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減肥 > 所有的減肥食譜都不減肥

所有的減肥食譜都不減肥

儘管一直有人好奇我每天吃些什麼,但我從不推薦任何減肥食譜。因為所有的減肥食譜,都是無效的,哪怕能讓你暫時「減肥成功」,歸根到底也還是節食的功勞。

一句話,掩蓋肥胖癥狀這事,沒難度,還推人入火坑,我不想做。

我每天吃的東西,一般人都模仿不來。比如今早吃的:

兩碗糜粥,減肥者一般嫌沒營養、碳水太多、熱量太高;

兩顆滷蛋,加幾塊滷肉。

晚餐,可能就會有「那哥魚」、「鮫多魚」、「沙魔魚」、「迪仔魚」、魷魚等海產,吃點青菜,一碗半飯,一碗豬骨頭湯(配料可能是玉米、胡蘿蔔、苦瓜等)。前段時間,還是生腌的新鮮蝦蟹。

因為我是潮汕人嘛,從小就喜歡吃魚(以前只吃魚),日常基本就是大魚小魚,大肉不多,滷蛋我最愛。唔,真香。這種餐食沒有令我長胖,融入了我的靈魂,但北方人可能適應不了,或者根本沒有機會吃上。

如果按營養師的眼光,這種飲食方式搭配可能不夠均衡,不夠健康,但我身上確實沒有什麼毛病,我也沒有擔心。

食物是如何烹調的,非常重要,或許比食物本身還重要。

從營養成分的角度,一顆滷蛋和一顆水煮蛋並無差別,但吃起來真的就不一樣。滷蛋我可以一口氣吃上四、五個,還想吃,水煮蛋吃多了只會想吐。

潮汕秘制的滷汁,是以醬油為主角,再加上八角、老薑、蒜頭、茴香等各種配料,每種配料都有數量的要求,如此才能成就完美的滷汁。豬肉也有部位的講究,要選三層肉,有肥有瘦。經過慢火反覆熬煮,豬肉的油脂和香味,與滷汁慢慢滲入水煮蛋之中,滷肉肥而不膩,滷蛋咸香爽口。

飲食滋味與生活情趣,都在其中矣。但是我們看減肥食譜,基本機械地羅列食物品種與數量,這本身就是一件極度反常的事情——沒有一個廚師會怎麼看食物,佐料、料理方式、火候哪去了?

中國人傳統的飲食方式與智慧,是葷素搭配,是五味調和。比如小雞燉蘑菇,番茄炒雞蛋,裡面不僅有主要食材,也有姜、蔥、蒜等佐料的身影。我們吃飯固然是為了攝取其中的營養成分,但食物的味道、香氣其實更是為人所需要。

食物的味道、香氣,就是食物的氣質。有一句話說,「你就是你所吃的」,故古有「肉食者鄙」,正是食物氣質對人的氣質的改造。如西北地區常吃羊肉的人,身上多有一股南方人難以忍受的膻味。從這個角度講,肥胖是由於常年吃的食物氣質與人不合,所以貌合神離,整個人散發出臃腫的氣質。

但是刻板的營養觀念並不在乎豬肉與羊肉的差別,它只會考慮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素的比例。土雞蛋明明氣質更佳,營養師偏偏說天下雞蛋皆一般。更離譜的是,轉基因與非轉基因玉米,他們認為也是一樣的,因為科學。

氣質這個東西是天生的,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任憑怎麼用科學美化,都改變不了。有些人穿上龍袍也不像太子,就是這個道理。

自然界的動物,無論是否瞎子,都是靠氣質選擇食物的,如蜜蜂和蝙蝠。選擇的食物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消化系統,同是哺乳類的熊貓可以愛竹子,人就不行。

現代人辨別食物氣質的本事變弱了,所以往往只能從外觀或者數據上進行辨認,於是就很難找到適合自身氣質的食物。營養學的出現,更是令人無所適從。比如,聞起來很香的豬油飽和脂肪酸含量過高,不利於健康還會導致發胖,所以老百姓紛紛放棄傳統的豬油而選擇植物油,肥肉也不敢吃了。

