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得了慢性胃炎如何治?老中醫建議吃這些食療調理

得了慢性胃炎如何治?老中醫建議吃這些食療調理

慢性胃炎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黏膜炎症性病變,是一類較為常見的疾病,其發病率在各種胃病中佔據首位。

得了慢性胃炎,病人會經常上腹痛、食慾減退、餐後飽脹、反酸,總是吃不下飯,難受至極!

吃飯不香,人生的樂趣就減了一大半!那該怎麼辦呢?如何治療慢性胃炎呢?

別急,來聽聽固生堂中醫脾胃科專家黃穗平教授怎麼說吧!

得了慢性胃炎如何治?老中醫建議吃這些食療調理

慢性胃炎的臨床表現是什麼?

黃穗平教授:慢性胃炎是一個非常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它的臨床表現是沒有什麼特別的,只要出現有上消化道的癥狀,那麼都可能是慢性胃炎,比如說上腹脹上腹痛,吃了飯之後很快就會飽賬還有噯氣、反酸,胃口不好,這些都是慢性胃炎的一個癥狀。


患有慢性胃炎,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麼?

黃穗平教授:慢性胃炎的發病跟很多因素有關係,如飲食因素、情緒因素、勞累因素、藥物因素、幽門螺桿菌感染等等。

預防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注意飲食衛生最為重要!對於一些高鹽食物、高熱的食物、酸辣刺激的食物、濃茶咖啡都應該要盡量避免。

此外,還要注意自己的體質,如果是體寒,那就不要吃那些寒性的食物;如果你是體熱的,就不要吃那些上火的食物。

第二就是要避免吃一些損傷胃粘膜的一些藥物。因為慢性胃炎的發病隨著時間的增大都會越來越高,所以老年人就容易多發。所以一些傷胃的藥物,盡量要去避免。若無法避免要吃的話,一定要結合保護胃粘膜的藥物一起使用,就不會讓那些治療冠心病、腦中風、關節痛那些藥物損傷了胃。

除此以外,就是不能太勞累。因為中醫講的勞累就是會傷脾,慢性胃炎的病人很多就是脾胃氣虛、脾胃虛弱。

得了慢性胃炎如何治?老中醫建議吃這些食療調理


慢性胃炎患者,如何使用食療調養身體?

黃穗平教授:除了醫生開藥之外,中醫使用的食療葯膳進行調理慢性胃炎是很豐富的,但這種食療並非千篇一律,是根據各個人的體質不一樣,去選用適合的食療。

不同證型選用的食療不同

1、脾胃氣虛型慢性胃炎

脾胃氣虛慢性胃炎,是非常常見的一種證型。這種證型的治療可以用一些黃芪、党參等這類藥物來煲湯。

黃芪

黃芪的是中醫處方中最常用的補氣葯,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被譽為「脾為後天之本,補氣諸葯之最」,最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明代李時珍稱其「為補藥之長」,認為五臟之氣都可以用它滋補。

中醫認為,黃芪味甘、微溫,歸肺、脾、肝、腎經,具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托瘡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

党參

党參其性平、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中益氣,生津,養血。主治脾肺氣虛之體虛倦怠、食少便溏、咳嗽氣促、面色蒼白、頭暈、心悸、口渴等。

我們廣東人很喜歡煲湯,是吧?就是通過煲湯來進行調護。

2、陽虛型慢性胃炎

如果你是陽虛、虛寒的,平常都很怕冷的,很怕吃生冷東西的,胃部有是感覺涼涼的,一吃冷的東西就會拉肚子,那麼這種胃寒的體質。

胃寒體質的人,可以用胡椒煲豬肚湯煲湯,具有驅寒、溫中暖胃的功效。

胡椒煲豬肚湯煲湯

得了慢性胃炎如何治?老中醫建議吃這些食療調理

原料:白鬍椒、豬肚、味精、鹽、白芝麻和醬油。

做法:

  • 把豬肚反覆用水沖洗凈;
  • 把白鬍椒打碎,放入豬肚內,並留少許水分;
  • 把豬肚頭尾用線紮緊,慢火煲1個小時以上(至豬肚酥軟),加鹽調味即可。
  • 另外,湯煲好後的豬肚酥爛滑軟,切條裝盤,再撒上白芝麻和鮮醬油,是一道非常不錯的冷盤。

功效

豬肚:性溫,適用於虛勞消瘦,胃寒食欲不振、脾虛泄瀉及兒童疳積。

胡椒:性溫,溫中散寒,醒脾開胃。

生薑:溫中和胃。

該湯品具有驅寒、溫中暖胃的功效,對心腹冷痛、腸鳴及胃寒的消化不良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3、胃陰不足、脾陰不足型慢性胃炎

有一部分人他不是氣虛,也不是陽虛,他是胃陰不足、脾陰不足,那麼這類人他很容易上火,飲食調理應當用一些沙參、玉竹、石斛、麥冬這類滋陰養胃的藥材來煲湯。

石斛,又名楓斗

得了慢性胃炎如何治?老中醫建議吃這些食療調理

性味甘,微寒。

歸經歸胃、腎經。

功效:養陰清熱、滋陰腎陰。臨床上所用楓斗為石斛上品,市場上以霍山石斛為上品中的佳品。

北沙參

性味:甘、微苦,微寒

歸經:歸肺、胃經

功效:具有養陰清熱、潤肺濡肺的功效。

麥冬

性味:甘,微苦,微寒。

歸經:歸心、肺、胃經。

功效:養陰清熱,潤肺除煩耳,潤腸通便。

玉竹

性味:甘,微寒。

歸經:歸肺、胃經。

功能主治:養陰潤燥,生津止渴,可用於肺胃陰傷。

醫生

得了慢性胃炎如何治?老中醫建議吃這些食療調理

黃穗平

主任中醫師

脾胃病科

簡介

黃穗平,男,醫學博士、主任中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廣東省名中醫。現任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科大科行政主任,國家中醫脾胃病重點專科學科帶頭人,兼任廣州中醫藥大學脾胃研究所副所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民族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副會長、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內鏡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脾胃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消化內鏡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嶺南(華南)中西醫結合診治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病學術聯盟主席、廣東省中醫院中醫藥辨治慢性胃病創新團隊領頭人,專攻中醫優勢病種慢性胃炎、胃癌前病變及胃早癌。擅長中醫、中西醫結合診治消化系疾病及消化內鏡診治技術,培養碩士生、博士生60多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廣東省科技廳等各級科研課題20多項。曾獲廣州中醫藥大學科技進步獎、廣東省中醫藥科技進步獎、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獎和著作獎。主編著作7本,副主編著作8本,發表醫學論文180多篇。獲得「首屆嶺南名醫」、「首屆羊城好醫生」、"2017胡潤-平安中國好醫生"稱號。

擅長

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腹瀉、便秘、潰瘍性結腸炎、肝膽胰疾病、消化道腫瘤等中西醫結合診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固生堂中醫 的精彩文章:

白天聚會晚上泡吧,年輕人別再折磨你的腸胃了
過敏性鼻炎高發!標本兼治療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