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日本人在太平洋戰爭中戰略決策少了什麼?三個問題沒想清楚就上陣

日本人在太平洋戰爭中戰略決策少了什麼?三個問題沒想清楚就上陣

日本在很早以前就有戰略上「北進」還是「南進」的戰略爭論,從甲午戰爭到日俄戰爭再到一戰,日本優先在東北亞擴張是較為成熟的戰略模式。不過到了1936年二二六兵變爆發後,強調北進的皇道派被鎮壓,傾向於南進的統制派開始佔據上風。

受到軍部支持的廣田弘毅組閣後,開始制定《國防國策大綱》,結果日本陸軍與海軍基於各自利益的考慮形成了不同的戰略主張,其中陸軍較為側重於東北亞擴張,而海軍則側重東南亞擴張。經過激烈討論和博弈,最終廣田內閣在1936年8月的五相會議上兼收了陸軍和海軍的意見,制定《國策基準》。《國策基準》規定日本大陸政策的基本點是消除北方蘇聯的威脅, 並防範英、美,強調陸軍軍備以對抗蘇聯在遠東所能使用的兵力為目標;海軍軍備以對抗美國海軍,確保西太平洋的制海權為目標。在這時,日本的戰略仍然是「南北並進」,其實說白了就是還沒有找到重點。同時,這個《國策基準》將美國、蘇聯、中國、英國,以及有一定殖民利益但在亞洲能力不強的法國、荷蘭全面納入了戰略對手範疇,這意味著日本很可能在亞洲沒有真正意義上可靠的同盟關係。

不過形勢比人強,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盧溝橋事件,到7月底日本在華北的軍事行動並沒有結果。而到了8月,淞滬會戰爆發。中國全面動員和堅決抵抗令日本措手不及,為儘快解決中國問題,日本到1937年底就投入了陸軍2/3的兵力,到1938年武漢會戰時更是在本土只留下1個師團的兵力。中國堅決抵抗令日本用小勝換大勝的想法徹底破產,一次戰略投機一下子演變為全面侵華戰爭,並牽制住了日本絕大部分陸軍兵力,包括關東軍也大量入關作戰。這種現狀令北進缺乏兵力和資源,全面北進變為「擇機北進」。而1938年7月底,蠢蠢欲動的日本發動了張鼓峰事件,而1939年5月至9月,日本則與蘇聯在諾門罕展開了會戰,結果日軍戰敗。儘管蘇聯紅軍也打得並不精彩,但日本也意識到面對蘇聯時日本並不具備真正的進攻能力。

與北進相反,南進似乎機會大大的有。侵華戰爭並不僅僅在陸地上以大規模會戰的形式進行,同時在海上日本也動作頻頻。從日本海軍的角度上看,雖然日本海軍只有海軍航空兵參與了內陸的具體作戰,但隨著1938年日軍佔領了廈門、廣州和海南島後,日本海軍也獲得了大量的前出基地。從1939年開始,歐洲的大戰終於爆發,到1940年初,德國橫掃了西歐,荷蘭、法國這兩個在東南亞擁有殖民地的國家投降,英國則承受著全面控制歐洲大陸的納粹德國的直接壓力,這意味著日本南進所需要面對的對手已經無力增加在亞洲的戰略投入,相反還會降低在亞洲的存在。所以事實上日本海軍的「南進」反而更接近真實。

日本方面的具體化規劃在1940年4月開始,日本海軍就以控制東南亞水道為目標進行了推演,結果表明即便要對荷蘭採取有限的軍事行動,日本無論如何無法排除英國和美國干預。而如果要發動對美國的戰爭,只要戰爭超過一年半日本就基本毫無勝算。同時,日本的戰略關鍵在於能夠確保日本和東南亞之間的水域安全。這一推演的結果里假設對手需要很長的時間進行戰爭準備,並且準備過程需要大幅度提高相關戰略資源在國計民生上的比重。此外,這其中還隱含了一個悖論,那就是美國是日本石油的最大供應國,而要發動對美國的戰爭就要荷屬東印度的石油,而要拿下荷屬東印度就需要美國提供的石油。至於什麼時候開戰,日本海軍1940年8月認為,對美開戰的時機應該有兩個,其一,是「千載難逢的機遇」,其二,是美國持續增加的敵意。

