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企大當拆:聯想「拆二代」的春天

企大當拆:聯想「拆二代」的春天

來源 | 銀杏財經(ID:threemornings)

作者 | 吳不知、郭一刀

編輯 | 汪小樓

?

往事如煙,無處祭奠。——《美國往事》

馮侖在湖畔大學公開課上曾說時代對於企業家就像豬屁股上的戳記,「時間、歷史特別是體制、文化都在每個人身上蓋了戳,就像那個豬,哪一年的,這屁股上的印記很清楚」。

不過柳傳志不同,他對資本的認識遠超前人,從而讓這戳記不那麼顯眼。當代企業家中,可被稱之為「教父」的並不多,他肯定是一個。

商場上經得起作減法,扒去資產、褪去光環、除去地位、抹去外貌,只留下精神的部分,如果還能讓人肅然起敬,心懷感念,那便可稱作教父。

2001年聯想開始分拆,五大少帥成為「拆二代」,各領一班人馬建立自己的商業帝國。分拆讓聯想集團完成資本化,在「財務 戰略」投資的驅動下,一個站在獨角獸背後的資本巨人悄然誕生。

直白地講,聯想集團是面兒,聯想控股才是魂。面可千變,魂只一個。

在資本方面形成四個渾然一體的板塊:柳傳志與大管家寧旻的聯想之星、楊元慶的聯想創投、朱立南的君聯資本、趙令歡的弘毅投資。

與投資業務開疆拓土不同,聯想主業卻顯得不那麼風光。郭為的神州數碼體量不過百億元、楊元慶的聯想集團裹足於PC領域,陳國棟的融科智地早已改旗易幟。

聯想擁抱資本化

「寶萬之爭」,平安收購汽車之家,收購方都曾被市場冠以「野蠻人」之稱,這個詞屢屢用以形容以財務投入為目的大資本。

聯想也曾與野蠻人打交道,TPG、GA與新橋三家外資「野蠻人」曾在二級市場大肆收購聯想股份。2009年9月9日,三家選擇以每股3.56港元價格出售2.915億股聯想股票,合計套現約10.4億港元。

但聯想沒有像萬科那般變成野蠻人的戰利品,不同於王石對資本說「我不」,聯想對資本說了「官人我要」。聯想控股、君聯資本、聯想之星、弘毅資本以及聯想創投所構建的資本帝國,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延續著聯想的傳奇。

或許「Lenovo」不再像十年前那麼高光,若細細搜尋便會發現聯想成為了諸多新公司的發動機。恰好,「發動機」也是柳傳志管理思維中一個尤其重要的概念,無論是錢,還是人。

管理如烹小鮮,將不同口味的食材做成佳肴是一門藝術。跨過新世紀門檻的聯想一時間人才雲集,忠誠持重的楊元慶就像高湯,開疆拓土的郭為頗似香料,而思維縝密的朱立南就是一份上好食材,留洋歸來的趙令歡挺像西式佐料。

是紅燒還是清燉,天命之年的柳傳志有了幸福的煩惱,高湯要鮮香加不得調料,上好的食材如何凸顯原味也著實不能隨意烹制。老爺子給出的答案著實讓人感到意外:分拆。那一年是2001年,中國加入WTO,經濟開始騰飛。

分拆往往是無奈之舉,由大拆小是為緩和內部不可調和的矛盾。羅馬帝國因幅員過於遼闊,在權力衰微之際為保存既有疆土也曾經一分為二,由戴克里先創立「四帝共治制」,各領一方。但隨著強人去世,分家讓羅馬走向沒落。

聯想分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每一個「少主」難以兼容,何況此時聯想體量已經足夠龐大。回過頭看,聯想十餘年的分拆一直有兩條路徑:一條是業務分拆,另一條不為人知的路徑是為資本化而分拆,最後殊途同歸,讓聯想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資本帝國。

毫無疑問,聯想分拆是成功的,從內部流傳的一個段子就看得出來:跟著楊(元慶)總走,車子房子全都有;跟著郭(為)總走,大家一起遨神州;跟著朱(立南)總走,一步三回頭。

既然高湯與香料無法兼容,那麼就先把楊元慶與郭為分開。朱立南作為操盤人,將聯想集團的IT增值分發業務完全剝離,由郭為帶頭成立神州數碼。很多人以為業務分拆足矣,而柳傳志卻在下一盤更大的棋。

