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意外傷殘發生後,我們可以做什麼?|心理急救手冊

意外傷殘發生後,我們可以做什麼?|心理急救手冊

文:壹心理主筆團

來源:心理公開課(ID:yixinligongkaike)

或是因為突發的事情,或是因為長期的病痛,可能在一陣昏迷醒來後,你不得不面對一個事實: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殘缺了。在那一瞬間:

你可能以為自己在做夢,恍惚之間無法接受;你可能會質疑成千上萬的人,為什麼偏偏發生在我身上;你可能會擔心憂慮,接下來的生活怎麼辦,別人的眼光我該如何承受......

親愛的,請別害怕,請你一定要相信,眼前的痛苦與黑暗終將過去。我們將給你帶來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幫助你度過這段時光。

當然除了我們,還有你的家人朋友,你可以依靠他們,向他們訴說你的痛苦。請你一定要相信,一切都會變好的。

本文共有以下 4 個部分:

當身體出現殘缺時,我們的情緒會產生什麼變化?當傷殘發生之後,我們可以做什麼?若你身邊的人殘疾了,你可以......如果有以下狀況,請及時尋求專業幫助

01

當身體出現殘缺時,我們的情緒會產生什麼變化?

這是一段艱難的旅程,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可能會把我們的生活攪得一團糟。在這樣的情況下,你需要先明白,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都需要一個創傷修復的過程,不用苛求自己立即走入正常生活。

當經歷重大傷殘後, 我們的心理可能會逐步經歷以下 5 個階段(畢麗華,1995)

第一階段:休剋期—— 在傷殘發生的那一瞬間,一直到接下來的幾個小時中,我們會有驚恐、獃滯或麻木等反應。

第二階段:否認期—— 我們會否認意外、傷殘的發生,並可能會處於

抗拒的狀態,不肯配合治療。

第三階段:抑鬱反應期—— 當冷靜下來後,我們開始接受自己失去了某些身體功能的事實,在這個期間,因為自身心理素質、外界的反應等因素,我們可能情緒波動會比較大,甚至變得抑鬱。

第四階段: 依賴反應期—— 我們開始超乎尋常地依賴他人,以消除殘疾帶來的緊張感。

第五階段:適應期 —— 慢慢地,隨著我們自身的努力,我們最後將走出痛苦,走進新的生活。

而在這五個階段中,我們的內心會有一些重大的心理反應:

1. 「別靠近我,別想傷害我」丨過度警覺,缺乏安全感

「你要幹什麼,為什麼觸碰我!?」「路上怎麼有這麼多車,它們會不會再沖向我?」「什麼聲音!你們是不是在密謀怎麼撇下我,想看我一個人出糗!?」

高度警覺、強烈恐懼是經歷災難性事件後第一個月內最普遍、最嚴重的心理體驗。

在這段時間,我們會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留意或尋找環境中的威脅性信息,處於高度敏感的狀態,心情容易受到激惹,對相關事件或信息產生過度反應(例如,可能產生過分的驚嚇反應)(伍澤蓮 ,何媛媛,2009),這時,我們會極度缺乏安全感,拒絕他人的靠近(楊昭寧, 楊靜, 譚旭運,2012)。

這些過度的「警覺性反應」 可能會擾亂我們的正常生活,讓我們感到心疲力竭,進而導致健康受損。

2. 「不,這種事情怎麼可能發生在我身上」丨否認事實,難以接受

我們會否認自己出現了生理缺陷,不接受眼前的事實 :(馬洪路,2002)

這種意外怎麼可能出現在我身上?我應該像其他同學和朋友一樣,自由地行走,去欣賞全世界最美的風景,去正常地工作,享受生活,這才應該是我的人生!

