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實現高效學習和記憶的6個方法—學會正確地對知識進行編碼和提取

實現高效學習和記憶的6個方法—學會正確地對知識進行編碼和提取

《認知心理學——心智、研究與你的生活》學習總結第一篇

1. 引言

為了從人的思維基礎能力——認知這一心理學的角度出發,進行科學地了解自我、提升自我,後續我將持續分享我對《認知心理學——心智、研究與你的生活》這一領域的學習總結。今天是第一篇,關於如何實現高效學習與記憶的6個方法,學會正確地對知識進行編碼和提取。

記憶具有心理旅行的功能。通過記憶,你可以將時間瞬間撥回到若干年前,想起你親身經歷過的令你難忘的一件事,甚至他人的一個動作、一句話,你都可以回憶出當時的情況。記憶的本質究竟是什麼什麼?普通人如何通過提升記憶力來提升自己的學習力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記憶的相關知識。

2. 記憶是什麼

記憶是學習力的重要基礎能力。建立適合自己的高效記憶方法,將為你的精進之路增添進步的引擎。首先,我們來學習一下記憶的定義:


記憶是指在初始信息(如刺激、圖像、事件、想法或技能)不再呈現的情況下,保持、提取或使用這些信息的加工過程。記憶就像是我們的時間機器,可以幫助我們回到過去的時光。

2.1 著名的記憶模型

在認知心理學的研究上,Atkinston和Shiffrin提出了著名的記憶模型,它提出了記憶的三個重要方面:

記憶模型

1、感覺記憶:是指短時間內對感覺刺激效果的保持,這個階段往往只持續幾秒或幾分之一秒。

2、短時記憶:短時記憶一般只包含5-7個內容,持續15-30秒。工作記憶屬於短時記憶的一種,工作記憶除了一般短時記憶的任務外,還包括一些複雜的認知任務,比如對信息的操作判斷等。

3、長時記憶:長時記憶包含大量信息,可以維持幾年甚至幾十年。

用一部之前熱映的電影《天才槍手》舉例說明一下,雖然這是一部講述考試作弊的電影,但是先聲明一下,本人是堅決反對考試作弊的哦。


天才少女Lynn和天才學霸Bank為了從STIC考試悉尼考場中,將考題答案帶出考場,他們完美地為我們表演了記憶模型的運作過程。

在完成試題答案後,通過視覺掃視,將試題答案形成感覺記憶,然後通過反覆的複述與加工(具體的加工方法,這部電影里沒有展現,可能涉及到組塊記憶、情景聯想記憶等),進而形成短時記憶,最後通過持續的記憶編碼,將答案轉換成長時記憶。走出考場後,他們利用休息時間,快速地將長時記憶內容進行提取與解碼,從而將信息提取到短時記憶中,並通過簡訊方式,將試題答案發送給泰國的夥伴。

電影《天才槍手》泰國版海報

2.2 短時記憶、長時記憶的編碼方式

編碼是信息的表徵方式。形成短時記憶、長時記憶,一般包括以下三種方式:

聽覺編碼:基於刺激的聲音進行表徵。比如根據單詞的發音,進行單詞的記憶。

視覺編碼:基於視覺的形式進行表徵。比如通過記住地圖的位置,從而辨別建築之間的方向。

語義編碼:基於刺激的意義進行表徵。比如通過記住單詞的分類是屬於水果類、還是電器類,從而更好地進行一系列單詞的背誦。

短時記憶、長時記憶都會使用以上三種編碼方式,但是對於長時記憶,語義編碼是最主要的編碼方式。

2.3 長時記憶的種類

長時記憶是我們學習的最終目標。只有將信息和知識轉化成長時記憶,我們才能不斷積累自己的知識庫,提升學習的產出和效果。那麼長時記憶包括哪些種類呢?

長時記憶可以分為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

外顯記憶,也叫意識記憶,由情景記憶和語義記憶組成。情景記憶指對個人經歷的記憶,語義記憶則包括地已有知識和客觀事實的記憶。比如我想起了上次跟朋友一起看了《天才槍手》這部電影的經歷,這就是情景記憶。而我想起了《認知心理學》對記憶的相關理論知識,就是語義記憶。

內隱記憶,也叫無意識記憶,它包括啟動、程序性記憶、條件反射三部分。啟動是一種涉及內隱記憶的過程,它能影響個體的行為——個體對於某個刺激的反應受到先前呈現的相同或相似的刺激的影響。程序性記憶,也叫技能性記憶,比如你開車的操作動作、在電腦前面打字的操作能力,都屬於程序性記憶。條件反射,比如一個人曾經被紅色的汽車撞傷過,下次遇到紅色的汽車,他往往也容易條件反射般地產生焦慮。