兩年之前,北京青年報記者段綱在採訪柳傳志的報道中層提到,要讓聯想「變成一個平台」,要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從資金、管理上支持他們。如果這些小公司成功了,我們的收益就大了,這叫風險投資。」

人才坯子就像食材,對於上好食材就得原汁原味,柳傳志讓朱立南著手準備聯想投資的工作,應是歷次分拆中十分得意的一次選擇。

今天的聯想不再是以前的「集團」,集團會給人一種製造業的感覺,而「聯想系」聽起來就神秘、內涵得多。在當下,「互聯網生態」為各路科技巨頭大談特談之時,往日霸主聯想看上去似乎遲暮不少。如不抽絲剝繭,很難發現聯想已經打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資本生態。

初創公司有寧旻管理的聯想之星,由朱立南領導的君聯資本做VC(風險投資)能讓小企業獲得源源不斷的資本,一旦成熟,趙令歡的弘毅投資還能讓企業進一步做大。

憑什麼我在廠里搞生產,你們拿著利潤去發財?看著當年同儕與老領導在資本市場馳騁,守在PC、手機業務的楊元慶終究按耐不住,到16年也在自己攤位上豎了一塊招牌:聯想創投。

元慶有自己攤位,而聯想地產板塊的陳國棟卻連攤位都沒了。2015年年末被撤職從此銷聲匿跡,融科智地也風雨飄搖,不久被另一個有聯想血液的人——孫宏斌給收了,此是後話。

五大少帥楊元慶、郭為、朱立南、趙令歡、陳國棟即便各有事業,卻從未切斷與聯想的臍帶。這可能便是外面稱他們「聯想系」,他們自己叫「聯想大家庭」的原因。

鑽石玩家朱立南

「個體戶掙點錢可以,可舞台太小,長此以往意義不大,回聯想吧!」

彼時,朱立南剛過而立之年,三十歲的男人有許多掙扎,眼前是一家老小,心中是尚未磨滅的雄心壯志,柳傳志那句話不偏不倚正中朱立南下懷。終於在離開聯想四年後,1997年朱信了這句話回歸聯想,柳給了他3500萬美元創業。

又過了四年,在聯想投資(君聯資本前身)成立大會上,朱立南說「We have to forget something,we have to learn something new。」(我們必須忘記一些,再學會些新的)他早已明白,重回聯想是因為有新的使命——打造一個新聯想。

摸了一年石頭,憑著感覺投了重慶寬頻與卓越網,十多年後,這兩筆投資都為聯想投資帶來正收益。同重慶的合作與政府建立了信任基礎,今年8月,聯想與重慶市政府達成建設5G雲網融合總部基地的協議。

而對卓越網的投資,不僅在三年之後救聯想投資於水火,朱立南還同另一山頭展開合作,2004年雷軍與朱立南一起投了孫陶然的拉卡拉,成為戰友。不過在之後投資UCweb的問題上,朱立南與雷軍的投資理念卻出現了分歧。

當時身為聯想投資副總裁的俞永福提交了一份投資UCweb的提議,雷軍告訴俞,如果你從聯想辭職來做UCweb,我就投。果然,俞永福在聯想投資提議被否後辭別朱立南,投入雷軍帳下。

將才與帥才的差別就在如何對待盟友,將才對於盟友只是一戰之用,帥才對於盟友則是周公吐哺。雖然失去俞永福,但朱立南收穫了雷軍這個將才的友誼。

進退自如是任何風險投資基金夢寐以求的事情。從2004年開始,聯想資本的投資標的有頗多可圈可點之處。

是年,朱立南拿著卓越網的收益,攜雷軍風塵僕僕地找到面帶憨相的孫陶然。多年後,拉卡拉的崛起讓雷軍收益頗豐,他送了一塊金磚給孫。作為第一大股東的聯想,卻什麼也沒送,因為朱立南給孫陶然送的是理念。

鼠目寸光的人賺金錢,目光遠大的人賺資源。朱立南最初做投資雖然懂得這個道理,但卻沒能很好的協調利益與價值。「君聯創業團隊來自聯想,我們這些從實業轉做投資的,剛入行時會太想把一個項目做成功,而忽略投資回報的問題。」言畢,朱點燃一支萬寶路,吐出的煙霧讓窗外的中關村多了一絲氤氳。

