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蘇軾的一首七律,對比鮮明,還引來黃庭堅與張耒的一段爭論

蘇軾的一首七律,對比鮮明,還引來黃庭堅與張耒的一段爭論

生活總是多姿多彩,

命運卻那般不可期待,

經常就有物是人非的感慨,

於是心中也悄悄地蒙上塵埃。

人世間的悲傷總是多於快樂,王國維抒寫惆悵,「最是人間留不住, 朱顏辭鏡花辭樹」;人生是一場艱難的跋涉,宋代的方岳表達悲怨,「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下面介紹蘇軾的一首七律,對比鮮明,還引來黃庭堅與張耒的一段爭論。

龜山

宋代:蘇軾

我生飄蕩去何求,再過龜山歲五周。

身行萬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頭。

地隔中原勞北望,潮連滄海欲東遊。

元嘉舊事無人記,故壘摧頹今在不。

蘇軾曾在《和子由澠池懷舊》詩中寫道,「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他認為人生經常都有偶然之感,自從失意離京之後,更有漂泊不定之感。蘇軾於治平三年載著父親蘇洵靈柩歸蜀,途經龜山;後來他主動要求外派擔任杭州通判,又過龜山,前後相隔五年。這首詩就是他有感而發,抒寫心中的無限悵惘。

龜山在當時的泗州盱眙縣龜山鎮(今屬江蘇),首聯交代時間、地點,「我生飄蕩去何求,再過龜山歲五周。」作者用「去何求」三個字,抒發了羈旅生涯的艱難、以及思念故土的強烈情感。恍惚間,五年的光陰便在彈指間滑過,先生覺得自己彷彿蹉跎了很長時間,年輕時的宏圖壯志完全不見了影子,卻不時地有幽怨和煩惱襲上心頭。

短短几年他就走過很多地方,從京城回到故鄉眉山,再折返到江蘇、浙江,正可謂「身行萬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頭。」時隔五年,再見到當地庵中的僧人,他的頭髮已經開始變白了。

僧人靜卧庵中,閑散無事,尚且初見白髮;而作者自己萬里漂泊,一事無成,卻也是身亦漸老。詩人含蓄地進行了對比,表達出物是人非之感,更展現出內心起伏不定的波瀾。

蘇軾雖然遠離了朝堂的爭端,但是他依然牽掛很多,「地隔中原勞北望,潮連滄海欲東遊。」作者時常登高北望,也希望出海東遊,他迫切地希望可以有機會回到京城,既看望曾經在一起飲酒賦詩的老朋友,也期盼可以為大宋的江山社稷出力流汗。

最後詩人以古迹的荒廢,抒發古今興亡的感慨,映襯自己宦海沉浮的遭遇變化,「元嘉舊事無人記,故壘摧頹今在不。」不,這裡通「否」;元嘉,南朝時宋文帝年號;故壘:指宋文帝當年所築之城。當年宋文帝遣將拒魏太武,築城此山,如今一片荒蕪、到處摧頹。

僧人的靜卧含有深邃的哲理,古迹的荒廢又喚起蒼涼的歷史感,於是詩人飄蕩無定的人生感受又多了一層反思和體悟。尤其是頷聯「身行萬里」與「僧卧一庵」的對比,甚堪尋味,由此還引來黃庭堅與張耒之間的一段爭論。

黃庭堅認為頷聯中對句的「白頭」與出句的「天下」不對仗,應該改為「日頭」。張耒不同意,就去問蘇軾,蘇軾笑呵呵地回答,「若是黃九要改作日頭,也不奈他何。」其實蘇軾只是為了表達自己飄蕩生涯的艱苦,而萬里奔波中又耗費了光陰,卻一事無成。詩人並非不想幹事,反而是苦苦追尋夢想,境界曠遠。

老僧雖然終日在庵前曬太陽,但堅卧一庵、全其終生,其心性修持又經歷著何等漫長的考驗。作者將自己與老僧對照著描寫,也是表達出希望繼續堅守宦途,但更希望可以早日實現心中的夙願。此時的蘇軾根本沒有想到,他今後的路更加曲折漫長,但「我生飄蕩去何求」這一句,卻在不經意間刻畫了自己的後半生,令人無限悲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石門山分手,臨行時李白對杜甫說,老弟慢點走,我先送你一首詩
曾國藩的一段名言,言簡意賅,值得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