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懂得輸比懂得贏重要,與其教孩子如何成功,不如叫小孩如何失敗

懂得輸比懂得贏重要,與其教孩子如何成功,不如叫小孩如何失敗

周末去朋友家玩的時候,朋友說兒子前一段時間去外面參加了下棋的比賽拿了二等獎。我正要誇獎她家的小孩子,沒想到在旁邊的小男孩十分生氣地說:"媽媽,你別跟別人說了行嗎?我差一點點就可以拿到更多的分數,我本來可以拿一等獎的!"朋友無奈的看著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安撫兒子好,如何悄悄的告訴我,自從孩子去了圍棋班之後就變了一個人,什麼事情都會爭強好勝

雖然說孩子很好勝,但是孩子在上課的表現不突出,成績也沒有很大的進步。

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孩子"輸不起"是一種正常現象。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其實許多的孩子,都會著有一顆強烈的好勝心。無論孩子做什麼事情的時候,總會想要自己不夠做得更出色一點,甚至是要比所有人做得都好,希望得到其他人讚賞可和家長的認同。

每個人都會覺得第一名的確很好,每個人都想得到第一名。而且對於孩子來說,適當地好勝心可以推進孩子們進步,但是如果孩子太過於在乎輸或者贏,卻會讓我們的孩子失去比賽精神,在比賽的中容易患得患失,找不到在比賽過程中的樂趣。

由於孩子年紀還小,在各個方面都還沒有成熟,孩子們看待某些問題的時候容易鑽牛角尖,在遇到事情就會很容易情緒化,所以一般那些小孩子相比於大人,他們的好勝心會表現得更加強烈一些。孩子"輸不起"的兩種表現可以分為逃避和發脾氣。

舉個例子來說,當孩子和別的小夥伴比賽堆泥沙,堆著堆著發現自己比不過別人然後乾脆撒手不幹了。另外一種是假如孩子在遊戲中輸了,就會大哭大鬧、大發脾氣。

家長要知道,對於孩子來說,"懂得輸"的重要性

如果孩子長時間以來只知道怎麼去贏得比賽,或者智慧去會想著怎麼去超過別的人,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孩子就會有著非常強烈的勝負心,這樣在孩子比賽的過程中就會漸漸的被這種強烈的勝負慾望沖昏了腦袋,孩子會覺得自己不允許自己輸,那麼孩子在比賽過程中就會非常害怕輸的結果,也會害怕在比賽過程中外界給予自己的挫折。

作為家長要讓孩子懂得去輸,要讓孩子自己知道自己並不是絕對會處於能贏的狀態,對於眾多選手來說,自己其實並不是最優秀的那一個,沒有任何總是會贏得比賽的,要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會有可能超過自己,自己其實也是有輸的可能性出現。

這樣的話孩子就會對結果沒有焦慮感,就會從容地應對比賽,即使是自己輸了比賽,也會很快的、勇敢地面對困境,很快的走出低谷。

假如孩子"懂得輸"的話,學會如何"輸得起"的話,那麼孩子在輸掉比賽的時候,不會去大哭大鬧,情緒過激,孩子會去正視自己的失敗結果,會去反思自己輸掉比賽的原因,從而能夠認識到自己存在哪些不足之處,還有自己的缺點,這時候孩子就會對自己的缺陷進行一個分析,從而來提升自己,去完善自己。家長要知道,對於孩子長期的發展來說,"輸"其實更重要

與其教孩子如何"成功",不如教孩子如何"失敗",作為家長要讓孩子正確的看待失敗

在現實生活中,人不可能一輩子都是贏家,在玩耍或者是遊戲中輸了是小事,重要的是孩子長大後在未來中,會面對更多的未知的的困境與挫折,作為家長與其要讓孩子學會"怎麼去贏",話不如讓孩子學會學會"怎麼輸得起"。

  • 家長要去接納孩子的不良情緒,體會孩子的感受

孩子在平常是比賽中輸了名次已經非常難受了,爸爸媽媽要懂得及時安慰孩子,讓孩子知道比賽不要在意輸贏。

雖然有些家長表達的會有點不恰當,但是只要嘗試著去用同理心去安慰孩子,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也能體會孩子的心情,告訴給孩子,我們輸掉比賽沒關係,但是不能沮喪。

如果你家孩子能夠有表達自我情緒的能力的話,爸爸媽媽可以嘗試著去引導孩子說出來,講出自己的情緒,然後家長可以給孩子一些恰當的情緒疏導。

  • 爸媽的態度很重要,要強調享受過程

孩子之所以會在意輸贏,有些原因困難是在於家長對孩子的結果的態度。有時候有些家長自己會覺得自己沒有要求孩子一定要贏,但是假如當孩子輸掉比賽的時候,家長的態度沒有很好的表達出來,會讓孩子產生誤會,甚至會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傷害。

舉個例子來說,當孩子在贏得比賽的時候,家長對孩子進行讚揚和褒獎,但是在孩子輸的時候卻沒有給孩子一個支持和鼓勵,甚至會覺得有些可惜,這時候就會造成給孩子一種壓力。

對於孩子輸了的情況,作為家長應該給孩子強調的是,孩子在比賽的過程中是否有過努力、是否汲取了經驗、是否有享受在過程之中,家長應該對孩子的努力和進步進行鼓勵。

  • 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有所進步

在比賽過程中本來就是應該有輸也有贏的,有時候是你輸,但是你絕不會是一直輸掉比賽的哪個,每個人都會有潛在的可能性,這樣的相互較量才會有意思。作為爸爸媽媽可以告訴孩子,自己輸掉比賽的時候,並不是說自己是很差的,而是自己存在著可以進步的空間,同時也要鼓勵孩子比上一次更加進步了,要讓孩子找到自信心。

  •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做好示範和引導

有時候爸爸嘗試做個飯的時候,結果差強人意,這時候作為家長不要表現得十分氣急敗壞,不如和孩子分享自己的經驗:"差一點點就成功了,我做的飯水放太少了,不是很好吃,但是我知道下一次要放多少的水了,下一次一定會很好吃的。"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當孩子遭遇挫折的時候,作為家長的我們要去引導孩子,針對這次失敗作積極的反思,不要讓孩子怨天尤人,要讓孩子可以對這次的失敗的結果釋懷,與此同時還能保持孩子的信心。

在最後,作為家長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僅僅只是局限於教育孩子去懂得去如何贏掉比賽,在這的同時,也要給予孩子正確的勝負觀念,要讓孩子懂得去輸,要讓孩子懂得要輸得起。

這個"輸得起"對於孩子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是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的,爸爸媽媽要讓孩子知道,輸掉比賽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輸的過程中沒有從中學到東西。作為父母的我們要及時改正自己錯誤的教育理念和錯誤的教育方式,正確引導孩子要"懂得輸",在輸中進步,在輸中學習,從而能夠得到更上一層樓的提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兒童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除了「馬小跳」和「笑貓」 楊紅櫻致力開發兒童科學童書新IP
放養式教育毀兒童?既讓孩子釋放天性又能成材,優秀父母都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