在這樣的狀態下,我們很難理性地去看待一些事實和現狀。

這種現象其實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在初期能對我們起一定的保護作用,幫助我們抵禦緊張、焦慮、憂愁、恐懼等情緒,但在後續的治療和康復階段,堅持「否認」 可能會影響後續進展。(畢麗華,1995)

3. 「怎麼辦,我的人生是不是就完了?」丨焦慮不安,無法自拔

在巨大的衝擊下,我們可能會陷入持續焦慮中無法自拔:(馬洪路,2002)

為什麼會發生這一切?我還有救嘛?這治得好嘛?我該怎麼生活?沒有親人在身邊怎麼辦?以前的朋友會不會因此離開我?一輩子這麼長,難道我只能在輪椅上度過了,只能面對這個無聲的世界,只能做個廢人?!怎麼有那麼多事情要考慮,怎麼有那麼多的煩惱,可我能做的,只是躺在病床上焦慮!

4. 「不去回憶就不會那麼痛」丨選擇遺忘

「讓我逃走吧,離開被痛苦禁錮著的生活,離開社會、離開一切!如果可以,我多麼想選擇失憶,拋下過去的傷痕。「

分離體驗是我們在創傷後幾乎都會表現出來的一種癥狀。簡單來說,就是遺忘過去發生的種種,冷漠地回應他人,以此迴避創傷。(趙冬梅, 申荷永, 劉志雅,2006)

在分離體驗中,我們試圖在認知和情感上遠離創傷,這也是一種自我防禦機制。

似乎不去想不去念,就能不痛苦、不在乎,我們把自己從痛苦體驗的經歷中分離出來,切斷生理缺陷與痛苦之間的聯繫。

當這種分離體驗更加嚴重時,我們可能會過激地切斷自己與外界的所有聯繫,從而影響日常生活。

5. 「那輛車又朝我開來了!」丨不斷閃回的記憶,不斷重複的痛苦(董強利, 葉蘭仙, 張玉堂,2012)

「那輛疾行的卡車就在眼前直直地衝來,那爆炸的巨響又一次沖入腦殼,震得我頭皮發麻!不要讓我再去回憶那次事故了,我什麼都不記得,也不想記得!」

對於發生意外的場面,我們可能會在事後難以回憶,遺漏掉重要的情節,前後矛盾,甚至完全遺忘。

但也可能會時不時出現閃回:當時的經歷活生生地闖入我們的頭腦,讓我們反覆地、無法迴避地再次體驗 。(Parry & O』 Kearney , 2014)

這段時間,我們也會常常出現夢魘、驚恐、注意不集中等等癥狀。

6. 「能不能一直陪著我,不要走」丨很想依賴一些人(畢麗華,1995)

「那個人的出現,在我漆黑的生命中照進一束光,他給了我繼續活下去的希望,讓我能放下一切的包袱與顧慮,忘卻痛苦與悲傷......能不能每一分每一秒都陪伴在我身邊,離開他的每一秒都讓我如坐針氈。」

這是一段依賴反應期,會有一個人或一個事物,TA 的出現與陪伴讓我們獲得安全感,而這段時期多出現在功能恢復或功能代償階段中。

這種心理上的依賴,其實是想要取得一種 「 假託」 ——讓我們可以將病痛分擔到被依賴對象上。

不過要注意的是,雖然這種心理可以減輕我們的緊張負荷,但長期的依賴是不利於恢復獨立生活和康復的。

7. 「雖然不完美,但我康復了,回歸生活」丨接受事實,努力康復(畢麗華,1995)

經歷了前面很多心理波折後,或許我們開始慢慢冷靜下來,接受自己的缺陷,井然有序地進行康復和治療,在陪伴和關懷下慢慢變好,並走向新的生活。

這個時候的我們,可以說是完全度過了心理、生理危機,向著更好的明天前進。

02

當傷殘發生之後,我們可以做什麼?

1. 放下自卑,給自己一些信心和改變的動力(劉繼茹,1998)

「那段時間,我很害怕看到鏡子里的自己,看到陌生路人奇怪的眼光。或許,我害怕的是面對自己,害怕這一輩子就這麼苟且偷生。」

我們可能會有點嫌棄這個糟糕的自己,可又有誰是完美的呢?

