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未來人類,或許可以通過月球,來尋找有關外星人的蛛絲馬跡

未來人類,或許可以通過月球,來尋找有關外星人的蛛絲馬跡

美國航天局最近宣布了「阿耳特彌斯」月球探測計劃,鞏固了2024年人類登陸月球和2028年在月球建立可持續基地的計劃。

這一雄心勃勃的倡議成功地喚起了一個塵封已久的話題:月球表面的獨特性質能否為天文學開闢新的領域呢?比如人類可不可以通過月球上的蛛絲馬跡收集到外星人發來的消息呢?

幾十年前,天文學家們為了這個問題已經開始考慮用不同的方法來對月球進行深入的觀測和研究。

他們發現,月球有3個重要條件是地球所不具備的

第一、高能粒子如伽瑪射線、X射線、紫外光子或宇宙射線不會被像地球上的大氣毯遮擋,因此它們將可以順利到達安裝在月球表面的大收集區域的望遠鏡。

從月球表面考到的地球

第二、對光波、紅外波、毫米波或無線電波敏感的天文台可以達到其衍射極限,而不會因穿過湍流空氣而產生模糊或吸收。因此,屆時安裝在月球的探測器陣列可以構成具有極佳角解析度的巨大幹涉儀。

第三、缺少電離層將允許無線電觀測站在非常低的頻率下接收信號,這將打開一個進入宇宙新的光譜窗口,或許還能觀測到宇宙大爆炸形成的景象。儘管看到這些景象本身就能令人感覺到異常興奮,但更重要的是它們對尋找外星生命相關的天體生物學研究有著重要的作用。

那麼究竟月球能提供地外生命的線索嗎?

我認為這個是可行的。月球完全可以像驛站一樣,源源不斷的把來自於宇宙中的信使回收起來,而月球大氣的缺乏正好保證了這些信使將到達月球表面而不會燃燒。此外,月球的地質活動不活躍也意味著月球表面沉積的記錄將會被很好地保存,而不會與月球內部的複雜地質混合。

在這張由美國宇航局月球勘測軌道器拍攝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月球南極的隕石坑。

作為自然郵箱,月球表面在過去幾十億年里收集到了所有碰撞的物體。這些「郵件」大多來自太陽系內部。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太陽系也不可避免地攔截了一些來自星際空間的物體,從塵埃粒子到自由漂浮的行星和恆星。不過這都不是問題了,只要能收集到任何其它蛛絲馬跡就已經足夠了。

將月球作為研究基地將不可替代

如果某些星際生物攜帶著外星生命的組成部分飄落到了月球,人們可以通過分析月球表面樣本來提取這些生物標記物。由阿波羅任務輸送到地球的月球岩石很可能被陸地生命污染,因此將月球當做實驗基地是不可替代的。

那麼我們的研究又從何而起呢?很簡單,從起源於其他星球的可居住區的物質碎片中識別生物標誌,將使我們了解地外生命的各種性質。最根本的問題是,遙遠的生命是否與我們在地球上發現的生化結構相似。相似性可能意味著生命存在著獨特的生存環境,或者生命在系統之間獨特的延續傳承。不管是什麼,登月研究都將大大縮短派遣航天器執行極其漫長的任務訪問其他恆星系統。

月球基地想像圖

想想看,從太空旅行到最近的恆星系統α-半人馬座A、B或C獲得相似的信息將花費近九年的往返,即使航天器以自然允許的最大速度——光的速度旅行。這段時間的前半段是為了達到目標而需要的,而下半場是為了得到我們的信息。

用火箭的話,這次旅程大約需要100000年,這個時間長度和第一批現代人類開始移居非洲以來的時間差不多,想想都夠漫長。顯然挖掘月球表面尋找外星生命的物證要快得多得多。

如何對月球上的外星碎片開展研究呢?

基於新校準的星際物體通量,來自外太空的碎片應該構成百萬分之30的月球表面物質。而太陽系外的有機物可能只有極一小部分,即1千萬分之幾。氨基酸,作為「我們所知的生命」的組成部分,可能達到幾千億分之幾。可以使用標準的光譜技術來檢查月壤中的顆粒,並尋找可以進行標記為太陽系外的生命物質,然後再進行具體的拆解研究。

如何確定太陽系外起源?最簡單的標誌是偏離氧、碳或氮同位素的唯一太陽比。實驗室已經在要求的靈敏度水平上證明了這種方法的可行性。

月球上的探測收集機器人

其實,近些年來,我們已經探測到了已經滅絕的外星生命的生物信號。包括在地球上,最古老的微體化石是在西澳大利亞的斯特雷利池地層中發現的,它有著34億年前存在的細胞的確鑿證據。另外,在月球上發現的外星生命形式的微體化石也同樣是令人震驚的。

更令人興奮的是找到了十億年前在月球表面墜毀的技術設備的痕迹,這相當於一個來自外星文明的信,信中寫道:「我們存在」。如果沒有檢查我們的月球郵箱,想像我們永遠不會知道還有這樣的信息到達。

發現外星生命跡象的機會為月球表面的可持續基地提供了新的科學激勵。月球以其浪漫的魅力而聞名,現在,我們希望月亮能告訴我們宇宙中還有其他文明的存在,證明並告訴我們其實並不孤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類關係訓練 的精彩文章:

霍金生前說出一個秘密:人類2045年人類永生不死?
關係,就是一場戰鬥,我們應該如何構建良好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