這段煙語並非空穴來風,2003年,朱立南的新軍曾在某企業管理軟體項目馬失前蹄,合伙人王建慶一邊哭一邊寫復盤報告。後來聯想投資之所以能成功,也就在這小小的復盤報告上。

被動寫報告叫檢討,主動寫叫復盤。前一個是交代罪狀,後一個叫總結教訓,有沒有主觀能動性導致截然相反的結果。

自己的經驗 聯想的理念,朱立南烹制了一道頗具風味兒的資本大餐:君聯要教創業公司如何開會、如何復盤、如何制定計劃。看上去君聯資本挺想做企業家的「培訓班」,朱立南成了資本界的「俞敏洪」。

今天,從易車到高德,都能看到聯想投資的痕迹,在2012年聯想投資更名「君聯資本」,似乎有與人協作的意味。

進入2018年,君聯的資本帝國屢屢出現在諸多新興巨頭的股東名單中,在A股上市的寧德時代,也只不過是聯想布局新能源領域的冰山一角。近來風波不斷的蔚來汽車,虧損巨獸瑞幸咖啡也能看到君聯的痕迹。無論標的如何虧,君聯不會虧。

一方面有低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從別處找補,實現資金循環。去年投資的太合音樂、網易有道即將上市,想必朱立南也在思考如何把到手的鴨子給燉了,至少別像蔚來汽車那樣只見投入,不見收入。

在資本世界,從來沒有常勝將軍。投機大師利弗莫爾曾在棉花投資上跌倒,日本股神是川銀藏也曾敗走水稻與棉花的一年兩種。歷史上大量投資案例告訴世人,市場像女人,不僅愛翻臉,偶爾還有更年期。

朱立南也錯過了不少巨頭,千禧年的馬化騰在窘迫中曾找聯想尋求資金,結果連朱總的面兒都沒見到就被員工轟走了。

在文娛領域,即便有海歸文藝理工男靳文戟負責TMT投資,也曾在B站、閃萌、小年糕上有所斬獲,但正如君聯員工在《王者榮耀》遊戲上的段位那樣,於文娛內容的投資,君聯看上去卻是個鑽石玩家。

修仙未遂陳國棟

在投資入股方面朱立南不僅有眼光,在分家上也是能力頗高,一言以蔽之:買得了馬,拆得了家。

千禧年,柳傳志、朱立南和馬雪征主導了分拆。他們既沒有詢問楊元慶,也不告訴郭為。因為不管問誰,都只會得到自私的回答。此外,分拆不是提褲走人斷絕關係,而是要讓分拆的公司與母體保持「血肉聯繫」,因此就需要重建體系——甭管怎麼分,拆出的只是子公司,彼此平等,都得叫聯想控股一聲爸爸。

只有兩個人究竟如何安排成為難題:陳國棟、許國兵二人,究竟是加入楊郭,還是按其志向獨立開拓新業務也需考量。最後的結果是,陳國棟接下了地產的盤,成立融科智地,還曾有過一番作為;許國兵去了聯想進出口有限公司,漸漸消失在人們視線中。

1990年,韋唯一首《亞洲雄風》火遍大江南北。剛剛從人大拿到碩士學位的陳國棟選擇去政府機關實習。或許由於一年前的風波,國棟卻沒能在政界一展雄風,很快便回到母校教書。在機關,只能一把手有雄風。

四年之後掀起新潮流的不是《亞洲雄風》,而是《心會跟愛一起走》。為何潮流年年不同?因為今年都覺得去年丑,所以潮流有必要一年一換。這一年陳國棟的心私奔了,身在校園,心在村兒,這個村不是鄉村,而是中關村。

陳跟幾個老師在中關村開了家諮詢公司,偶然機會結識了後來的五少帥之一郭為,挺像坐堂郎中遇上江湖豪俠的橋段。用尼姑思凡形容陳國棟最貼切不過,寧願放棄評副教授職稱的機會,也要跟著郭為在大亞灣搞園區建設。一心想入聯想的他得以遂願,從此入了地產這一行。

據說陳一見郭就攛掇他搞股份制,不過郭沒有採納。不久郭為返京,隨柳傳志去開拓香港的業務,書生陳國棟獨自留在惠陽。跨入建築業,跟下鄉沒太大區別,因此起步不利。陳國棟真是鐵了心,下定決定一干到底:連民工都搞不定,有什麼本事當領導?