殘疾並不意味成為弱者,一蹶不振。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曾提到:

如果人的某種器官功能不足或有缺陷,會遇到許多生活困難,這時我們就必須尋求方法來彌補不足,以便更好地適應環境。

這種彌補可以有兩個基本途徑:

(1) 攻克功能不足器官的弱勢。如通過康復治療減緩病症,體弱者加緊體育鍛煉增強體質等等;

(2) 發展其他的感覺技能來彌補。例如失明者會更依賴聽覺觸覺做判斷,除了視覺外其他的感覺會更加敏感等。

2. 適應生活,積極用行為去做改變(陳建文,王滔,2003)

現在的我們,可能在一些方面與之前有所差距,因此我們處事更應該小心謹慎。這既能保護我們的心理不受打擊,更能幫助完成新的適應。

在社會適應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多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地去處理問題,克服問題。

在這個有點艱難的階段,我們可以時不時對自己的行為做一個評估,

例如:在行動前問問自己,這樣做是否能實現我們想要的目標,如果失敗的話,它所帶來的代價我們是否可以接受等等。

3. 尋找合適的興趣愛好、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

確實,身體的缺陷會讓我們的學習出現種種障礙,但我們仍然可以期待未來。比如嘗試做一些以前沒有做過的事情,或許會有奇妙的體驗和結果。

例如,失去雙臂但喜歡球類運動的你,可以用雙腿體驗足球的快樂;雙目失明但熱愛交流的你,可以試著學習演講,做一個不平凡的演說家......

體育鍛煉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行動不方便的話可以打打撞球、練練上半身的瑜伽等等。這既能提高免疫力,又可以增強自信心,是康復階段的不二選擇。(郭敏剛,吳雪,陳靜.,2007)

4. 學會傾訴自己的痛苦,會好受一點

傾訴可以減少心理問題的發生。我們可以把這一時期的心理狀態向親密的人訴說,或是記錄在日記本上(于海波,張進輔,2000)。

找到一個合適的情感宣洩渠道有利於舒緩身心,讓我們冷靜下來,更好地面對生活。

5. 認識到自己的角色轉換,勇敢面對(宓忠祥,2001)

殘疾的出現可能讓我們的社會身份出現這樣的變化:

我們或許活動無法自理,生活受到限制;或許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需要遠離社會,僅和家人、醫護人員打交道;我們的家庭也可能因為自己的傷殘面臨經濟問題、家庭關係矛盾。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嘗試著完成角色轉換,比如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參與心理劇的表演等,增加對不同社會角色的心理體驗,嘗試著完成對當前「殘疾者」 這一角色的認同感。

這有利於幫助我們儘早建立正確的預期和認知,積極發現和開發自己其他方面的潛能,使其成為今後參與社會活動、樹立自信心的心理支撐點。

03

若你身邊的人殘疾了,你可以......

1. 呵護 TA 敏感的心

由於生理缺陷,TA 將有可能接觸更多外界有意或無意的負面評價,而面對這些消極的社會反饋信息,他們會變得敏感脆弱,害怕被拒絕。(李文濤,謝文瀾, 張林,2012;謝文瀾,張林,2013)

因而在陪護的過程中,我們應該積極地給與TA 關心,儘可能地滿足TA 的要求。

若敏感的TA 不希望過分的關注,請注意不要進行以下幾種關心:

(1)頻繁地詢問TA 好一點沒有 ;

(2)禁止TA 的一切活動包括那些醫生允許嘗試的訓練,讓TA 只能休養在床 ;

(3)過度地表揚TA 的進步 。

希望你能夠再耐心一點,讓TA 感受到足夠的溫暖。

2. 給TA支持,陪TA一起解決問題

你可以陪在TA 身邊,用這幾個方法幫TA 進行適應和恢復:

(1)關心TA 現在生活中遇到些什麼問題?幫TA 提煉其中的核心問題,例如活動不便、疼痛等,先把問題聚焦,再和TA 商量解決方法

(2)建議TA 通過寫日記等方式找到舒緩心情的方式

(3)讓TA 想想如果徹底康復後,生活會產生什麼變化,現在又能為這個目標做些什麼(賈書磊,2017)。

3. 給 TA 足夠的家庭支持 ( 成君,1997)

