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你會遇見什麼樣的人,構建什麼樣的關係,早就命中注定了

你會遇見什麼樣的人,構建什麼樣的關係,早就命中注定了

中國有句古話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古人雖然沒有繼續深入研究,卻準確地闡述了朋友含義的真諦。

生活中,或許有這樣的體驗,那就是你的好朋友正在經歷和你相同的事,或者有一天你們發現彼此對某件事有相同的看法。

你可能認為這沒什麼不正常的,因為大家是好朋友,在一起的時間長了,有些相似的言行舉止都是相互學習的結果。

當然,這也是一個原因,但是如果換個問法。為什麼你們彼此會相互學習呢?或者說你們怎麼偏偏就成為朋友了呢?

請試著回想自己一個很要好的朋友,那種你願意和他分享快樂、傾訴苦怨的朋友,再想想你們是怎麼成為朋友的呢?是不是說不太上來。

但這在心理學上,是有原理可以依循的。

首先,要成為朋友,雙方之間一定有些交集。

也許你們有相同的愛好、契合的三觀、相同的能力等,甚至可能喜歡吃同樣的食物,住在同一個地方也算。

我們可以把兩個人比作兩條直線,相同的地方會使兩條直線向對方傾斜,當角度逐漸變小,相交也是必然的。

因此,兩個完全沒有相似性的人是沒有理由成為朋友的。

其次,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傾向於喜歡和自己相似的人呢?

這並不難理解,有大量的研究求證了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實際相似性與感知相似性有差別

實際相似性指的是與某人存在著很多實際共同之處,而感知相似性指的是彼此相信有很多共同之處。這兩種相似之處當然是相關的,但它們存在本質上的差別。

你可能認為你和某人有很多共同之處,但你可能錯了。或者你可能一開始就認為你和一個你不太了解的人有很多共同之處,結果發現一旦你們開始了解對方,你們的想法就不一樣了。

或者你可能認為你和某人有很多共同之處,因為你喜歡他們。我們喜歡和自己相似的人也有很多不同的原因。也許我們期望與我們有著很多共同點的人會更喜歡我們。或者我們只是覺得與有共同興趣的人出去玩更有趣。

二、原型是成為朋友的根本因素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將人格分成了三部分:

意識

個人潛意識

集體潛意識

其中,集體潛意識的主要內容是原型,原型不是人生經歷過的事情在大腦中留下的記憶,他沒有一個清晰的畫面,這種記憶好似一張需要後天經驗來顯影的照片底片,人生有多少典型的場景就有多少個原型。

舉例來說,母親的原型不等於母親的實際形象,人類心理深層結構對其認知取決於嬰兒時間他們的知覺和行為的選擇性。但是,因為嬰兒與母親的關係在不同家庭中甚至在同一個家庭中的不同子女之間都有所不同,所以母親的原型外觀也會存在差異。

這種「反應傾向」同樣適用於成人社交中,這種帶有潛意識的行為將會控制著人類的選擇,所以,看似是遇到有很多共同點的人以後,才選擇與其成為朋友的。

但事實上從一開始你腦海里就有一個明確的原型,決定了你要找一個這樣的朋友。

三、感知相似度決定了關係的期限

實際的相似度越多也不見得會讓我們更喜歡對方,我們擁有的關於一個人的信息越少,相反,我們對其喜歡程度會越大。

在實際調查中顯示,人們只讀了一篇關於一個陌生人的故事,從中發現他們之間存在著很多共同之處,從而好感度大幅度提升,這是因為他們沒有其他任何東西可以作為好感度上升的基礎。

而當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有共同之處的人,卻正好相反,實際相似度所提升的喜歡程度卻沒有感知相似度所提升的大。

因為人是情緒化的,在人際交往中感性認知佔比會大於實際認知,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有那麼多人網戀的原因了。

因此,真正決定雙方能夠走得長遠的根本因素在於感知相似度,而不是事實上存在的相似度。

像一見鍾情、相見恨晚都是這樣一種現象,這並不是命運給我們的驚喜,而是與我們自身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會遇見什麼樣的人,會不會有後續的發展,怎樣的發展,其實緣分是早就註定好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為什麼同學群里說話的永遠是那幾個,大部分人選擇沉默?
高智商的人不喜歡與人交往的原因在於,他們的周圍根本沒有同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