三年多的苦心經營,大亞灣園區在這個書生的治理下告別了髒亂差,柳傳志視察之後非常滿意,陳國棟入了一把手的法眼。

1997年不僅香港回歸中國,香港聯想也與北京聯想合併為中國聯想。一班核心人馬飛抵台灣,聯想未來的戰略路線在這次寶島之會上逐漸明晰,柳老爺子為國棟設計了兩條路線:第一條誰的馬兒讓誰騎繼續跟郭為走;第二條你的地盤你做主,開闢聯想地產業務。

後來的結果是陳國棟沒有選擇做郭為的鞍馬。

又過了四年,靠著大亞灣園區項目的原始積累,融科智地成立。2003年聯想集團宣告進軍地產,將陳國棟推到了聯想核心管理層。

不過融科智地沒能跨出聯想大門,從幾個拿得出手的項目便看得出來:深圳研發中心、聯想集團上地總部大廈、神州數碼軟體開發中心、融科資訊中心。

融科智地像個大寶貝,始終沒能擺脫聯想的哺育,在地產的黃金時代反倒是拖了聯想後腿。2015年失望的柳傳志決定立即斷奶,將陳國棟以及融科智地絕大部分副總裁解職。這一年周杰倫發行了新專輯,一曲《天涯過客》成為近年為數不多的佳作,陳國棟也如這歌成了聯想過客。

至於理由,柳傳志說「由於身體和各方面原因」。但根據《中國房地產報》對融科智地員工的採訪來看,陳國棟或許真是因為身體原因交出權力。病有多重?「據說現在陳總經常到武當山修道,已經到這個地步了。」

沾了仙氣的陳國棟有沒有好起來不得而知,反正融科智地沒有好起來,最終成了聯想棄子。那幾年,雅戈爾、新光控股以及聯想等一幫資本都想搭上房地產的東風。到今天,除了小打小鬧,幾乎沒一個在地產成氣候,反倒在資本市場頗有建樹。

2016年,融科智地陷入困境,深圳聯想海外控股有限公司以底價52.66億元拿下後海中心,打算在鵬城建立總部。照理說肥水不流外人田,但楊元慶怎麼也不願意把這個項目交給自家人。最後還是孫宏斌掏了137億,把融科智地的盤子接了下來。

曾國藩與趙令歡

被趕出聯想的人接了聯想的盤,聯想的人卻不願出手相援。

拋開利益不說,孫宏斌的確有情有義,柳傳志也著實大度。商人和企業家有時候只有細微差別,商人看到利益拿著就開跑,企業家就不一樣,該賺的錢放進兜里,還能瞅瞅桌面兒上有沒有剩下別的東西。

柳老爺子有一張照片,背後有一幅字最為顯眼:弘毅。這倆字出自《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意思很明白,企業家心胸要寬廣,品質要堅韌,不要只盯著印有偉大領袖的票子。

大佬們都喜歡書畫,李嘉誠辦公室是左宗棠題於梅園的對聯。馬雲有一幅金庸的字,上面寫著「善用人才」云云。王健林最聰明,知道畫比字成本高,所以掛了一堆石齊大的畫。

想必是參透了柳傳志身後那幅字的真諦,趙令歡有模學樣,給自己的攤位取了「弘毅投資」的名兒。

弘毅投資是聯想財務投資一塊重要拼圖,不同於君聯立足於VC,弘毅是一家PE(私募)機構,相當於鐮刀的刀鋒。當家的趙令歡是聯想五少帥中資歷最淺的。要說自信,趙令歡和楊元慶可有得一拼。

楊元慶在2015年敢和雷軍拍胸脯說在手機上乾死了洋人,咱們再來排座次。趙令歡也在採訪中說十年之後再來看蘇寧的投資我們虧沒虧。聯想手機就別說了,在市場份額中都去「其他」了,而弘毅投資也不遑多讓

趙令歡在蘇寧上的投資沒有收到很好的成效,2012年7月6日,弘毅投資以12.15元/股的約定價格,出資總額約12億元。截止到2019年10月11日,蘇寧易購收盤價僅為10.34元/股。

2013年在鳳凰網記者的追問下,趙找了個託詞:我講價值投資不是說說看的,要等我們一個周期投完了之後再看結果。隨後把話題轉到了張近東頂著颱風也要參加弘毅投資成立10年的事情上。

