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什麼殺死了孩子的人生動力?美國心理學家:是父母剝奪了孩子的「掌控權」!

什麼殺死了孩子的人生動力?美國心理學家:是父母剝奪了孩子的「掌控權」!

作者:Bonnie Yang


資深英文閱讀與國際教育推廣人,閱讀第一、留學全知道創始人,十一歲男孩的母親。

昨天Alex的學校放感恩節假,學校的童子軍組織他們去郊外野營。對夜營和爬山超期待的兒子昨晚早早就整理好了自己的行囊,但今早該出發時,他卻把自己反鎖在房裡,不管他爸和我怎麼催,死活不肯出來。

父子倆溝通了十幾分鐘,我們才知道他早上迷迷糊糊把制服的褲子尿了,怕他爸和我發現會說他,所以不願意出來。雖然他最後趕上了童子軍出發的巴士,但還是延誤了整個團隊的時間,他爸對此異常憤怒。尿褲子換一條就好了,為什麼他害怕被嘲笑的焦慮超過遲到會引起的後果?都已經六年級了,這種小事還讓我們操心?

Alex爸跟我說,他有一種傾盡全力,但不知道我們應該如何養育兒子的無力感。無論是Alex使用電子產品時缺乏自控,做功課和參加各種活動時缺乏時間管理,還是對未來缺乏自我驅動,我們對如何有效地幫助他並沒有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同樣對養兒子發愁的還有我的同事老邁。他昨天跟我抱怨,11歲的兒子去參加電子鼓八級考試,卻忘了帶樂譜。他老婆不得不從公司請假回家幫兒子取譜子送過去……

幾個月前,我一個朋友讓我給她一個建議。她不清楚已經在美國讀本科的女兒應該回國找工作好,還是留美繼續讀研好。

「你操啥心啊,這不應該是你女兒應該自己思考的問題嗎?」我問她。

「這麼重要的決定,我怎麼能不操心呢?萬一她選擇錯了,怎麼辦!最近海歸很不好找工作。」她很焦慮。

大部分70、80後的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家庭條件和經濟狀況也不太好,娃全靠放養,但放養娃也出了不少優秀的人才,現在在國內外各領域挑起了大梁。為什麼受過高等教育,經濟條件更好的70、80後自己養娃時,就那麼糾結、焦慮和失控呢?

美國暢銷書《The Self-driven Child》的兩位作者臨床神經心理學家William Stixrud和課外輔導機構Prep Matters的創始人Ned Johnson認為,我們這一代空前焦慮的家長正在撫養迷茫和焦慮的新一代。

越來越多「虎媽」、「直升飛機」家長和「割草機」家長正在按照自己的意圖(出於為了孩子好)行使控制權,撫養出了沒有計劃性、缺乏目標和方向,缺乏自我控制、沒有「內驅力」的年輕一代。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應該是家長停止干預,賦予孩子更多的選擇和決策自由。

01.

做孩子的「顧問」

而不是「老闆」

William Stixrud 博士認為,孩子只有感到自己能夠主導生活並獲得想要的人生方向時,才可真正產生 「自主性」。

在過去三十幾年中,他一直為不同的美國家長和孩子提供家庭心理諮詢。很多家長向他抱怨:「我憎恨家裡晚餐後的時間,因為那簡直是第三次世界大戰。」而戰爭的導火線往往是因為孩子學校的作業,毫無意義的爭吵讓孩子和家長產生對立。

他經常建議家長更換用詞:「我能幫上你的忙嗎?」 家長應當停止充當孩子的「老闆」或「經理」,而嘗試「顧問」 這一角色。父母應當尊重孩子,給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性,讓他認識到這是自己的作業,自己應該完成,父母只會在旁協助。

「放開手」對很多焦慮的家長來說非常困難。他們覺得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危險,所以必須不斷監督孩子,以確保他不會受到傷害或做出錯誤的決定。他們擔心孩子在校學習成績,擔心孩子能否能考上精英大學,擔心孩子能否找到好工作。他們誤解獲得成功的途徑太狹窄,好像孩子稍有偏離預期就會全軍覆沒,其實並非如此。

