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家:人生最可怕的不是失去愛,而是失去這種能力

心理學家:人生最可怕的不是失去愛,而是失去這種能力

你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你的手機里可能存了幾百個甚至幾千個人的微信,當你真正遇到困難,當你在午夜感到心煩的時候,你是否能夠從這麼多人中,找到一個可以耐心聽你傾訴,真正關心你感受,並願意提供幫助的人?

當你處在戀愛或者婚姻的狀態中,你的伴侶是否願意在你心情低落的時候給你安慰,在你開心的時候跟你一起慶祝,你是否能夠發自內心地感受到他對你的愛?或者反過來,他能否真心感受到你的愛?

被愛和感覺被愛,是兩種不一樣的感受,可能你被人愛著,但你卻感覺不到這種愛,就好像有時候你能夠明確地意識到有人在關心自己,但你仍然沒有被愛的感覺一樣。

每個人都渴望被愛,但這種願望並不總能實現。很多人內心裡都有一道鴻溝,阻礙著自己給予愛和獲得他人的愛。

心理學家珍妮·西格爾博士在《感受愛:在親密關係中獲得幸福的藝術》這本書中就指出,我們內心的孤獨、悲傷、憤怒和焦慮的情緒,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我們無法感受到他人的愛,或者我們害怕失去他人的愛所產生的一種空虛感和不安全感。

很顯然,一個人想要獲得幸福,能否感受到愛是一個關鍵的因素。

1、感覺到被愛,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感受到被愛是一種強大的體驗,它對我們的健康和幸福產生著巨大的作用。

很多人在談到幸福的時候,都會認為如果自己有足夠的錢,就能夠解決當下大部分的困境,就能夠變得幸福。

關於這個問題,哈佛大學用了75年的時間,密切追蹤了724位男性的生活,通過對他們的工作、家庭生活、健康狀況等進行研究後,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幸福跟金錢沒有太大關係,真正讓人內心感到豐盈、感到幸福的是良好的人際關係。

也就是說,即便你很有錢,但是如果你不懂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不懂得如何給予愛,或者不能感受到他人的愛,那麼你仍然不會感到幸福。

感覺到被愛,是一種親密感和安全感的深度聯結。

每個人都會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困境、面臨各種各樣的壓力,顯然,難以感受到愛的人會更加彷徨無助,因為對他人缺少信任,所以他們不會主動尋求他人的幫助,也不會打破內心的自我防禦去主動跟他人攀談,傾訴內心的苦悶。

他們傾向於或者已經習慣所有的問題都自己扛、自己解決,這無疑會帶給他們巨大的痛苦和壓力。

如果他們意志堅強,獨自搞定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他們或許會因此而變得更加強大,但由於一切都是自己解決的,沒有跟他人產生互助聯結,所以也讓他們和別人有了一種更深的隔離感,而這會讓人遠離真正的幸福。

體驗到愛的人會特別明白,當自己快要失控、內心無比悲痛,精神壓力巨大的時候,如果自己所愛的人能夠陪伴在自己的身邊,提供安慰、支持和理解,給自己幾個大大的擁抱,這都會幫助自己減輕壓力,緩解焦慮。

當我們的恐懼和憤怒被他人理解,悲傷被他人安慰,我們就能夠感受到一種平和、心安的體驗。我們會感受到,即便在很糟糕的情況下,自己也仍然是被接納的,被認為是好的、值得幫助的。

一個人能夠感受到愛的前提,是他能夠辨認、識別出愛的表現。

很多人都不知道被愛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因為他們沒有體驗過,所以他們也很難讓別人感受到被愛。

反之,一個人感受到的愛越多,他會越願意把這種愛傳遞出去,他身上愛的能力和被愛的能力也會越強,而這種人會獲得真正持久的幸福。

如同珍妮·西格爾博士在書中說的:「對我們的情緒造成影響的,並非是否擁有愛,而是能否感受到愛。」

人生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失去了感覺愛的能力。一個長期感受不到幸福的人,其實就是長期感受不到愛。

2、哪些東西在阻止我們感受愛?

很多人覺得自己離愛很遠,甚至覺得自己這輩子都不可能獲得愛。

這是因為,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在阻礙我們獲得愛和感受愛。

① 童年經歷,會影響我們建立情感聯結的能力

一個人最原始、最初的愛的體驗是跟他的養育者建立起來的,一個人被養育的經歷非常重要,會直接影響他餘生的親密關係。

如果他能夠跟養育者(通常是媽媽),建立一個非常安全、親密、愉快的情感聯結,那麼他在社交的時候,會很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他人的圈子中,而不會感到太多的不穩定感和恐懼感。

反之,如果他沒有跟媽媽或者其他養育者建立一個親密的依戀關係,那麼他會傾向於在社交關係中退縮,對他人感到不信任,對世界感到不安全。

當然這並不是絕對的,有些人在童年時期並沒有獲得父母的愛,比如說在家暴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但他們經過自我療愈、自我成長後,也能夠感受到愛,獲得幸福的關係,這是因為情感聯結不是一種絕對的、先天的東西,它是一種技能,而技能是能夠後天學會的。