不管給誰12億,別說颱風,就算是世界末日也會參加。

趙令歡特別喜歡曾國藩,但他沒有在曾文正公那裡學到勇於面對自己。曾國藩有一次參加同學的進士賀宴,誰知那家人宴會上妻妾如雲,適值曾國藩妻子患病多日。

憋了好些日子的曾國藩哪裡受得了這海天盛筵,又是嫩模,又是網紅,差點兒擦槍走火。回到家的曾國藩在自己的日記里寫下「目屢邪視,真不是人,恥心喪盡」十二個字。

其實在氣質上與柳傳志更為接近的是朱立南,而趙令歡更穩,所以弘毅投資的標的大多在成熟企業。這些年來,在樂融致新、檸檬影業、途牛旅遊、蘇寧等都能看到弘毅投資的身影。

除了吃國內的窩邊草,弘毅投資還有大量境外投資,最為出名的就是英國披薩品牌PizzaExpress以及共享辦公品牌WeWork。

2014年,弘毅投資以9億英鎊(摺合人民幣約95.5億元)全資收購英國餐飲品牌Pizza Express。那時的趙令歡風光無兩,英姿颯爽的身影頻繁亮相國內各種盛會,一度被給予厚望,甚至有人認為弘毅投資將打造另一個星巴克。

複製成功並不容易,學得好,賣了錢叫復刻經典;學得好,賣得賤叫山寨;學得不好,還折了本叫樂視(學蘋果)。

人捧人,摔死人。今年10月多家英國媒體報道PizzaExpress深陷債務危機,彭博社甚至認為必須進行債務重組才能渡過難關,10億英鎊的債務壓得PizzaExpress喘不過氣,另一邊兒星巴克卻活得尚好。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從2017年開始,弘毅參與了共享辦公WeWork的A、B兩輪融資,合計投入10億美元。前幾年,共享經濟蓬勃發展,簡直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但到了去年,受全球宏觀經濟影響,WeWork的估值卻像樂視一樣,直線跳水,從最高峰的650億美元,跌到28億美元。

WeWork創始人兼CEO諾伊曼像賈會計一樣,在問題暴露之際選擇辭職。不過諾伊曼遠遠比不上賈會計,樂視好歹還上了市,收割了幾乎半個影視圈,WeWork連個IPO都沒搞定。

在對外投資上,弘毅投資這些年的確乏善可陳,簡言之:千里送人頭,自己還包郵。

愛哭元慶萬能郭

野花終究沒有家花香。在國內,弘毅投資從芒果超媒、新華保險、錦江國際、中國玻璃上的投資卻是大賺一筆。此外,今日頭條弘毅也曾染指,只是具體情況不詳。

君聯資本與弘毅投資似乎在新經濟上的投資相比傳統行業鮮有出彩之處,但朱立南與趙令歡領銜的聯想「走資派」的的確確比楊元慶、郭為代表的「實業派」成功許多。

當聯想的資本跨入移動行業時,聯想集團卻在手機業務上摔過幾次跟頭,2008年不得不作價1億美元出售手機業務(聯想移動)給以弘毅投資為首的私募機構,希望藉助資本的力量讓聯想不至於缺席移動手機市場。

雖然在2010年前後取得巨大飛躍,一度坐上國內頭把交椅,但手機終歸曇花一現,很快陷入低谷。楊元慶不甘失敗捲土重來,只可惜聯想手機再沒有高光時刻。

而作為實業派另一位代表郭為,在神州數碼倒過得比較滋潤,攤子雖然沒楊元慶大,更比不過走資派,但躺在IT分發的沃土上,依舊活得白白胖胖。神州數碼多年來穩步增長,從不到一個億做到如今100億市值,算是創造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神話。

郭為與楊元慶完全是兩種人,郭在聯想的時候是包打開,是救火隊長,是補鍋將。

給孫宏斌事件擦屁股的是郭為,查賬不是一件討好人的事兒,他的助手還曾遞給他一個噴霧裝置,說「這是防身武器,遇到有人加害,你就噴他」。更別提人人皆知的「郭為追獎」。從大亞灣的工地,到香港聯想,郭為從未讓柳傳志失望過。

對了,那句「如果沒有聯想,世界將會怎樣」也出自郭為手筆。反過來想,如果沒有郭為,聯想又將怎樣?

