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女兒為什麼要寵大?看完這個視頻扎心了

女兒為什麼要寵大?看完這個視頻扎心了

文 | 妙黛

來源 | 女兒派(ID:nverpai)

01

最近,被一個特殊的婚禮視頻感動了。

美國一位姑娘,幾年前因為車禍失聰了,耳朵不能聽見聲音,爸爸媽媽只能用白板跟她交流。

父親不擅長手語,總是猜錯女兒的話,女兒經常因此沮喪。為此父親一直學習手語,希望能跟女兒正常溝通。

在婚禮的當天,父親走到女兒面前,伴隨著悠揚的音樂,用手語獻唱了一首《I Loved Her First》:

「不久以前,她有我就足夠了。她曾告訴我,我是她心裡排第一的人。

她對我來說仍然意味著全世界,所以請你擁抱我的女孩時小心點兒。」

家有女兒的人,看到這個畫面,鼻子都會酸酸的。

有爸爸疼愛的女兒,就是這麼幸福。這麼簡單樸實的愛,也真的令人羨慕。

有一位網友說:我從來沒有羨慕過別人,唯獨羨慕有父親寵愛的女孩,因為我不曾有過。

被愛的女孩,彷彿擁有了全世界。

想想我們懷抱里這個天真可愛的女孩,期待她長大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又害怕她長大後,有人會傷害她。

我們也許沒有能力保女兒一生周全,但是我們可以儘可能的,給夠女兒保護自己周全的能力。

其實不管是男孩女孩,都應該生活在有愛的家庭。但是對於女孩來說,在感情、心理、情緒方面,更需要原生家庭中愛的滋養。

女性比男性更加情緒化,在感情方面更加敏感和熱烈,也更容易受到傷害。

也有研究表明,男性更加喜歡從成功中獲得滿足,而女性對他人的認可度關注更多一些。

從小被愛被寵,從家庭中汲取了足夠養分,得到足夠認可的女孩,將來不管是面臨順境還是逆境,不管是遇到什麼樣的人,都能保持住樂觀陽光熱情的自己。

02

從小缺愛的女孩,長大後到底有多艱難?

「小龍女」吳卓林出生在一個特殊的家庭,用她自己的話說:所有人都知道我是誰,只有我自己不知道。

從小就沒有父親,本身就缺少了一半的愛。加上特殊的家庭背景,她在學校經常被欺負,被辱罵毆打。

不管這個孩子的父母如何,她是無辜的,可她卻承受了所有的苦難。

不僅外面的世界對她不友好,家裡也沒有多麼溫暖。吳卓林和媽媽吳綺莉並沒有緊緊抱團,相依為命。

媽媽給她儘可能的物質富養,讓她上貴族學校,遠離香港這個是非之地。

可是在感情上,媽媽對吳卓林經常謾罵體罰。女兒做錯事,媽媽就讓女兒頂著幾斤重的《辭海》,在牆角一站就是兩個小時,還經常打她,掐她,用皮帶抽她。

2015年吳卓林第一次報警,指出媽媽酗酒、抽煙、打她,請求警察「幫幫」媽媽。

這樣「家庭」中長大的吳卓林,叛逆乖張,離家出走,割腕自殺。

也許我們在身邊聽到這麼一個「壞女孩」,會覺得氣憤,替她父母頭疼。

但是如果知道了她身後的故事,就會發現,她只是一個缺愛的女孩。

從來沒有被愛過的她,長大後寧願淪落街頭也不願意向媽媽求助。

也許在她心裡,她沒有家,不知道家的方向。

那些不被愛的女孩,原生家庭中給予的養料太少,時間久了,家對她們來說就是一個「近鄉情怯」的痛。

渴望家的溫暖,又沒有家的歸屬。

她們只能一直在找尋,找尋能夠給她們一點點溫暖的人或事。

那些缺愛的女孩,心裡真的很苦。

03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缺愛的女孩兒在戀愛中會有什麼表現?