William Stixrud 博士說,多種研究顯示,孩子上大學和今後在經濟上或專業領域的成功與否並不「掛鉤」,甚至與孩子今後人生是否獲得滿足與快樂也毫無關聯。他認為家長不惜任何代價讓孩子上最精英的大學才有前途的理念是錯誤的。現實是,我們不能「逼子成龍」,只能逐漸培養孩子的主動性,根據其興趣選擇努力學習的方向。

Stixrud在自己的孩子讀小學時,就做過很多研究:學校成績與日後成功幾乎沒有關聯。他對孩子說:


我樂意看你的成績單,但我不看重,我更看重你努力發展自己——努力成為一名學生,更重要的是努力地成長,拓展自己人生的邊界。如果你想成為運動員或者音樂家,或其它你認為重要的,那麼我會更重視你的這些理想,因為這是你自發努力的動力,它將使你獲得成功,而僅靠學校成績並不能實現。

Stixrud的女兒上高中時,他曾對女兒說,如果你的學校成績拿了C,我將給你一百元的獎勵。Stixrud說,這是為了讓孩子知道人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獲得成功,一時的挫折並沒什麼。後來,Stixrud的女兒獲得名牌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學位。

同樣地,Stixrud的兒子小學成績並不理想,甚至難以畢業。Stixrud採用相同的辦法鼓勵他。他從不監管他的學校作業,當兒子沒做好時,只是給予一些建議和幫助,通常孩子都會接受。他認為應啟發孩子如何學習,杜絕社交媒體和電腦遊戲,充分利用在家的時間,從多種渠道獲取知識。後來兒子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成為成功人士。

Stixrud提到,一位專門研究青少年學習專註動力的科學家瑞德.萊森(Reed Larson)的研究結論是:如果孩子投入到其喜愛的事物中去,就會開發其腦力,提升專註力、活力、動力而且沒有壓力。所以,給予孩子自主性,讓孩子找到感興趣的專業和努力學習的方向,給孩子創造一個愉悅的學習環境,就可教養出一個快樂的孩子。

Stixrud指出:


對動機的研究表明,強烈的自主意識是發展健康的自我激勵的關鍵,這種自我激勵使兒童和青少年能夠熱情地追求自己的目標並享受自己的成就。但是,在我們所測試或輔導的許多孩子中,我們看到的是一種激勵模式,一種極端的動機,一種是對成功的執著追求,另一種是極端的功利主義,對努力工作毫無意義。

Johnson認為,除了身體和情緒上的不良後果(更多的壓力、焦慮和沮喪),試圖控制孩子對他們的主動性確實有負面影響。根據心理學上廣泛認可的自決理論,人類具有三個基本需求:自主意識、能力意識和親和力。

可以說,「自主意識」是深深刻在我們的身體中的本能,就像飢餓或口渴一樣。當我們缺乏這種基本需求時,我們的動力會下降,或者我們從有驅動力變成基於恐懼,兩者都非常不健康。

如果您沒有感覺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就不能成為一個自我約束的人。現在啃老族和御宅男那麼多,部分原因是年輕人沒有像以前那樣擁有獨立的動力。他們想坐在家裡玩手機,不願意工作、談戀愛、結婚。他們習慣於其他人掌管自己的生活,沒有目標和方向。


我們真的不應該控制孩子—這樣做不應該成為我們的目標。我們的作用是教會他們獨立思考和行動,以便他們擁有在學校乃至生活中最重要的判斷力。與其強迫他們去做他們抗拒的事情,不如去幫助他們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並發展內在動力。

02.