楊元慶與郭為不同,郭為的使用價值過高,就像空氣,但空氣做不成皇冠。楊的使用價值雖然不高,卻像黃金可以做成皇冠。因此,柳傳志將「黃金」楊元慶當做更新換代的工具。

楊元慶最初也像所有年輕人一樣不懂妥協,1994年他奉命出掌微機事業部,要讓老將們把積壓在倉庫的電腦交給自己,楊元慶不願接收,矛盾瞬間爆發。

「這是歷史爛賬,誰的賬誰負責」,老聯想人劉金鐸的意思是誰管事兒誰負責。「微機事業部是你管的,難道還要我去賣機器?」楊元慶不僅不背鍋,而且還理直氣壯回懟。

看著這個握著尚方寶劍的小年輕耍橫,老將們找到柳傳志,一把鼻涕一把淚,聊得無非是想當年,還是我們幫你給隔壁二妞送包子之類的話,大打感情牌。

殊不知提攜楊元慶本就是柳傳志的主意,新陳代謝是企業良性發展必須做的事情,於是柳老爺子對老聯想們說「咱們現在只能先讓少數部隊穿皮鞋,大多數人還得穿草鞋,就是儘力支持楊元慶,因為他們要去打硬仗。」頗得先富帶後富真傳的柳傳志,巧妙掩蓋了背後操盤的自己。

不過屢次與老幹部爆發衝突終非長久之計,柳老爺知道必須讓楊元慶學會妥協。1996年一個夜晚,楊元慶等一幫人來到505會議室,柳傳志說了不少重話以作敲打。楊元慶含著淚,擠出一句「我們一番辛苦,沒有想到……」便哇的大哭起來。

不久之後,「第三期幹部學習班」在京城北郊雁棲飯店開了三天,每個部門一把手都得作自我檢討,用劉曉林的話說就是「從靈魂深處檢討自己」。郭為在大會上身先士卒,而楊元慶卻在小組會上一邊做報告一邊流淚。

古往今來的一把手,能像楊元慶這麼多愁善感的恐怕只有劉備了。趙雲去找公孫瓚,劉備哭;徐庶被曹老闆拐走,在辭別時也哭;孔明投入賬下本是喜事兒,皇叔還哭。

雖然愛哭,楊元慶終不負柳老栽培,還是扛起了聯想的業務。

柳傳志60歲生日那年,給楊元慶寫了一封有名的信,談到自己希望與楊成為哪種關係時,老爺子用找對象作為比喻:找對象如果對方漂亮(相當於能力強)但不愛我,那又有什麼用?柳老爺子此話表明楊元慶對自己是忠誠的。

楊元慶的外貌確實漂亮,也不負所望學會了妥協,對柳傳志的愛也毋庸置疑。但柳傳志卻並沒有想到,他苦心孤詣的結果卻讓楊元慶變成了聯想少帥中的小媳婦。

低調大管家寧旻

柳傳志曾經用孔雀和老虎來比喻領袖人物,他認為郭為是「孔雀型」,楊元慶是「老虎型」。當被問到如何給自己定位時,柳傳志說自己「一半孔雀,一半老虎」,柳老爺子不夠幽默,不如說自己是插著孔雀翎的老虎。

孔雀絢爛多姿,老虎得有自己的營盤,郭、楊二人的事業軌跡的確如柳傳志所言。

五大少帥在各個領域插旗之時,另一位中年人也漸漸走進人們的視線——寧旻。看起來憨態可掬,出生於69年的他,相比五大少帥小了幾歲。年齡雖小,但在聯想體系中寧旻絕對是舉足輕重的,因為五大少帥的攤子大多都有他一部分。

在聯想之星創業投資中他是執行董事,在融科智地他是董事長,在朱立南的君聯資本、趙令歡的弘毅投資都給寧旻留了個董事。郭為是北京聯持會伍的控股人,寧旻也有3.96%的股份。要麼持股,要麼做董事長,簡直就是聯想大管家。

寧旻與陳國棟是人民大學校友,但資歷卻比陳國棟老得多,他加入聯想時陳國棟剛回到母校教書。不過二人在聯想交際並不多,因為寧旻是聯想的風控師,陳國棟是下面做事的。在官網上寧旻的介紹是:負責財務與資金、資本運作、風控與審計。

風控師有時候跟風水師很像,都有一個共通點:找凶兆。

執掌如此關鍵的部門,寧旻自然也顯得頗為神秘,甚至連專訪都沒有。不僅在聯想掌握關鍵部門,寧旻還曾扮演著機要秘書的角色。2009年2月65歲的柳傳志再度出山,但歲月不饒人,如此高齡勢必需要在生活上給予適當關照。一番籌謀下,「柳傳志保健小組」成立,挂帥的便是寧旻。

