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一場精神病,毀了一個人,窮了一個家」

「一場精神病,毀了一個人,窮了一個家」

走在大街上看到行為異常的精神病人,我們會本能的躲避,只要有任何異樣我們都可以選擇躲得遠遠的。

可是對於那些精神病患的家人來說,他們就像是一顆「定時炸彈」,經常會在發病的時候做出很多傷害家人的事情,可是他們自己並不會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在傷害。

很累,他每次犯病的時候我只想找個地洞鑽進去,他在我生活中出現的每一天都讓我提心弔膽,可是又不能送醫院,間歇性精神病好了可以馬上出院,出院以後又是噩夢一般的日子。

明明知道她這副模樣是因為生病,還是忍不住恨她,咬牙切齒的恨。一方面又同情她,愧疚感與責任心無法做到真正放棄,真的好累,如果沒有生病的話,我們家會怎樣?

作為家人,他們不能輕易放棄,可是他們卻受著常人難以想像的壓力,情況好一點的時候要忍受著患者的胡言亂語,情況差一點可能會直接受到生命威脅。

特別是很多農村精神病患者,因為對於精神類疾病的認知欠缺,很多患者送到醫院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期,再加上醫療條件落後,很多患者會被直接用鐵鏈鎖在小黑屋裡。

△被「關押」的精神病人

因為某些誘因,可能是受人欺負,也可能是親人去世帶來的巨大打擊,很多人年紀輕輕就患上了精神病。

21歲的時候吳強就患上了精神病,他原本是個內向不愛說話的孩子,一直乖乖的也不惹事,但因為出去打工被幾個人打了一頓後,咽不下氣,一睡八天後精神出現異常。

家裡因為他的病負債纍纍,他的病情也是反反覆復,三次放火燒了家裡的東西,還將同村一位60歲老人打死賠了兩萬。

△患者吳強

於是他被關在小黑屋裡,一關就是8年,這真的是無奈之舉,他如果被放出來萬一再出什麼事,他的家人再也無力承擔了。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存在暴力傾向或行為的人約佔 8%-10%,雖然比例不高,但只要他們一患病他們的行為就不受控制,造成的傷害也比較大。

農村人特別忌諱去精神病院看病,認為這個人一輩子只要進去了就完蛋了,而且從此也會背上神經病的稱號。

除了嚴重的精神分裂症,許多人不知道還有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等其他精神類疾病。

所以,在關愛他們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能將正確、科學的知識給科普出去,讓更多人擺脫偏見。

精神疾病會遺傳?

100%就過分了

精神病有一定的遺傳關係,血緣關係越近,發生遺傳的可能性越大,但是遺傳的概率並非是100%。比如,父母一方為精神分裂症,其子女發病機率為15%左右,父母雙方都是精神分裂症,則子女發病機率在40%左右。

所以,作為患者的家屬或親人,沒必要過於擔憂精神病遺傳,應該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情,避免過於擔憂。當出現頭痛、頭暈、失眠多夢、煩躁不安的情緒時,要儘快到精神病醫院檢查和治療。及時發現並且處理得當,精神病治癒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抗精神類藥物吃多了會變傻子?

不吃藥才傻呀

以往大量使用老一代抗精神病葯,如氟哌啶醇、奮乃靜、氯丙嗪等的時候,患者通常會出現一些副作用,比如面無表情,木獃獃的,反應遲鈍,腦子變慢,記憶力注意力下降等等。

現代新型抗精神病藥物,如利培酮、奧氮平出現後,這些現象已經很少了。加上現代的治療理念是個體化治療,在追求藥效同時盡量避免副作用,注重患者認知功能及社會功能全面恢復,包括學習和工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

所以千萬不要因為所謂的副作用而拒絕治療,這無異於因噎廢食。

精神病人都是瘋子

見識少不是你的錯

如果不說,你能想像到,前英國首相丘吉爾患有抑鬱症,諾貝爾獲得者、數學家約翰·納什患有精神分裂症,美國著名企業家、航空工程師霍華德·休斯患有強迫症嗎?

精神病是一種精神活動障礙的疾病,是由於多種因素導致的複雜性疾病,主要表現為思維異常、情緒多變、行為失控等。它可能是先天遺傳,比如抑鬱症、精神分裂症,也可能是因為個人原因而引起的,比如長期酒精依賴、壓力過大等等。

瘋子則是指患有嚴重精神疾病的人,或行為古怪,舉止瘋狂放肆的人。

所以,從某種角度講,兩者有交集,但是不能簡單劃等號。

精神病治不好?

真的不能一概而論

精神病有很多種,每一種預後都是不一樣的。比如輕度的焦慮症,抑鬱症等,通過藥物及心理治療,大部分的恢復良好。在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6成以上的患者能夠達到臨床治癒,對於首次發作的患者,治療效果更好。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精神病治療複雜的一面,影響療效的因素決不單純是醫生和藥物,還包括家屬和各種社會因素。有些患者醫生認為治好了,但其他人仍然覺得他們「有毛病」。

精神病人應該被隔離?

他們是病人,不是罪人

一些重性精神病人病情發作時,確實會出現暴力行為,危害他人或者自身安全,所以急性期患者需要住院治療。

通過積極治療,精神病患者病情是可以好轉的。但是由於家庭和社會的偏見,很多患者長期滯留醫院,不能重返社會,時間久了,容易導致患者人格衰退,認知功能缺損,繼發精神殘疾。

因此建議精神病人早日回歸社區,通過工作,提高自我價值感,並積極與他人建立正常的情感交流,減少病恥感。同時,我們應該對精神病患者給予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精神病人都有暴力傾向?

這個鍋精神疾病不背!

調查顯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存在暴力傾向或行為的人約佔 8%-10%,而在未患病的普通人中則有近 20%的人使用過暴力。

再看看美國的305起暴力事件中,研究發現,僅有12%繼發於精神病。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這些獸行及流血事件被憤怒、接觸武器及物質濫用所激發的比例更高。

換句話說,在精神病患者中,你遭遇暴力的危險性遠低於在普通人群中。

精神病會傳染?

清醒一點好嗎!

生活中常常會聽到父母教育孩子,那個人有精神病,要遠離他,小心傳染給你。

精神病真的會傳染嗎?

答案是,不會。精神疾病並非細菌、病毒感染,所以不具有傳染性。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常年為精神病患者服務的醫生護士,他們的精神障礙發生率並不比一般人高,這就是精神病不會傳染的最好證據。

改變偏見,讓他們的生活多一點善意,特別是他們再次融入社區的時候,少一點歧視的目光,讓他們能重新感受溫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神分裂症 的精彩文章:

你真的了解精神分裂症嗎?來看下它的典型癥狀
精神分裂症早期表現是什麼?患上它我們又該如何護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