家庭的存在,對 TA 的心理健康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

殘疾的TA 可能會產生自卑及抑鬱情緒,如果你是TA 的家人,需要在家庭生活中給TA 足夠的尊重和關心。

比如空閑時間多陪伴TA,不要給TA 過多生活的壓力,可以向TA 描述未來美好的圖景等。

04

如果你或者身邊的人殘疾後有以下狀況,

請及時尋求心理諮詢師或專業醫生的幫助

(伍澤蓮 ,何媛媛,李紅,2009)

1.在已經安穩的情況中表現出過度警覺,把身邊的一切都當作是可能的威脅

2.完全切斷與他人的正常聯繫,封閉自己的內心

3.注意力不集中,莫名地打人、吵架

4.重複地感受到當時意外發生的場景,無法平靜心情面對現在的生活

5.出現與原病症無關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性變化,如語言不利索、四肢莫名顫動等

6.被記憶困住,時而忘記受傷的事件,時而又覺得所有的事情都跟這件事有關係

最後我想對每個受傷的你說,或許前面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但請不要放棄,請讓愛和自我接納陪伴著你,走遍人世間那些更美好的風景。

參考文獻:

畢麗華. (1995). 缺陷心理學初探. 中國康復醫學雜誌(2), 90-92.

伍澤蓮, 何媛媛, 李紅. (2009). 災難給我們的心理留下了什麼?——創傷心理的根源及創傷後應激反應的腦機制. 心理科學進展, 17(3), 639-644.

楊昭寧, 楊靜, 譚旭運. (2012). 聾生安全感、人際信任與心理健康的關係研究. 中國特殊教育(9), 18-23.

馬洪路. 殘疾者的心理問題探討[J]. 中國臨床康復, 2002, 6(17): 2508-2509.

韓啟放. (1994). 心理防禦與心理健康.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1).

趙冬梅, 申荷永, 劉志雅. (2006). 創傷性分離癥狀及其認知研究. 心理科學進展, 14(6),895-900.

董強利, 葉蘭仙, 張玉堂. (2012). 創傷後應激障礙的影響因素及心理危機干預. 精神醫學雜誌, 25(1), 72-74.

Parry, L., & O"Kearney, R. (2014). A comparison of the quality of intrusive memories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depression. Memory, 22(4) , 408-425.

施琪嘉. (2010). 心理創傷記憶的腦機制及其治療原理.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 05(4),242-245. 劉繼茹. (1998).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理論的研究. 社會心理科學(3), 61-63.

陳建文, 王滔. (2003). 關於社會適應的心理機制、結構與功能. 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2(4), 90-94.

郭敏剛, 吳雪, 陳靜. (2007). 殘疾人心理健康及其與體育鍛煉關係研究.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30(2), 189-191.

于海波, 張進輔. (2000). 國外關於傾訴效果的研究綜述. 心理科學進展, 18(3), 67-72.宓忠祥. (2001). 角色轉換 在殘疾人心理康復中的意義和運用.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7(1), 34-35.

李文濤, 謝文瀾, 張林. (2012). 殘疾人與正常群體心理生活質量的比較研究.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 20(7), 993-995.

謝文瀾, 張林. (2013). 殘疾群體的污名效應及其社會影響.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 21(10),1531-1533.

賈書磊 , 馮瓊 , 方小群 , 何朝珠 , 何雪瑩(. 2017) 肢體殘疾患者敘事心理康復的應用研究 .中國康復醫學雜誌,32(10),1155-1157.

成君, 王革, 鄭平, 李慶友. (1997). 家庭支持對肢體殘疾人抑鬱情緒的影響. 中國心理衛生雜誌(5), 311-312.

出品方 | 壹心理

本文編寫 |呂瑞怡

專業指導 | 黃喜珊

本文編輯 | 觸角 張真Derek

也許你或者周圍的人正在面臨分手失戀痛苦、學習工作低迷、職業選擇困擾、懷孕焦慮,甚至在重大疾病之下身心俱疲,接下來,我們會一一為你解答以上問題。

別擔心,我們陪著你。

下期預告:絕症篇

上期回顧:被出軌篇分手篇懷孕篇結婚篇

作者簡介:壹心理主筆團,一群和弗洛伊德抬杠的年輕人

責任編輯:Spencer 周芝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缺陷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女人致命的四種性格缺陷,希望你沒有
心理學:越是內向的孩子,長大後越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