把「控制權」交還給孩子

我們常常認為普娃和渣娃缺乏明顯的「自驅力」,所以搞不定自己,但Stixrud和Johnson在研究中發現,即使是表現出色的孩子,也缺乏真正的學習動力。許多人抱怨說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生活。有些人在高中時跌跌撞撞,最終上了一所知名大學然後退學或是從一所好大學畢業後,找不到自己人生的方向。

美國的Palo Alto學區是矽谷超一流的好學區之一,在niche上高中排名矽谷前三。這裡的兩所公立高中Palo Alto高中和Gunn高中全美聞名。尤其是在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方面的排名,Gunn高中更是躋身全美前十,每年都有30多名畢業生被斯坦福錄取。很多家長豪擲幾百萬美金購買學校周邊昂貴的學區房,野心勃勃想把孩子送入藤校、斯坦福或麻省理工學院。

在學校和家長主導下,整個Palo Alto學區的空氣里都充斥著「成名要趁早」的焦慮,如果你考不上一所名校,就會被打上「失敗者」的標籤。在同齡人還在跟父母玩青春期叛逆的時候,這個矽谷頂級學區里有的只是要在各學科和課外活動中脫穎而出,不眠不休卻永遠達不到父母期望的孩子。

很多學生充滿的不是發自內心的驅動力,而是無法擺脫的焦慮、無力和挫折感,進而產生絕望的情緒。他們承受遠超於年齡所能承受的壓力,卻沒有辦法從父母手中奪回自己的「掌控權」

在過去的十年里,Palo Alto學區的自殺率高遠超於美國全國水平,是後者的四五倍,而且不斷傳出高中生suicide cluster自殺集群事件。自殺集群指的是在短時間內發生超過三宗以上的自殺事件。在2009-2010年,Palo Alto學區曾在7個月時間裡,有5個高中生連續自殺。學區做了大量的工作來預防自殺事件的發生,但在2014-2015年間又出現了高中生自殺集群事件。

為什麼那麼多優秀的學生會走上絕路?Stixrud認為當孩子會感到無能為力和不知所措時,會變得被動或放棄……當他們被剝奪了做出有意義的選擇的能力時,他們極有可能變得焦慮不安不知應對,充滿憤怒變得自毀。

儘管父母為他們提供豐富的資源和機會,但他們卻無法茁壯成長,因為他們缺乏對自我的控制感。學業壓力也許並不是這些高中生自殺的唯一原因,但學業壓力可能是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他們本來已經十分脆弱的神經。

慢性壓力會對大腦造成嚴重破壞,尤其是對年輕的大腦。這就像試圖在小的花盆裡種大植物,狹小的空間壓力會削弱植物的生長,併產生危害性的後果。

美國的研究人員瘋狂地尋找導致這一代年輕人焦慮,飲食失調、抑鬱、暴飲暴食和令人擔憂的自我傷害持續增長的原因,發現富裕家庭的兒童和青少年這些風險特別高。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矽谷高中的80%的學生有中度至重度的焦慮和抑鬱。

Stixrud說,為什麼說對自我的控制感與他們的焦慮、抑鬱和自殺等有關聯呢?答案是:一切!因為控制感是緩解壓力的解藥。

從神經學的角度來看,當我們有健康的控制感時,我們的前額葉皮層(大腦的執行功能部分)會調節杏仁核(大腦的威脅檢測系統的一部分),引發戰鬥或逃跑反應。當前額葉皮層負責時,大腦處於健康的狀態,我們有控制感而不是焦慮感。當孩子感到焦慮時,他們的杏仁核更活躍,這表明他們更有可能感到不知所措,被困住或無助。

今天的孩子比幾年前更少睡覺。美國有15%15歲以上的青少年每晚睡眠時間少於7個小時,而青少年平均需要9?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才能不感到疲勞。當我們睡眠不足時,前額葉皮層和杏仁核之間的聯繫會減弱,導致前者調節後者的能力降低。當孩子感到疲倦時,他們總是會感到控制感降低,因為他們更容易感受到壓力,應對技巧降低,更容易感到沮喪和沮喪。

技術無處不在,越來越多的孩子有社交媒體上癮症。Twenge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實際上暗示,自2012年以來,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可能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急劇增加做出了巨大貢獻。研究發現,至少有10%的男孩玩電子遊戲成癮。沉迷中的孩子經常告訴自己:「我知道我不應該這樣做,但我不能停下來。」這很明顯地顯示他們缺乏自我「控制感」。

人類壓力研究中心的Sonia Lupien用一個方便的首字母縮寫來表示使生活充滿壓力的事物——N.U.T.S.