除了有專門的飲食計劃、養生計劃,還定下了每天兩個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老爺子的的高爾夫球技便是在那時有了飛速長進。

到2013年,聯想控股執行委員會融合了戰略決策與管理執行兩大委員會,不僅參與重要決策、執行,甚至還可能從中誕生接班人。在名單中,寧旻二字赫然在列。

聯想之星的飛速發展可能成為寧旻的重要功績。作為聯想資本體系中致力於天使投資的板塊,屢屢出現在幾個獨角獸、准獨角獸公司的融資活動中。天使輪便投了曠視科技100萬元,B輪介入達觀數據,二手書行業的漫遊鯨在Pre-A輪投資中也有聯想之星的身影。

這些還都只是小打小鬧,從2017年以來,每年聯想之星都會往墨雲科技的賬戶上打款,覆蓋了Pre-A、A、A 三輪。

過往不俗戰績,離不開聯想之星下面的創業CEO特訓班,尤其是柳老爺子也親自授課。孫宇晨就是該班第九期學員,想必是得了太乙真人的風火輪,畢業之後就忙不迭地踩向巴菲特的碼頭。不知是不是燙了腳,孫宇晨因病沒能見到巨鱷。

孫宇晨肯定是從柳老爺子那裡學到了怎麼做人,最近要麼鬧著給羅永浩借錢還債,要麼請王思聰代言,要麼掏錢給網易患癌員工看病,簡直像投資界的南丁格爾(一位有愛心的護士)。

大管家都做投資了,怎能落下愛哭的楊元慶?2016年,成立聯想創投,方向與寧旻的攤子有類似之處。光是今年就有10筆投資,大多圍繞人工智慧、物聯網以及智能硬體等領域。到目前為止,投出了寒武紀、每日優鮮,在資本市場的發展著實讓人期待。

或許曾經是時代在創業者「屁股」上蓋戳,掀開下個時代創業者的褲衩,沒準兒不久就能在屁股蛋子上看到一排字母:Lenovo。

人心似淵,朱、楊、郭、趙、陳、寧這幫人才並不是跟著柳傳志白乾。要叫馬兒跑,就得多喂草,教父就是教父,不僅草料管夠,還給每一匹駿馬送了一攤草場。

柳傳志坐鎮中軍

華爾街有句名言:無商不富,無股權不大富。

聯想的歷史幾乎等於80年代以來的中國股權史。從中科院到泛海,從朱立南的君聯到楊元慶的聯想創投,無不在演繹股權的故事。

商場如戰場,表面看是利益糾葛,在根本上其實是以股權為外衣的權力博弈。資本是槍,權力是扳機。商量得好就打人,商量不好,放空槍也能唬人。

利益分割不容易,否則就不會有「富不過三代」的說法。在傳統社會,只有江湖的拳腳與心中的仁義能解決。好在有了股權,現在的人懂得用規則。

光有個人魅力以及金錢,柳傳志很難在培育出這一干人馬之後,還能讓其不忘老爺子恩情,這訣竅就在股權上。股權的力量在於肯定人的所有權與相應的收益權,同含混的多勞多得不同,股權能精確評估你的努力。

仔細刨刨聯想系的資本結構,柳門的股權並不在檯面上的幾家公司,而是以聯持志同與聯持志遠兩家公司為代表的股權鏈條。

《中國企業家》曾有一篇文章專門以2011年楊元慶拋出33.328億港幣回購聯想集團8.7%的股份。大致運作方式為藉助聯想控股旗下的資本,或是「企業傢俱樂部」出資,通過離岸公司的名義發起回購。典型案例便是郭為藉助境外公司購買聯想控股的股份。

地球上有幾個神奇的地方:開曼群島、百慕大、英屬維爾京群島等等,這些彈丸之地誕生了很多規模龐大的資本巨人。

通過MBO(管理層收購)計劃,聯想控股的股權結構出現了一家叫做「北京聯持志遠管理諮詢中心」(簡稱「聯持志遠」)的實體。該公司成立於2010年,是一家GP企業(普通合夥),由「北京聯持志同管理諮詢有限責任公司」(聯持志同)出資1萬元。