按照營養學的數據,豬油中含有42%飽和脂肪,48%單不飽和脂肪,10%多不飽和脂肪;花生油則分別是21%,49%,30%。對比看起來確實是花生油佔優,但不談劑量說危害都是耍流氓,不是嗎?更何況,身體的各類脂肪構成其實與豬油很接近,吃豬油才更合理吧。這麼多年來,豬油一直蒙受不白之冤。

很多年來,營養學培養了一大批持有此類刻板觀點的營養師,使得我們對食物的認識越來越偏離本質和真相。減肥食譜,就是這種偏離產生的畸形產物。而盲目跟隨西方機械的營養主義,讓我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減肥食譜,其實就相當於中藥方子,你能想像一個中醫給所有病人都開同一個方子嗎?但營養師就敢開,因為根據理論,每個人減肥者都一樣,製造熱量差就行。製造熱量差容易,營養素配比也超級簡單,但食譜是否適合減肥者的體質,吃進去有什麼反應,食物本身的氣質,完全不予考慮。

所以,雖然減肥食譜滿天飛,但是真的靠減肥食譜瘦下來的,真的沒幾個。瘦下來的,也不能保持,恢復正常就反彈。我沒有統計數據,只是從5年前開始觀察上萬個減肥者至今得出的結論。

減肥本質是生活方式的改善,如果你不改變,就算醫生給你開了對症的方子,也醫不好,更何況減肥食譜就是個錯誤的解決方案。

中國傳統有一套理想的飲食智慧,廚師與中醫均秉承同一原則,即前述的五味調和。

五味是,酸、辛、苦、咸、甘,各種食物都有對應的味,如水果有甘、酸味,姜有辛味,大米有甘味,醬油有鹹味,苦瓜有苦味,演繹出不同的氣質。五味對身體有不同的幫助或影響,古人將其與五臟對應,以闡明食物在體內的消化代謝過程。經有云,「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便需要不同的五味搭配。如果五味調和了,人就吃得舒心,身體也能健康。五味調和作為一種高度凝練的飲食哲學,已經變成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準則而不自知。

雖然它沒有像營養學那樣沒有從成分上對食物進行分解,卻是真正的科學。

科學家已經發現,人的舌頭僅能分辨出五種基本味覺,分別是苦、咸、酸、甜、鮮,對應味蕾中的五種味覺細胞。一旦味蕾識別出特定的口味,味覺感受器就會通過神經將這些數據傳送到大腦。至於辛辣味,科學界一般認為是一種痛感、一種燒灼感。

我們看所有的減肥食譜,幾乎都偏重某一兩種味,如多選牛奶、水果等致甜味重,或多選肉、咖啡等苦酸味重,這樣五味就不能調和,將帶來身體內在的失衡。

如甜入脾,多甜就補脾,會讓脾胃的消化能力不正常地變強,於是攪亂五臟整體的平衡。基本上,這麼減肥之後會變得很容易餓,胃口大增。這就是跟減肥食譜可能產生的結果,但從營養上分析,你只會覺得食譜很完美,營養均衡。

作為把守食物質量的第一道門戶,舌頭髮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某些食物不適合我們吃,舌頭會發出信號,但有的人可能經常吃太重口味的而麻木了,或者是選擇忽略這些信號。

減肥食譜唯一的好處,就是給了六神無主的減肥者一條無需思考只需依從的道路,這又有什麼用呢?

我沒能給大家建議具體的飲食方案或者推薦食物,宣稱科學的營養師自己都在不斷地打自己的臉。而真正有效的減肥飲食方案,都非常簡單,往往僅有幾句原則。如「吃得慢,吃飽,不要吃太多,吃蔬菜」,來自美國一位著名的飲食作家。

我的建議也是,憑感覺吃就好:吃的時候舒心,吃完之後舒服。

等我有能力做一個食醫了,到時或許可以給出五味調和的飲食方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較瘦 的精彩文章:

堅持是減肥最無用的一條
暴食的源頭,是這些不靠譜的減肥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