長時記憶的分類

3. 學習和記憶的秘密——編碼和提取

高效學習的關鍵是將自己學到的內容合理地轉化為長時記憶,並且在需要使用這些知識的時候,能夠及時的調用它們。

3.1 編碼的影響因素

將臨時獲取的信息和知識轉入長時記憶的過程叫作編碼。影響編碼的因素有哪些呢?書中總結了一系列實驗,證明了提升記憶編碼效果的因素有:

(1)將要記憶的詞語放在複雜的句子中。這點可以進行一下拓展,就是將我們學習的知識加入到我們之前的知識體系或框架中,進行新舊知識的聯繫性思考。

(2)根據詞語形成視覺圖像。通過形成圖像化,輔助記憶。

(3)建立詞語與自己的聯繫。將學習的知識與自己的經歷聯繫起來,比如自己的成功的、失敗的經歷,進行對比和聯繫,從而提升記憶效果。

(4)生成信息。書中提到的生成信息,類似於大家以前英語考試中的完形填空,通過回想,提高記憶。

(5)組織信息呈現方式。換一種大家熟知的方式,其實就是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知識的分類和延展性組織與整理,從而形成結構化知識樹。

(6)測驗。我們學生時間都經歷過無數的考試,考試其實就是一種很好地知識編碼方式。測驗可以是一種主動式的信息回想和創造的過程,測驗比單純地重讀材料的記憶效果更好。大家平時看書的時候,也可以提出一些問題,進行自我測驗,從而加深閱讀效果。

3.2 提取的條件

提取是指在使用知識和信息之前,通過一定的線索從長時記憶中提取到短時記憶,從而完成知識和信息的使用,實現真正的最終用途。

通過匹配提取情境和編碼情境,可以提高提取的可能性。匹配的方法主要有:

(1)編碼特異性:將編碼時和提取式的情境相匹配。比如很多學校都會組織與考試環境一樣的模擬考試,就是利用了這一方法。

(2)狀態依存的學習:將編碼時和提取時的心理狀態相匹配。調整個人的身心狀態,努力使自己在學習知識與使用知識時的狀態保持一樣愉悅狀態。

(3)適當傳輸加工:將編碼和提取的任務相匹配。比如閱讀這件事,我們可以在讀書之前,給自己設立5個最想知道的問題,帶著這5個問題進行閱讀和思考,讀完之後,再同樣地用這5個問題進行自我測驗,從而實現編碼與提取的任務的匹配性。

4. 高效學習與記憶的6個方法

學習了關於記憶的基礎知識,想想這個屬於記憶的哪種類型?

(答案是:長時記憶——語義知識,當然如果你加入了自己閱讀這篇文章時,當下自己經歷的有意思的事情,你還收穫了長時記憶之下的情景記憶)

知道了上面的知識,我們應該怎樣實現高效的學習與記憶呢?主要包括以下6個方法:

(1)精細化: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繫,並且最好是通過類比法、圖像法等方式,為知識之間建立更深入的聯結。

(2)生成與測試:自我回想與總結。成人的學習,有時很難有學生時代那樣頻繁的考試與測驗。所以我們要學會自我提問,自我測驗。通過有效的問題,來驅動知識學習的驗收與反饋。我在學習過程中,也經常使用這一方法。比如看完一章內容後,會馬上回想一下看過的東西,如果有遺忘,再翻看記憶一下,同時,第二天甚至一周後,也會在腦海中回想一下要點,如果有遺忘,再翻開對應內容進行複習。

(3)知識組織:腦圖和筆記是知識組織的兩大工具。沒有經過總結和提煉的學習,都是耍流氓。很多朋友看完了一本書,聽完了一場在線的講座,也就結束了,從來沒有進行總結與提煉,更不要說根據學到的東西制定下一步提升計划了。所以,也就有那麼多人讀了那麼多書,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4)休息:這也是間隔重複學習法的精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在持續的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習合理地休息與停頓,更不要疲勞性學習。學習過程中最有效的休息就是按時睡覺,當然,也要按時起床。

(5)匹配學習與測驗的情境:將學習與測驗的情境儘可能匹配,你的記憶效果會更好。這一點,對於學生更有參考價值。

(6)避免學習錯覺:簡單復讀材料、隨意性做標記是學習的兩大錯覺。簡單性地重讀材料,而不對材料進行加工提煉,沒有經過高效編碼的學習,是很難形成有效的長時記憶的。隨意性做閱讀標記也一樣的,有些人喜歡在書上隨意性標記,但是這種缺乏思考的自動化的行為也是難以奏效的,倒不如多寫一些你閱讀學習時的感悟、想的問題,可能更有助於形成知識的記憶。

在學習和記憶過程,你使用了什麼方法呢?歡迎一起交流探討!

來源於 馳騁於天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隱記憶 的精彩文章:

記憶是怎樣形成的?
孩子與父母的隔閡,往往是從這件事情開始的,大部分爸媽都曾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