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新師動眾 | 研習筆記:關於鄉村教育踐行的思考

新師動眾 | 研習筆記:關於鄉村教育踐行的思考

導讀


教育創新研習生項目,是夢創公益在整合各種社會教育資源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在鄉村託管學校,設立的全新的教育公益項目,目的在於培養適應兒童的教育創新型人才。

作者:李明昭

(2018教育創新研習生)

我帶的六年級的第一堂課,學生提了很多問題,印象最深的一個問題:你是來幫助我們的嗎?而五年級的學生則問:你打算什麼時候帶我們出去玩,之前的老師帶我們去鳳凰……部分學生放學會留下來和我聊天。聊一些我感覺真實的事情,問一些他們想問的問題。他們會告訴我他們所知道和認為的事。

村裡主要的收入有兩個部分,一個是本地的茶葉,一個就是外出打工。每當茶葉收穫的季節,村裡會很熱鬧。年輕人也會多一些。對於這樣的鄉村學校,大家會認為應該需要更多的錢或者物資,對於這些孩子大家會認為需要「愛」,這樣學校才會越來越好,這些孩子也才會健康成長。所以在學校的很多角落你會看見很多沒有人拿的東西。甚至很多教學用具和兒童玩具被隨處丟棄,孩子們想要的時候就去玩一下,不想要的時候,就任由它放在那裡風吹日晒,任由時間去消磨殆盡,而對於那些跑來獻愛心和奉獻的人,孩子們則會提一些要求作為換取自己想要的條件。而有時會因為東西太多找不到地方存放,我們也會為此感到頭疼。這些東西真的是孩子最需要的嗎?跑來奉獻的愛是否就是孩子需要的生命成長的力量呢??

其實這裡並不需要太多的錢和物資,太多的錢和物資沒有利用好,會讓孩子養成不勞而獲,和不愛惜學校的公共用品,這裡最需要的是人,是真實而認真做的人,但卻不是那些來獻愛心給予關愛,並認為自己是很優秀很優秀的人。有人來帶著這群孩子一起建設學校,如同他們的家一樣,帶著他們去做,由他們來創建自己的校園,不要讓太多的班級教學減少他們共同交流的機會和時間,教師可以嘗試著把部分教學內容設置進去,經由他們所創建的他們會更愛惜。例如:五年級教室角落裡放著的東西,就是由他們自己創造和建設的,一整個學期下來都沒有見他們胡亂的把它丟棄和損壞掉。我們這個學期做了件不知道對錯的事,這是在後來才意識到當初的做法可能存在問題,只是目前無法確定是否影響孩子的成長,那就是把教室都換了一下,而每個班的學生都在之前老師的帶領下努力的美化過他們的教室。再後來的上課過程中六年一直吵著要換回原來的教室,在確定不能換回來以後,他們要求去拿回自己的東西,所以才讓我引起了對這件事的觀察。

這裡需要說說六年級的十個學生,八個女孩子,兩個男孩子。其中一個男孩子基本不合大家一塊玩,對話也很少,之前一直坐在最後一排,課堂也很難配合,而另外一個男孩子就活潑多了,更多的時候都是和女孩子打成一片。就性格來說,一個男孩子長時間生活在女孩子中,多少都會被影響。尤其是對於那些個性別還沒有成長起來的孩子更是如此,往深層次裡面去描述,我沒有長時間的觀察。但是就僅有的觀察來說,這樣的班級不利於性別少的一方的個性成長。所以在教學過程或者校園活動中,去設置一些團隊運動,至少在活動中去創造機會讓學校所有的男孩子共同去做。可惜由於各種原因,傍海小學這個學期沒法開展相應的活動去保護男孩和女孩彼此的性別個性。

對於鄉村來說,長遠的改變需要從思想開始,健康快樂的思想需要從教育開始。但凡帶著改變的思想去的外人,都會很痛苦於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或者就是用錯誤的方式加劇不好的現象。這讓我想到在教學中,我們的目標和要求,總是會和學生的表現和結果有很大的衝突。這是些很深的很複雜的問題,但所有的問題都是由人造成的,構成這些複雜問題的人其實很簡單。但是關於這個簡單在教育方面卻不能被大多數人所知道。

傍海小學的學生沒有很激烈的你死我活的競爭意識,因為傍海就少有這些東西。他們更少有要和別人去對比什麼。絕大多數時候他們都沉靜在自己的世界裡面。而學校裡面的競爭和對比絕大多數是我們教師製造的,可能我說的不全對。競爭和對比(對比需要讓孩子自己去感受到,由內而外的去體驗到)是一個很可怕的東西,如同某種不好的力量一樣推著人不斷的跑,連休息的時間也沒有,使人常常處在被動,急躁,焦慮,緊張當中。好在整個傍海教師希望有這樣一種競爭意識時,孩子卻不以為是甚至毫不在乎。他們大多數時候都沉靜在自己的世界裡面,在一起只為彼此快樂。此時我們需要做的應該是通過團隊或者集體不競爭、不對比、較為輕鬆和愉快的活動來促進兒童內在知覺的完善,尤其是適當的能讓大家都運動起來的活動。而不是採取各種各樣的競爭性比賽,去篩選出優秀。這樣的話孩子身體長的更結實,為靈魂的自由思考和獨立性而夯實基礎,創造力才不會被破壞掉。創造力需要有好奇(興趣)和想像。好奇會更專註於想像所需要的分析,而想像同樣也會更致力於好奇所帶來的綜合,這樣的過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發覺文化習得過程中的認識和依念,此時文化的東西會被由模糊的整體被感受到,從而由內而外的去尋找這種文化的節奏和韻律,簡單說來就是認同和歸屬是建立在生命個體的運動中的,每個個體由於生活的環境不同,所以身體成長的過程和運動的節奏也會不同,但恰好是這些看不見的運動,使生命個體在回到宇宙自然系列的時候處於何種狀態,決定能否回到誕生的開始,去知覺自己,完成場的建設?這種少對比少競爭的狀態,還源自傍海。其父母長時間不在身邊,鄉村人口流動性弱於城鎮,生活節奏慢於城鎮,無形之中減弱了這種對比和競爭。兒童可以在自由的環境中慢慢尋找到適合自己成長的方式。前提是這裡面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首先回到自我,回到自我的內在。


如果你初次踏入社會

或者即將走出大學校門...

不想停留於當前的教育形式,

對教育創新探索與實踐有著極大的熱情...

想短期內成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創新踐行者,

但苦於沒有適合自己成長的環境...

現在屬於你的機會來啦!

......

——讓我們一起探尋適合兒童的教育

▼▼▼▼▼


【後天研習院】

2019「教育創新(兒童創造力)研習營」招生

「新師動眾2019未來教師(兒童創造力培養)挑戰「招募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覺場 的精彩文章:

取消佔先和長盤……網球比賽規則還有多少修改的空間?
《雪暴》:比雪暴更可怕的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