高贊回答@rita說,自己不是單親家庭,父母對她也算疼愛,但是她卻在感情中覺得非常缺愛。

小時候父母經常吵架,家裡負能量滿滿。爸爸脾氣還超級不好,經常對她動輒打罵,時不時大發雷霆。

後來爸爸出軌,媽媽還對她各種哭訴,訴說爸爸的不是。

她很難跟父母建立親密關係,開心的事或者難過的事,都很難跟父母去說心裡話。

在戀愛中,她十分「粘人」,從家庭中沒有得到的愛,她非常想從男友身上去獲取。

從原生家庭中獲取的感情不足的女孩,很容易投身到戀愛中去,做一個為愛奮不顧身的「傻姑娘」。

平心而論,如果這個女孩運氣好,碰到是一個好男人,那可能會給她重新認識自己的力量。

可如果她運氣不好,飛蛾撲火般的渴望被愛,很可能會遇人不淑。

就像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一樣,只要有人願意跟她在一起,哪怕打她罵她也比自己一個人的孤獨要強。

沒有見過真正的愛,也不知道自己渴望的到底是什麼。

這樣的女孩,一生都在找尋,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女孩成長所需要的,不是好看的娃娃,不是優雅的鋼琴,而是與父母親密的關係,無話不談的感情。

04

塞林格在《破碎故事之心》中說:愛是想觸碰,又收回手。

這就是那些缺愛的孩子,最真實的寫照。

她們也許看起來很尖銳很有攻擊性,可她們其實最渴望被抱抱。

韓國電影《結婚禮服》中,小珞是個十歲的女孩,也是一個表現的比同齡人成熟,很難與同齡人相處的孩子。

她會用非常成熟的語氣,跟芭蕾舞老師討價還價,以逃避芭蕾舞課。

同學喝了她半盒牛奶後,她轉身就把剩下的半盒倒在同學的飯里。

看起來,這個孩子太有鋒芒,太難相處。

可知道了她背後的故事,就知道這個女孩子有多麼令人心疼。

她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跟媽媽兩個人相依為命。媽媽是一個婚紗設計師,也是一個工作狂。

有一天下雨,同學們都被家長接走。她不出意外的等到最後,才看到匆忙趕過來的媽媽。

剛上車,媽媽就沖她說,告訴你帶傘為什麼不帶?

小珞說:我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寫作業,等不到媽媽我就一個人睡覺,我一直都是一個人,沒有媽媽我也可以繼續做得很好。

再堅強的外表,也難以掩飾內心的渴望。

後來,媽媽發現自己得了胃癌,開始給女兒遺失多年的關愛,陪伴女兒一起睡覺,給女兒選擇遊戲光碟,不會做飯的她試著給女兒做每一頓飯。

女孩在媽媽的關愛下,變得柔軟了起來。

改變一個孩子就是這麼簡單,就是給她足夠的愛與看見。

我們的孩子,到底是成為那個外表尖銳的刺蝟,還是長成一個溫暖的天使,都在我們一念之間。

生活不是韓劇,孩子和家長的轉變都不會是突然的。

但是我們都要知道,我們的女兒,一直都在等著我們去愛,去抱抱,去關注。

05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語,叫內在資源

它指的是一個人面對無法承受的痛苦情緒時,一個有信心的人,通過自己的摸索與努力最終能夠處理好這種情緒的能力。

這也是女孩為什麼要被寵愛,被疼愛的答案。

當女孩長大成人後,她「口袋」里是裝著「原始資本」的。

這個資本不是多少錢,而是她擁有過多少愛。

「口袋」空空的女孩,會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去儘可能的抓住自己遇到的愛,來填滿自己。

「口袋」充盈的女孩,見過愛與被愛的模樣,她更想找到一份平等自由的感覺。

原生家庭給予的內在資源,是女孩子一生幸福的底色。

是當她們面對困難的時候,堅信自己背後有溫暖的港灣。

生活中,我見過太多的女孩,在工作中遇到垃圾同事,卻不敢辭職;

在婚姻中遭遇出軌、家暴,卻不敢離婚。

因為她們不敢,眼前的路即使不好走,可自己卻沒有別的退路。不能接受父母的諒解,不敢對父母說實話。

有太多「不敢」的女孩,一生都活在小心翼翼的孤獨中。

所以,請好好愛我們的女兒吧,不要讓她一生坎坷。

本文來源於女兒派(ID: nverpai),關於養育女兒的乾貨,這裡都有;關於養育女兒的苦甜,這裡都懂;願她們一生純良,一生知禮,一世得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級育兒師 的精彩文章:

減壓、發展天賦—你以為的美商無用,才是對孩子最大的耽誤
三歲看老,性格培養須趁早,這種方式讓孩子停止哭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