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深受雍正皇帝喜愛的「中華名果」,多汁又好吃,果園直發,超甜!

深受雍正皇帝喜愛的「中華名果」,多汁又好吃,果園直發,超甜!

食物總會帶著四季的氣息而來

與身體進行溝通、融合

所以每到一個時節,都要吃應季的食物

「一年好景君須記 最是橙黃橘綠時」

秋冬是屬於臍橙的季節

金黃的色澤、豐富的維C

小編強烈推薦你一定要吃

最地道的贛南臍橙,因為超甜!

贛南臍橙,有著「中華名果」稱號,還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早在清朝年間就是朝廷貢品,深受雍正皇帝喜愛。

而近幾年,更是頻繁登錄中央電視台,曾被國家總理點贊的橙子,簡直是天生的驕傲。

贛州地處北緯24°,山地以紅土壤為主,土質偏酸,大量的淺丘坡地,為贛州發展規模化鮮食臍橙基地提供了有利條件。

贛州屬典型的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9~11月晝夜溫差大,極利臍橙果實糖分積累,正是這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孕育出了甘甜無渣、汁水充盈、皮薄肉厚的贛南臍橙。

相比於其他橙子類似九月紅、冰糖橙等,贛南臍橙成熟並不算早,即使是到了採摘期,也是中後期更加香甜和濃郁。(這也是為什麼贛南臍橙比其他地區的臍橙貴的原因,因為真的很好吃!)

鮮甜的口感,充盈的水分,即便輕輕咬上一口,甜蜜也會在舌尖瞬間引爆開來,就像把一整季的果汁都擠進嘴中,味蕾得到最大滿足~每一口吃下去,都是陽光和清泉的味道!

作為一枚爆汁的橙子,隨時隨地可以手動榨汁,出汁率可以達到55%以上,簡直是原生態無添加的天然果汁。

平時我們吃的橙子大多數甜度都在13°左右,小編隨手在果園測試了一個,甜度就已達15.5°,咬的瞬間有一種沁入心脾的滿足感,清甜順著舌尖流向心裡,還想再來一個!

這裡晝夜溫差大,不僅有利於糖分沉澱,並且蟲害很少,再加上當地農作物少,農戶們悉心照料,所以病蟲害會更少,根本用不著打農藥。純天然無農害。

臍橙的好處還不單是在它的口感上。臍橙一身都是寶,平時多吃橙子有清腸通便,美白皮膚,預防膽結石、支氣管炎、降血脂等多種疾病的功效。尤其是流感季節,多吃橙子還能預防感冒。

(小編實拍圖,親測多汁好吃)

贛南臍橙果頂有臍而得名,只有看一下整個臍包有沒有藏在果皮內部,便可辨認。而贛南臍橙還有個特點一般都是稍微有點橢圓形,表皮顏色橙紅色

在贛南這片紅土地上,果農們始終懷揣著一顆初心,用最淳樸的方式回報自然饋贈給他們大地。

贛南臍橙都種植在山坡上,這一片一片的山都是農戶一鋤頭一鋤頭開挖出來的,甚至幾代人的心血全都奉獻在這片土地上,這片土地就是他們的命,這片土地就是他們的魂。

自然的饋贈加上贛南人民的勤勞方才讓世人有幸吃到如此美味的贛南臍橙。

張阿姨從小就跟著父親種植臍橙,已經有二十餘年了,張阿姨就住在高山向陽坡上,院子前面就是臍橙果園,走進張阿姨打理的園子,紅澄澄的果實掛滿了果樹,可以看出張阿姨這些年付出了不少心血。

雖然外表會有些斑點,有些還有點青黃,但是絲毫不影響口感,當我們問起哪樣的果子最好吃?阿姨很自信的說道:個個都好吃!

這是對自家果園的認可與自信,隨手摘了一個,剝開遞給我們讓我們嘗嘗,確實好甜,好甜,飽滿的汁水都流一手,吃完手就黏糊糊的!

張阿姨說:「這些年的心血都放在臍橙上面了,丈夫出去打工,兒子也在外讀書,我就安心在家種著贛南臍橙,照看著老父親,每年臍橙成熟後,都會給兒子寄過去,兒子特別愛吃,說是吃了也不上火,也不長痘。」看著張阿姨欣慰的笑著,洋溢著幸福。

張阿姨的父親已有高壽80歲,思維還特別清晰,和我們說說笑笑,看著我們吃臍橙,也開始饞起來,吃著贛南臍橙講著原來干農活的故事。

這段時間陰雨不停,贛南臍橙橙也是喝足了水,十分十足,一捏就「爆」汁,吃的時候最好用刀切塊吃,用手剝皮稍不注意,就能被果汁濺一臉。

即使一顆橙子樹大小果不一致

但是選果上,堅持人工挑選

每天張阿姨清晨采果,剪枝一個個摘下來,比任何人都珍惜大自然的饋贈。

我們希望您吃進嘴裡的每一口水果,不是農藥和添加劑的味道,而是大自然最純凈的味道。

我們每一箱都會人工挑選均勻果徑大小,讓您收到好看又好吃。

在這個乾燥上火的冬季,

別忘了又一顆清甜多維C的冰糖橙等著你哦

提神醒腦,排毒養顏,絲毫不會上火。

為了給你們拿到最便宜的價格

小編直接和當地果園達成協議

價格比贛州本地買還要便宜哦!

有5斤小果、10斤大果、和10斤大果的禮盒裝

上圖是10斤大果的禮盒裝實拍圖

可以看到每一個都很大,手都包不下

普通裝的包裝也很厚實

保證到你手上是完好的臍橙

壞果包賠哦!

果園直發 正宗江西贛南臍橙

現摘現發 肉厚皮薄

汁多渣少 壞果包賠

果汁率55%以上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服務號

即可購買

(領取50元大禮包,查詢訂單 售後諮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儒風大家 的精彩文章:

感恩節:少年不懂父母恩,懂時已是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