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聚心:當孩子抱怨不公平,優秀的家長都這麼做?

心聚心:當孩子抱怨不公平,優秀的家長都這麼做?

孩子做父母的,通常都會遇到孩子向自己抱怨「不公平」。許多父母也不知該怎麼應付這件事,從而用了錯誤的方式。有一朋友就跟樂媽說了點她家小孩在幼兒園裡發生的事。她的小孩最近回家總是哭訴:「老師偏心眼,發點心不發給她,做遊戲也把她排在後面,連玩具都是玩別的小朋友剩下的!」

心疼孩子的朋友當然也顧不許多,一邊哄著孩子,一邊與老公找老師理論,到了幼兒園還吵鬧著要求看監控讓老師解釋清楚。可之後,他們才發現女兒之所以告老師的狀,是因為按照幼兒園分組輪流去拿玩具的規矩,她的女兒兩天恰巧輪到後面的組才沒有選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可想而知,即便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後,她「大鬧」幼兒園的行為,只為讓自己和孩子都處於尷尬地位。

一、公不公平,並不是孩子想得那麼簡單

心理學家皮亞傑曾在《兒童的語言和思維》一書中提到自我中心理論,它是指兒童在2-7歲時只會從自己的立場和觀點去認識事物,而不能從客觀的、他人的立場和觀點去認識事物。比如,孩子在幼兒園與小朋友一起做遊戲,老師會提前說明遊戲規則,而孩子往往並不能理解老師所說的遊戲規則,自己做錯了也不自知,最終導致他們對事情結果的描述並不真實。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孩子會認為老師偏心,因為他只是從自身角度出發,沒有理解規則的含義,簡單的覺得「我以前可以得到我想要的,為什麼現在我卻得不到?就覺得老師討厭我了,對我不公平了。」當然,孩子除了會質疑老師的「不公平」 ,也會質疑家長的一些「不公平待遇。

為什麼我和弟弟都偷吃零食,媽媽卻只批評我?

為什麼我成績比她好,老師卻不給我獎狀?

為什麼老師好像更喜歡她,不喜歡我?

的確,未來的成長路上,孩子不可避免地會遭遇更多「不公平」的事……

寶寶抱怨

二、孩子總是抱怨不公平?家長首先要成為孩子的傾聽者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們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兒童的心靈。」如果當孩子向我們抱怨,長期沒有得到我們的重視時,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不可修復的傷害。更何況,近年來被曝的幼兒園老師霸凌案件不在少數,有一些孩子在幼兒園經常會受到老師的不公平待遇。

三、面對孩子哭訴「不公平」,優秀的家長這麼做

那麼當我們的孩子在和我們抱怨他遭遇「不公平」時,如何做才是正確的呢?

1、 讓孩子對「不公平」現象有明確認知

首先,當孩子和我們訴說幼兒園種種的不公平現象時,我們應該為他們高興,因為我們的小寶貝長大了,初步有了自己的是非觀與對外界的感知度。但是孩子眼中的「不公平」往往和大人看到的不公平不同,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們需要告訴他們,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不公平」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現象,因為每一個人的基礎不同。就好像你出生了是一個非常健康的孩子,而有些孩子出生後就有先天殘疾或先天疾病,你們之間公平嗎?

你和妹妹年齡不同,喜好的玩具不同,能強迫你必須去玩妹妹的玩具嗎?同樣由於年齡的不同,媽媽給你和妹妹每次食物的量也不同,這是媽媽不公平嗎?最後,要讓孩子明確何為真正的不公平。比如明明孩子和同桌表現得都很好,而老師只看到了同桌好的一面;明明孩子和小朋友都做錯了,而老師卻只批評你之類的。在孩子和別人的起點相同時,如果老師做出了不同判斷,那麼孩子,媽媽告訴你確實是老師的不對。如果家長做了不公平的事,也要及時向孩子承認爸爸做錯了。

2、與「不公平」待遇和諧共處

臨床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詹妮弗.孔斯特曾說過:「雖然人們無法左右生活中不公平的現象,但肯定可以左右自己對生活中不公平現象的反應。」與其讓他們因為不公平而消沉,不如教會他們與不公平共處。4歲的妹妹想要和哥哥一樣不午睡,媽媽可以告訴她,「你還小,等你過幾年和哥哥一樣大了,就可以不午睡。」通過講道理的方法讓孩子知道你們確實不一樣:你要接受這樣的結果。而有些時候孩子往往更看重的是自己失去了什麼「我只能吃一個冰激凌而哥哥卻可以吃兩個,於是我好像失去了整個世界。」

父母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多看看你得到了什麼,「你吃到了自己最喜歡的草莓冰激凌呀,那可是哥哥沒有的。」用轉換思維的方式讓孩子更容易接受這種「不公平」待遇。

3、 將憤怒轉化為逆襲的力量

人生的起點總是不同,我們要告訴孩子,隨著你的長大,你越會看清這世間的不公,當你確實在遭遇不公時,最有力的做法就是化悲憤為力量,盡你所能做到最好,踏實努力會給你以回報。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生活是公平的,因為它對所有人都不公平。」孩子在一生中不會順風順水,遇到挫折、問題需要家長的合理引導,畢竟父母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

最後,樂媽給大家分享劉墉曾跟女兒說過的話:孩子,你愈大,愈會發現這世界上有許多不公平。面對不公的最好的姿態就是:淡然接受,不自怨自艾,也不怨恨敵視,努力奔跑,同樣能抵達終點,看到最美的風景。希望我們的孩子在未來能夠多角度地看待事情,不執拗於「不公平」的情緒,學著一點一點地改變自己,創造屬於自己的公平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我中心思維 的精彩文章:

孩子有強烈的自我中心意識,家長的正確做法
為什麼越愛孩子越自私,缺乏同感心?不妨從孩子「健康恥感」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