣唯美的視頻,配上一個是優美的音樂,一個是大白鯊電影背景的音樂,人們的想像和情緒完全不同。

播放鯊魚背景音樂的人們,似然看到的是優美的風景和大海,但是大腦卻開始進入應急反應,感到受到了威脅,進入了大腦的低模式進程。

同樣,有時我們發現,惹怒我們的其實不是孩子的行為,孩子的行為只是一個類似鯊魚音樂的背景音樂,引發了我們的低模式進程,讓我們被下腦劫持,無法冷靜思考。

那麼如何關閉鯊魚音樂呢?

我們在此刻需要探索我們的內隱記憶,梳理我們的成長經歷,重新書寫我們的生命故事,學會反思自己,讓上腦的前額葉起作用,進入高模式進程。

這是需要反覆練習的~~

這點其實跟《接納力》書籍作者海文穎老師提到的觀點一致~

有時我甚至嘗試說出來

比如,我老公有時對我范的一些糊塗事兒會回應說「哎,我都跟你說過了,你不聽」

其實這句話很正常,但是我一下子就會火大。

回憶自己的成長經歷,自己范的一些小錯誤經常會被哥哥和母親指責,說這點小事兒都做不好,以後怎麼辦?

當時的我一定是害怕和擔心的,而且覺得自己是不是太無能。

雖然這樣的回憶比較痛苦,但是也透徹的了解了自己,有一次我跟老公說「我聽到你這麼說我就會特別生氣,可能是我回憶起了我小時候做錯事被哥哥嘲笑,被媽媽說的情景」這樣說完,自己清涼了很多~

下次再遇到這樣的情景,就不會輕易的失控,而是知道了自己的感受來源,一笑了之。

大家也可以試一下,每次讓你最生氣的事情,一定是調動了你的某個記憶,回憶一下,反思一下自己,為什麼會這麼生氣,會有幫助。

媽媽通透,孩子健康,分享完自己感觸更深。也特別感謝有這樣的課程包括之前很喜歡的接納力課程,不然無法想像,這麼傷痕的童年,又再複製到另一個孩子的童年身上會是多麼多怕~

最後整理出思維導圖幫大家總結一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隱記憶 的精彩文章:

如果從小做到這一點,上學會越來越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