結果陸軍在7月份突然就跳出來湊熱鬧。日本陸軍將南進視為從中國東北到澳大利亞北部的一大片控制領域,日本可以在這片範圍內實現經濟上的自足。日本陸軍據此認為,南進戰略的第一步應該是在河內建立軍事基地,以此作為東南亞擴張的出發點。這就需要日本與維希法國發生衝突。陸軍的戰略思路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陸軍試圖儘可能避免與美國開戰,專註於東南亞的歐洲國家殖民地就可以,其中也包括英國。但是陸軍這種陸權主張令日本海軍不可接受,他們認為陸軍的主張會侵佔海軍的戰略資源,並且將海軍置於一個次要角色上。然而,日本陸軍很快在1940年9月發起了對維希法國殖民地的進攻,並很快奪取了河內,這不僅是試圖切斷中國外援通道,同時也為陸軍執行對東南亞的蠶食鋪路。不過陸軍表達了南進的意圖後倒是給南進政策鋪平了道路。1940年7月22日,近衛文麿組閣,隨後很快於1940年7月26日制定了《基本國策要綱》。7月27日,近衛內閣在大本營政府聯絡會議上通過了《適應世界形勢時局處理要綱》,明確指出日本將把解決中國問題和南方問題作為日本今後外交重點。這兩個政策性文件的出台,標誌著日本對外擴張政策正式由北進向南進實行戰略轉換。

到了1941年,日本海軍和陸軍仍然沒有就南進的具體方式達成一致,是不停地在陸地上搞事,還是做好精心準備後用海軍一錘定音。陸軍認為,應該迫使維希法國政府接受日本在法屬印度支那南部駐軍,而後通過一場快速簡明的戰役拿下英屬馬來亞和荷屬東印度。日本海軍則認為,海軍仍然需要更多時間來準備,因為美國不可能不干預。日本陸軍對於海軍的態度非常不滿,認為日本海軍只對爭取更多撥款有興趣,而不是在協同作戰中給陸軍當兒子。

不過從1941年春天開始,日本海軍也認為與美國一戰不可避免,因此也在做著戰爭準備。然而,這種決意開戰的態度下日本海軍卻又不能承認自己還沒有完全做好戰爭準備,因此海軍不得不支持了日本陸軍1941年7月對安南、交趾支那和柬埔寨的進入行動。這個行動背後是為了進攻蘇聯而拉攏日本的德國迫使維希法國與日本簽訂合約後允許日本進入印度支那南部。但令陸軍和海軍都始料未及的是,美國、英國和荷蘭在8月都開始對日本進行全面禁運,特別是對油料進行禁運,美日談判徹底進入垃圾時間。由此導致的就是日本不得不進一步滑向與美國開戰的立場上,彷彿是海軍的預言自我實現了一樣。於是,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偷襲了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如果仔細來看,日本的戰略規劃都不得不圍繞一個問題,那就是美國的立場。事實上,南進到底值不值得讓日本冒著被美國禁運的危險?到底還有沒有其他替代性的策略避免與美國開戰?日本海軍到底有沒有能力在快速的戰役中擊敗美國海軍?這些都是根本性的戰略問題,而且日本軍方高層都沒有想清楚,反而總試圖進行戰略冒進,希望通過幾次戰略投機來獲取短期利益,而陸軍和海軍卻總是考慮自己在資源配置中的佔比,沒有被更高層次的戰略規劃控制。戰爭的發展也證明,日本人的優勢僅僅持續了1年半左右美國就全面進入了戰爭動員狀態,而且日本也沒有能力控制東南亞到日本的水道安全,最後美國越打越強,而南進除了讓日本兵力越來越散之外,直到戰爭結束都沒讓日本增強造血功能。

事實上,如果日本無法威脅美國生產能力的核心,也就是有太平洋隔著的本土,那麼日本就幾乎不存在贏得戰爭的可能性,因此對美戰爭就根本不應該被隨意考慮。相反,如果日本進行戰略妥協,控制住冒進的軍隊,悶聲發大財還是有可能的。當然,日本並非沒人看到這些,然而這些人的級別都比較低,無法加入戰略決策的行列。這也是個大問題。令人慶幸的是,當時日本的戰略思維確實存在著嚴重的缺陷,否則我們今天都得說日語,歷史的走向也會有極大的不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怪蜀黍老曾 的精彩文章:

越南國防白皮書要求強化自給自足,理想豐滿但現實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