可以肯定的是,在早期教育中沒有得到過愛或者對愛匱乏的孩子,在後天的成長中,他們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難,去學習如何感受愛和給予愛。

② 沉迷於虛擬的互聯網關係,可能會造成人與人之間更嚴重的隔離

在互聯網時代,每個人在網上花的時間,已經嚴重超過跟家人、朋友在一起面對面相處的時間。

我們可能會不自覺地認為,在網上跟人聊天,也是一種社交活動,但作者在書中指出,屏幕交流看上去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但實際上,它並不能創造令人滿意、令人感到真正幸福的關係,它甚至會影響一個人感覺被愛的溝通能力。

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虛擬交流並沒有像面對面交流那樣,產生非語言溝通。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75%的溝通其實都是非言語溝通,比如說話的語氣、交流時的表情和肢體動作,這些都比說話的內容更重要,因為它能夠傳遞出更多的情感信息,而且比網路文字更有溫度,也更加真實可靠。

我們可以回想,當我們非常想念一個人的時候,腦海中回憶的不會是那些在微信上發送的靜態文字,而是對方溫情的眼神,撒嬌時的可愛動作等等這些動態的記憶,而這些東西是虛擬世界沒有辦法提供的。

如果一個人完全沉溺在虛擬的交流中,他個人的情緒感受會慢慢弱化或者受限。

他可能對真實世界中的非言語信息不再那麼敏感,他可能會變得更加自戀,對他人缺乏共情能力,從而無法創造深厚的人際關係,無法獲得情感上的真正滿足,因為愛的語言更多地產生在面對面的交流中。

③ 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的人,會阻擋被愛的感覺

現代人由於生存壓力,總會行色匆匆,不停地做計劃,給自己制定各種各樣的任務。當一個人過於沉浸在自己的思維里,忙於自己的事務時,就會阻礙他人的意識進入到自己的世界裡,由此錯過很多凝視他人、跟他人交流,理解他人以及感受到被愛的機會。

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結,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跟他人的交流和互動中產生的。如果一個人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缺少跟他人的情感溝通,那麼他感受不到被愛也是很正常的。

3、如何感受到他人的愛?

想要感受到他人的愛,或者讓他人感受到自己的愛,我們需要做出一些努力。作者在書中提供了以下方法。

① 管理好自己的壓力,保持情緒的平衡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壓力,不管是來自外部的,還是來自內部的。

如果所承受的壓力在一個可控的、可接受的範圍,那麼這樣的壓力會幫助我們處於一種警覺、專註和上進的狀態。

如果壓力過大,就會破壞我們的情緒體驗,它會讓我們變得焦慮、退縮、麻木、逃避、抑鬱、恐懼,甚至變得自我中心和自私自利,從而無法跟他人好好溝通,也無法清楚地思考和理解他人,這會關閉或者弱化我們感受被愛的能力。

我們可以通過運動、旅行、閱讀等自己喜歡的興趣愛好來降低壓力水平,但這還不夠,當真正有威脅的壓力事件發生的時候,我們可能仍然會控制不住自己,自動化地產生激烈的情緒,這就要求我們還要懂得識別自己的壓力反應模式。

比如你可能在巨大的壓力之下,總是喜歡退縮和逃避,與外界隔絕,一旦你能夠快速覺察並識別自己的壓力反應,那麼你就能夠在這些反應完全佔據你的心靈之前,把自己的情緒狀態帶到一個平衡狀態。

② 無論何時,不要緊閉心門,要保持一個開放的溝通渠道

一個內心脆弱敏感的人,被愛拒絕之後,他會很容易對愛失望,覺得自己這輩子都不可能再愛了,也不可能有人再愛自己了,從而緊閉心門,遠離社交和人群,不再給他人機會了解真正的自己,這樣做只會讓自己陷入愛的悲劇和絕望中。

想要感受到他人的愛,我們就要有勇氣去接觸他人,保持一個開放的溝通渠道,這世間除了家人的關係,其他的關係都是自己去創造的,一個人不給他人機會,就是不給自己機會。

在經典名著《遠大前程》中,女主角艾斯黛拉冷艷高貴,受過高等的教育,但卻有一顆冰冷的心,以玩弄他人為樂。

男主角皮普從孩童時代起就一直深深地愛著她,但由於艾斯黛拉從小就沒有感受過愛,她也不愛任何人,所以艾斯黛拉對皮普一直忽冷忽熱。

之後,艾絲黛拉嫁給了一個並不喜歡的勢利小人,並受盡折磨,親手毀了自己的幸福,好在最後她幡然醒悟,意識到皮普對她的愛,兩人有了一個不錯的結局。

這世間成功的定義有千萬種,但我覺得,最成功的終點就是愛與被愛,它能夠讓我們獲得內心所需的安全和溫暖,能夠給予我們強大的力量去戰勝壓力和困難。所謂幸福的源泉,就是我們能夠源源不斷地感覺到被他人所愛,同時我們也有能力讓他人感覺到我們的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擬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從心理學看人們的「皇室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