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齊魯名家寫汶上暨再現中都文 化書畫展」在汶上盛大開幕

齊魯名家寫汶上暨再現中都文 化書畫展」在汶上盛大開幕

(張廣愛 張瀟丹 )

金秋時節,翰墨飄香。2019年11月2日上午10時,「齊魯名家寫汶上文化下鄉暨再現中都文化大型書畫展」在山東汶上隆重開幕。 中共汶上縣委常委、統戰部長薛建民致歡迎辭,大眾報業集團原總編輯、省政協常委朱宜學,濟寧市委宣傳部常務部長孫愛民,山東中國畫學會主席、山東畫院院長孔維克講話,大眾書畫院執行院長兼秘書長、著名毛體書法家王昭海向汶上縣政府贈獻了毛體書法作品《長征詩》,汶上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韓晶主持開幕式。

圖為:齊魯名家寫汶上文化下鄉暨再現中都文化大型書畫展開幕式11月2日在山東汶上舉行,中共汶上縣委常委、統戰部長薛建民致歡迎辭。

圖為:原大眾報業集團總編輯、省政協常委朱宜學講話。

此次活動是由中共濟寧市委宣傳部、中共汶上縣委、汶上縣人民政府主辦,大眾書畫院、汶上縣委宣傳部、汶上縣文化和旅遊局、汶上縣文聯、汶上縣書協承辦的。協辦單位是山東廣播電視台、視訊中國融媒體中心。活動的主題是「再現中都文化,書寫大美汶上。」

圖為:中共濟寧市委宣傳部常務部長孫愛民講話。

圖為: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中國畫學會主席、山東畫院院長孔維克講話。

圖為:大眾書畫院執行院長兼秘書長、著名毛體書法家王昭海向汶上縣人民政府贈獻毛體書法《長征詩》。

汶上古稱中都,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孔子宰中都行教化、施仁政,開啟了耕讀為本、明禮重德之風,汶上至今存留著孔子問政、講學、勸農、垂釣等聖跡,流傳著路不拾遺、器不雕偽、長幼異食、輕徭薄賦等美好傳說。後世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名人輩出,唐代李白、杜甫、高適等都曾遊歷汶上並留下大量詩篇;僅大明一朝,就相繼出現了王、路、郭、吳四大尚書和創建南旺分水工程的水利專家白英。足見古中都是一個美麗、繁盛,令人嚮往的地方,加之地處古運河畔、漕運要衝,千百年來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都文化。

改革開放以來,汶上進入發展的黃金期,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搶抓機遇,開拓創新,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社會事業蓬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譜寫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嶄新篇章。

出席開幕式的嘉賓還有:濟南大學滕西奇教授,山東省文化館徐永生副館長、山東藝術學院碩士生導師張泰捷教授,山東省科技館姜超院長,著名書畫家黃永聚、劉傳軍、管仁余、郭光桐、周末、張吉坤丶謝亞偉先生。中央電視台書畫頻道董波主任,山東廣播電視台楊斌主任,《大眾日報》、《齊魯晚報》、《濟寧日報》、濟寧廣播電視台、 汶上廣播電視台記者,濟寧和汶上縣各部門、各鄉鎮領導幹部、藝術家、學者及眾多書畫愛好者約300餘人。

開幕式後,領導、嘉賓們興緻勃勃地參觀了書畫展。展覽分為《儒學文化》、《運河文化》、《綜合文化》、《還看今朝》和《毛體書法千里行》五個板塊,分別展現了孔子宰中都的聖跡、政績;古運河畔人文自然景觀;汶上嶄新面貌和大氣磅礴的毛體書法。

圖為:《毛體書法千里行》板塊作品形神兼備、大氣磅礴。

圖為:畫展現場觀者如堵,領導、專家高度評價入展作品。

圖為:孔維克院長在筆會現場。

圖為:王昭海先生在筆會現場。

圖為:滕西奇、黃永聚在筆會現場。

圖為:周末在筆會現場。

圖為:參加活動的部分代表集體合影。

活動期間還安排了「齊魯名家寫汶上文化下鄉」筆會,孔維克、滕西奇、王昭海等10大書畫名家揮毫潑墨,飽蘸深情,以生花妙筆謳歌了古都汶上的燦爛文化和改革發展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都 的精彩文章:

寫作沒素材?這100句優美排比句,隨便丟一句到作文中都是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