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大明王朝歷史上,最噁心的洗白和最噁心的抹黑,都是什麼?

大明王朝歷史上,最噁心的洗白和最噁心的抹黑,都是什麼?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雖然煌煌青史上,「洗白」與「抹黑」都是並不罕見的套路,程度到「最噁心」的也有好多樁,但很值得一說的,卻是明朝的兩樁典型,不止過程讓人痛惜,更永遠有著警世的意義。

首先是一樁「最噁心洗白」的,當屬嘉靖二十七年(1548)的雙嶼島之戰。

明朝嘉靖年間,長期困擾東南沿海的「倭寇之患」,進入到空前爆發階段,大股倭寇不但猖狂肆虐沿海,甚至還大搖大擺在中國沿海扎地盤,最出名的一處毒瘤,正是雙嶼島。來自日本葡萄牙等地的各國海盜齊齊匯聚此處,修築起堅固的堡壘工事,一邊囂張打家劫舍,一邊大做走私買賣,以荼毒東南沿海的方式,迅速實現了「經濟繁榮」。

如此「繁榮」,明王朝當然不能坐視,連窩在深宮裡練丹修道多年的嘉靖皇帝,這下都氣的坐不住,迅速調集各路精兵,由名臣朱紈冷靜統籌,對雙嶼島發起暴烈打擊。歷經浴血奮戰,終於攻克全島,掃平了大股血債累累的倭寇團伙,進而又沿著雙嶼島乘勝追擊,在浙江福建沿海鐵腕絞殺倭寇,是為明朝嘉靖年間,一場重要的抗倭勝利。

但對這樣的勝利,東南沿海的好些「大族」們,卻是坐不住了。

倭寇之亂為何在嘉靖年間,進入空前爆炸階段?朝臣們心知肚明的一個原因,就是倭寇背後有「保護傘」。那些東南沿海的世家大族們,通過勾結甚至扶持倭寇的方式,早已吃夠了「走私生意」的紅利。這些人,當時被稱為「衣冠之盜」。朱紈這一番捍衛國家尊嚴,保護沿海百姓的戰功,卻恰恰斷了這些人的財路。「衣冠之盜」們怎能甘休?

結果,當朱紈率領將士們在前線浴血奮戰時,那些「衣冠之盜」們「餵飽」的朝中御史言官們,開始了卑劣的「洗白」套路:兵科給事中杜汝楨與御史陳宗夔大咧咧「開火」,把被朱紈剿滅的葡萄牙海盜,竟說成是「和平入貢」的滿剌加國使臣。其實他們所說的「滿剌加國」,早已經被葡萄牙海盜滅國:沿海百姓慘遭截殺的苦難,倭寇的累累罪行,這兩位「精英」視而不見,只是紅口白牙,大肆洗白。

於是,在他們的顛倒黑白下,外加大批收了好處的言官們紛紛跟風,一番炒作下,輿論陡然轉向。這些倭寇團伙,就被成功洗白成了「和平商人」。為國血戰的朱紈?反而被扣了「殺良冒功」的大罪。朱紈的愛將盧鏜等人獲罪下獄,朱紈也要勒令進京接受訊問。性情剛硬的朱紈,不甘忍受這等羞辱,竟以自盡來證清白,更留下了一聲振聾發聵的遺言:去中國濱海之盜易,去中國衣冠之盜尤難。

朱紈死後,仍然是在這群「衣冠之盜」的縱容下,沿海倭寇死灰復燃,原本基本平定的海疆,又混亂了近二十年,才在戚繼光的打擊下回歸太平。可這「去中國衣冠之盜難」的教訓,卻依然警鐘長鳴。直到今天,類似的衣冠禽獸,依然需要我們擦亮眼睛辨認。

而比起這類「最噁心洗白」的事件,另一件明朝滅亡前夜,堪稱「最噁心抹黑」事件,也同樣當得後人一聲嘆息:盧象升之死。

在崇禎帝嘆息「諸臣誤王」,大臣們「沒良心」成習慣的晚明年間,盧象升卻是敢擔大任的良心人物。崇禎二年北京被圍時,還只是大名知府的他,毅然率領一萬新兵入京馳援。這以後的多年裡,他紮根大名等地,練出了赫赫有名的「天雄軍」。然後率領這支紀律嚴明的勁旅,多年南征北戰,屢次擊敗高迎祥李自成等農民軍。成為當時聲勢浩大的農民軍最為懼怕的強敵。

但就是這戰功累累的浴血年代裡,勞苦功高的盧象升,也一直憤懣於朝中的暗箭。那個抹黑成習慣的明朝官場,以他自己的哀嘆說,朝中那些名聲在外的「清流」們,根本就不懂前線軍情,只知道覥著臉張嘴亂罵。以至於「不問難易,不顧死生,專以求全責備。」出生入死的背後,常見潑天罵聲。

可坦蕩為國的盧象升哪裡想到,他最終還是倒在了這樣的「暗箭」下。崇禎十一年,清軍再次迫近北京,忍著喪父哀痛的盧象升,毅然扛起護國的重任。可不曾想,堅決抗敵的他,竟被一心求和的晚明「名臣」楊嗣昌當作了眼中釘。為了讓盧象升打敗仗,楊嗣昌不顧國難當頭,玩命在背後拆台:配屬給盧象升的部隊被調走,許諾的糧草軍械不兌現。可憐孤守慶都的盧象升麾下,就只剩了五千老弱,直面清軍數萬虎狼。

但楊嗣昌依然不罷休,於是在楊嗣昌的授意下,北京城裡抹黑盧象升的風氣大起,前線苦戰的盧象升,被京城官員大肆辱罵,不分是非的崇禎帝,更給盧象升扔下嚴旨,叫缺衣少食的盧象升主動出擊。悲壯的一幕終於上演了,崇禎十一年十二月十一日,盧象升率軍與數萬清軍在巨鹿血戰,戰鬥打到半夜,盧象升部全軍覆沒。身中兩箭兩刀的盧象升,高呼「關羽斷頭,馬革裹屍,在此時矣」,壯烈殉國。

當他的死訊傳來時,《明史》留下了一句生動記錄:「三郡之民聞之,哭失聲。」

盧象升殉難了,可抹黑盧象升的鬧劇還在繼續:仗著崇禎寵信的楊嗣昌,扣押盧象升屍體八十多天不上報,嚴刑拷打相關的兵士,企圖誣陷盧象升臨陣脫逃。酷刑恐嚇下,卻沒有一個人昧著良心污衊盧象升謀反。即使這樣,壯烈殉難的盧象升,其家人依然三年沒得撫恤。

把一個忠勇的英雄,逼迫到如此「抹黑」的地步,如此明朝,怎能有救?一個抹黑英雄成習慣的國家,必然,已失去了生命與前途。

參考資料:《明史》、梁曉天《倭寇戰爭全史》、苗棣《大明亡國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噁心 的精彩文章:

男子參加小姨子的婚禮:心裡就跟吃了蒼蠅一樣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