新穎性:以前從未體驗過的東西;

不可預測性:無法預測事情將會發生;

對自我的威脅:個人的安全或能力受到質疑;

掌控感:感覺自己對這種情況幾乎沒有控制。

我們都喜歡感受到自己在掌控自己的命運。一項針對老鼠的壓力的早期研究發現,當老鼠轉動輪子以阻止其遭受電擊時,它會很高興地轉動輪子,並且腦部產生的壓力不會很大。但如果我們將輪子拿走,老鼠會承受巨大的壓力。再將輪子放回籠子,即使輪子不再實際連接到震動裝置上,老鼠的壓力水平也要低得多。

我們的孩子也希望掌控自己的命運。這就是為什麼兩歲的孩子會說「我要自己做!」而四歲的孩子會堅持說「你不是我的老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應該讓孩子們為自己做的事負責。甚至如果遲到了,將花費他們兩倍的時間。這也是為什麼讓挑剔的五歲孩子吃蔬菜的最可靠方法是將盤子分成兩半,然後讓他選擇吃哪一半。

很多家長會告訴孩子們應該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負責,管理好自己。但隨後又開始對他們的家庭作業、課餘活動和應該結交什麼朋友進行微觀管理。

「你要聽話!」「你應該……」」你怎麼老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久而久之,孩子們會發現他們並不是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的負責人,Boss是家長。缺乏」控制感「,無能為力的感覺會令人沮喪,併產生壓力,不但會破壞親子關係,更會危及他們未來的心理健康。

在過去的六十年中,一項又一項研究發現,給予孩子適當的「控制感」與我們希望為孩子帶來的所有正向的生活息息相關。有「掌控權」的孩子們有更積極的情緒,更大的內部動力和控制行為的能力,能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和職業成就。像運動和睡眠一樣,「控制感「似乎對幾乎所有事物都有好處,大概是因為它代表了人類的深切需求。

作為成年人,家長的職責不應該強迫孩子遵循我們為他們設計的路線,而應該幫助他們發展技能以找到自己的方式,養成養成健康思想的習慣和生活方式,並在事情未按計划進行時進行獨立的路線修正,稱為自我命運的「掌控者」。

另外,家長不要讓孩子們對成功有錯誤的理解,認為「上好的大學=成功,沒有上好的大學=失敗。」這樣會那些成績差的孩子們在年幼時就下定論:自己這輩子不會成功,為什麼還要嘗試呢?這些年輕人常常陷入一段令人沮喪的自我對話:「我必須做到,但我做不到。」或是「我必須這樣做,但我真的很討厭。」

Stixrud說,他一直問學校的教職人員,為什麼不告訴學生大學的真相——他們上哪所大學對人生真的沒有那麼大的差異。他們會退縮然後回答:「就算我們說了,也沒有人會相信。」一位教職員向他坦承:「我們會接到家長憤怒的電話,他們深信如果孩子們了解真相,在學校就不會認真念書,就會過上二流人生。」

許多大人擔心要是孩子們知道學校成績並不能高度預測人生的成功,孩子們就會失去實現自己的動機、不再胸懷大志。

但事實正好相反。身為一名心理師,Stixrud過去32年來見過無數的孩子,只要告訴他們真相,給予他們現實世界的正確偶像,也告訴他們當好學生的好處,就能夠提高他們的彈性、推著他們進步。

這樣做能讓有遠大志向的孩子們專註於自我鞭策,深信自己可以做出重大貢獻,而不是為成功而成功。現實世界的正確偶像也能激勵成績差的孩子去試想更多可能性,即便他們成績不是頂尖的,也能激勵他們繼續學習、自我成長。

講真,我們要認識到大部分的孩子都不是牛娃。當孩子們能夠刻划出一個與自我價值相符的未來,不再是做那些必須符合父母、老師期待的事,他們就更有精力去完成任何事。我們不應用恐懼激勵孩子,而是要幫助他們進步(不是當第一名)去擁抱自己所愛。

正如愛因斯坦說的:「不要讓一條魚去爬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兒童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孩子的每種行為和心理,離不開父母的教育方式
除了「馬小跳」和「笑貓」 楊紅櫻致力開發兒童科學童書新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