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丁偉和孔捷在《亮劍》中的結局

丁偉和孔捷在《亮劍》中的結局

丁偉、孔捷和李雲龍,是當年抗戰時期,晉西北我八路軍主力第129師中著名的「鐵三角」,戰時能各自互為依託,似乎心有靈犀地打出了平安格勒攻防戰。

如此漂亮的戰時大手筆,徹底震驚了日軍華北方面軍總部、八路軍前線總指揮部,以及晉綏軍總部,並由此獲得了軍事委員會的通令嘉獎。

《亮劍》中的丁偉,與李雲龍的劍走偏鋒不一樣,是小說中三位我軍高級指揮官中最具戰略眼光之人,僅從其在南京軍事學院的畢業論文答辯中,就足以窺探出來。

在關於國防軍事力量建設論文中,丁偉有先見之明地提出我軍未來的國土防禦重點區域應該在西北部,某國對我國有可能發起的軍事打擊。

在當時一片中S友好的歌舞聲中,丁偉的軍事論文顯然是不討好的,論文答辯中台下鴉雀無聲,許多政治敏感的人都被嚇到了,論文明顯涉及到了政治忌諱,好在愛才的院長劉帥以學術探討,限於學院內部不擴散,丁偉的畢業論文才得以通過。

丁偉這種政治上不趨炎附勢的剛硬性格,讓其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在軍區反Y傾運動中,丁偉站出來替已經在軍界失勢的某老總辯護,當場就被擼掉了少將軍銜,並開除軍籍,下放到了農村,此後,就再無交代人物具體的結局。

孔捷,是晉西北「鐵三角」中,指揮作戰能力包括謀略排最後的一位,但在軍中卻比較聽話,且性格非常穩重,能忠實執行上級意圖。

從不討價還價,就是這種似乎與世無爭的性格,讓孔二楞子成了三人中結局最好的一位,在八十年代從軍中離休。

有過帶一個軍在半島保家衛國的經歷,讓李雲龍確實很不服氣,就孔二楞子這帶兵水平;當然,上面不喜歡儘管會打仗,但卻是個「刺頭」的李雲龍了。

自盡的趙剛夫婦將兒女託付給李雲龍收養,李雲龍開槍自殺以後,田雨也毅然隨夫君走了,孔捷自然就成了趙剛夫婦子女、李雲龍夫婦子女的養父。

老戰友在戰場上過命的情誼,讓孔捷挺身而出承擔起了這份責任,在當時可謂有魄力之舉,畢竟要承擔政治上的風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平視野 的精彩文章:

司登式衝鋒槍一把「水管工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