在楊元慶回購聯想集團股份之前,最初作為聯想控股股東之一的聯想控股職工工會已經將自己持有的部分股份轉給了聯持志同與聯持志遠。

打開企查查,聯想控股在明面兒上柳傳志不過3.4%的股份,朱立南2.4%,寧旻1.8%,但聯持志遠卻持有24%的股份,為第二大股東。聯持志遠背後的控股人是聯持會拾伍管理諮詢中心,柳傳志則持有其72.14%的股份,實現對聯持志遠的控制。

聯想的股權架構躍然紙上,很容易看出柳傳志坐鎮中軍,身後站著憨厚大管家寧旻。實業派方面,郭為的神州數碼在A股市場是一大白馬,哭元慶的聯想集團坐擁600多億港元市值。

而手握巨大資本的寧旻,在聯想之星的車間上已經為10期創業者的屁股上蓋了聯想的戳,正源源不斷的送到朱立南的君聯資本中進行空洞測試。一旦長大成人,老朱或許會給趙令歡一個電話,問問弘毅新一輪基金還有沒有坑位。

大海航行靠舵手,但終究是孤帆單船,躲得了風浪,卻往往打不過同行。柳老爺子不打算划船,而是有更宏偉的考量:組建艦隊。

聯想控股就如航母,產業投資圍繞產業展開,財務投資不僅為需要資金的企業注入資本,也將聯想成功的管理、前瞻的思維甚至開拓的精神注入其他公司,二者在航母兩翼護航。聯想集團倒像是掃雷艇,別看游來游去挺惹眼,終歸是的掃雷的。

驅逐艦沒了航母,便喪失遠程投放能力;沒有掃雷艇,一顆小小的水雷也能把艦隊炸得七零八落。把艦隊粘成一體的便是股權,藉助股權保持每一個手下與自己的血肉聯繫。在傳統中國的解決方案無非是姻親,但一夫一妻以及一胎政策後,這套玩兒法也沒了可能,必須尋找新的方法。

那些拜把子、收義子的手法最不靠譜。古有呂布誅董卓,今有賈(躍亭)孫(宏斌)塑料情,單純依靠人際關係構建信任並不牢靠,為利益而分道揚鑣的不在少數。

分拆聯想可以看出老爺子如何處理老部下與利益之間的關係。拆分的架構正是中國加入WTO之前形成,並在入世之後徐徐鋪開。自此,中國資本逐漸與國際資本接軌,玩兒法相對更成熟。

在此背景下,柳傳志給足了年輕人自由度,讓每一個人的特點得到發揮。尤其是經歷2009年的巨虧,聯想正是因「多元化」布局,很快煥發第二春。

或許不就之後聯想不會在明面兒,它會化作君聯,或是弘毅,更或者以聯想之星的名義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但終究還是會回溯到聯想那句「事為先,人為重」的價值觀。

古稀之年的柳傳志這些年來從聯想系的公司中逐漸退出,可能也會在不日之後遁出資本界。真要到了那時,留給世人的至少有這麼一段句子:尊前作劇莫相笑,我去諸君思我還。

凡人會老資本不會老,柳傳志像聯想的價值觀一樣浸透他的後生們,那群拆二代就是很好的例證。

楊元慶學到了變通,所以也逐漸從產業領域涉足投資領域。朱立南學到了氣質,在投資與人際上張弛有度,有禮有節。趙令歡沉穩持重,從訪談中看頗有柳老爺子的風度,郭為沿襲了柳傳志年輕時的衝勁。陳國棟?都拜了真武大帝(武當山供奉的主神),還學凡人作甚?

柳傳志的資本帝國有低調大管家寧旻輔佐,聯想五位拆二代也大多各有所成。不過老教父柯里昂曾有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一個人只有一種命運」,這告訴我們傳奇終究是學不來的。

參考資料:

湖畔大學馮侖公開課:時代烙印:理想與現實

段綱:我所認識的柳傳志

中國企業家:柳傳志:我為什麼現在敢說了

凌志軍:聯想風雲

21世紀經濟報道:弘毅投資餐飲布局:PizzaExpress能否複製星巴克?

經濟觀察報:聯想深圳拿地建總部 合作方卻不是融科智地

中國房地產報:聯想地產平台大換血

經濟觀察報:聯想深圳拿地建總部,合作方卻不是融科智地

新浪科技:聯想三大股東出售近3億股套現逾10億港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由聯想治療 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