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詩人紀弦詩歌《你的名字》賞析

詩人紀弦詩歌《你的名字》賞析

原詩:紀弦

《你的名字》

用了世界上最輕最輕的聲音,

輕輕地喚你的名字每夜每夜。

寫你的名字,

畫你的名字,

而夢見的是你的發光的名字:

如日,如星,你的名字。

如燈,如鑽石,你的名字。

如繽紛的火花,如閃電,你的名字。

如原始森林的燃燒,你的名字。

刻你的名字!

刻你的名字在樹上。

刻你的名字在不凋的生命樹上。

當這植物長成了參天的古木時,

啊啊,多好,多好,

你的名字也大起來。

大起來了,你的名字。

亮起來了,你的名字。

於是,輕輕輕輕輕輕輕地呼喚你的名字。

賞析

這首詩具有意象與旋律之美。詩人創造性地以戀人的「名字」作為全詩的構思中心和中心意象,並以色彩繽紛、令人目不暇接的比喻,圍繞中心完成全詩的意象結構,以戀人的名字借代戀人本身,對戀人「你的名字」的鐘愛和讚美,正是對戀人本身的鐘愛和追求,這也使全詩增加了一層含蓄的意味。

《你的名字》一開始,就出現了詩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他用第一人稱的呼告語呼喚戀人的名字。如果詩人把「你的名字」具體化,全詩就會因那種特定的限指性而減色。抽象的「你的名字」的泛指性,能將個人的感情經驗提升到普遍性的層次,引起讀者對不同名字的美的聯想,從而共同參與審美創造。在第一、二兩節中,「呼」「喚」有聲,是聽覺意象,「寫」「畫」有形,是視覺意象。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見」則應該是如真如幻的意覺意象了。在第三節中,詩人以一系列比喻來比擬戀人「發光」的名字,而詩人的才華也於此「發光」。這一節連用七個比喻,雖然都用「如」字構成明喻,但卻無單調之感,這主要是因為:其一,運用了博喻這一藝術手段。人常說「好有一比」,詩人卻連用七比,有強烈的印象趣味。其二,在意象的強度和語式的幅度上多加變化。「日」「星」「燈」「鑽石」「繽紛的火花」「閃電」以及「原始森林的燃燒」等,同為「發光」,但光亮的程度各異,它們並置在一起,可以看到殊而不同的變化,也可見詩人求異性思維在這裡作扇形展開。第四節也頗為精彩:「刻你的名字!/刻你的名字在樹上,/刻你的名字在不凋的生命樹上。」海枯石爛的戀情,在這裡得到了一種特殊的美學方式的表現。總之,第三節寫「發光」之「亮」,第四節寫「長成」之「大」,角度雖各有不同,但像四面八方的箭矢都奔向一個紅心,詩人花樣翻新的讚美詞都是奉獻給一個芳菲的名字。

《你的名字》雖然不講究腳韻,但它卻追求圓順而流暢、優美而動聽的旋律,宛如一曲悅耳清心的輕音樂。它的旋律美的形成,一是由於「復沓」。第一節的「最輕最輕」和「輕輕地」乃至「每夜每夜」,是緊相承接的反之復之的語詞復沓;第二、三兩節中連用七次於每句結尾的「名字」和「你的名字」,是同一句型的接連復沓;第四節前三行「刻你的名字」以及二、三兩行的「在樹上」與「在不凋的生命樹上」,是句首與句尾的短語復沓;結尾一節七個「輕」字的連用,是同一詞語在句中的復沓,而這一節每一行結尾的「你的名字」,則又是句尾位置上的復唱了。復沓渲染出濃郁的氛圍,傾吐出噴薄的激情,結構出獨特的旋律。試想,如果取消了復沓,這首詩便不會有這種動人的風情了。構成旋律美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迴環」。例如開篇一節和全詩最後一句的「於是,輕輕輕輕輕輕地喚你的名字」,構成了首尾的重複與呼應,即整篇美學結構的大迴環;詩的第三節的四行,承接第二節末句「而夢見的是你的發光的名字」,構成近距離節與節的迴環;第四節的六行,是對第二節前兩行「寫你的名字」與「畫你的名字」的承接,這是遠距離的節與節的輝煌。值得注意的是,最後一節首句「大起來了,你的名字」與前一節末句「你的名字也大起來」,構成連鎖式迴環;第二行「亮起來了,你的名字」則與第三節構成遙應式迴環,而「亮起來了」又和第二節末句「發光的名字」互相照應,像夜晚的原野上兩盞互相呼喚的燈光。總之,有了多變化而求統一的復沓與迴環,讀這首詩的「每夜每夜」,就猶如聆聽一首深情曼妙的謠曲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睡 的精彩文章:

關於冬天的詩詞九首
王勃《滕王閣序》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