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小松:用攝影來「寫作」

唐小松:用攝影來「寫作」

正在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展出的「港口與影像Ⅱ」展覽上,一組由攝影師唐小松拍攝呈現的《輕舟》系列,以多層次、多元化的創作和良好的展陳效果格外引人注目。

這是一個委約拍攝項目,生於湖北宜昌,外出多年的唐小松接到拍攝任務後幾次回到家鄉,對這一記憶中古老又熟悉、實際上卻現代又陌生的城市首度進行研究和拍攝。展覽巧妙構思,把《輕舟》分成《海》《懸河》《九歌圖》《兩岸猿聲》等若干章節組合呈現。有取自宜昌清代地方志有關「水」的文本和宜昌三游洞摩崖石刻中的詩歌文字;有與屈原詩歌和陳洪綬古版畫相結合的創作;有將拍自世界各地的水的照片與長江三峽地質史上有代表性的岩石照片縱橫相併置;也有滿載著兒時記憶的家裡的沙發和家庭相冊和取自三峽工程截流石的三角四面體,以及宜昌、北京、寧波三地的河沙與金粉等地面裝置。平面作品、三屏視頻、相關裝置,這雖然是他的首個藝術攝影作品展,但卻沒有絲毫稚嫩之氣,反而是內涵豐富又創意十足。

展覽現場

唐小松作品

九歌圖,東皇太乙

九歌圖,雲中君

九歌圖,湘夫人

九歌圖,少司命

九歌圖,禮魂

兩岸猿聲

兩岸猿聲

兩岸猿聲

兩岸猿聲

兩岸猿聲

在與本報記者李晶晶的對話中,唐小松坦言自己內心有對農業文明痕迹的眷戀,通過影像創作,一方面他確認了自己與屈原、陶淵明等詩人精神脈絡上的關係,另一方面也找到了一種自洽的出口。

李晶晶:現場看你這組作品,既有人文地理特徵,也有藝術詩性描摹,無論是地理上的還是精神上的,似乎想儘可能地連接、囊括你自身所來處和精神所向。請介紹一下你是如何利用自己的知識架構來創作《輕舟》的吧。

唐小松:我首先是對歷史、地理方面有著比較寬泛的了解。古代史方面,我研究了地方史、長江航運史等,去了幾家博物館。當代史方面,除了案頭研究外,我在新建成的宜昌規劃館收穫很大。地理方面,我研究了長江航道史、宜昌地理、古史地理等,同時也儘可能地去走了一些歷史和地理方面的重要地點,並有意識地搜集了一批老照片在從地方史中鎖定詩歌史這條主線後,我就決定以屈原和三游洞為研究重點,特別是對屈原的《九歌》、藝術史上各個朝代的《九歌圖》、長江宜昌段沿江石刻及三游洞的摩崖石刻進行了專題研究。同時,我自己近年來系統地看過梁漱溟、余英時、許倬雲等學者在中西文化比較方面的專著,也看過一系列與中國現代化有關的歷史,這些都對確定作品的思想框架有很大助益。

此外,我是本地人,本地的生活經歷對我也很有幫助。比如我曾在三游洞旁的農行上過三年班,古詩中提到的一些小地名,我都知道確切位置,更能感同身受。

李晶晶:你拍的雖然是湖北宜昌,但我還是想到了今年9月在四川宜賓舉辦的一個人文地理攝影展。兩個城市名只有一字之差,又都處於長江沿線,宜賓是邀請了7位攝影家進行駐地創作。他們的創作成果「可以為觀眾提供感同身受的犀利方式,提供構築聯想或喚醒記憶,賦予思維以視覺形式的醒目路徑」。你接受委託進行宜昌在地拍攝前後用了多長時間?你期望給觀者達成何種感受?

唐小松:這次的創作分為兩個階段,總共回過宜昌5次,每次10天左右。第一階段從2018年8月接到委託,到今年4月底。主要是偏感性的直接拍攝,只有《兩岸猿聲》這一個部分。從今年5月,才開始系統的研究工作,到8月底完成作品,為第二階段。

我期望給觀者達成的感受,可用「離騷」二字概括。一種對某個失落世界的鄉愁,一種強烈的離愁。小時候,捨不得跟親人告別的那種感情,長大後就慢慢沒有了。但屈原、白居易這些詩人們,終生都保持著這種敏感。同時,又希望觀者在觀看作品時,有一種在旁觀自己的感覺。

李晶晶:你曾經是GQ時尚雜誌的創辦者之一和副主編,有著13年從業經歷,還給《時尚先生》電影當過編劇。2015年開始自由職業才嘗試攝影創作,前後還參加過三影堂的攝影工作坊等項目進行學習,這些經歷對於你當下的創作產生了哪些影響,你對於攝影學習的最大收穫是什麼?

唐小松:我從16歲開始就常常用相機給親友拍照片,後來也拍風景、植物等。14歲開始寫作,想當作家。但直到2014年初第一次去三影堂參加沈瑋老師的工作坊,才知道自己可以用攝影這種媒介來「寫作」。這是進入這個領域的開始,也可以說是最大的收穫。我從此才開始以一個創作者的身份來看待自己的照片。2018年參加何伊寧老師的工作坊,又是一次難得的進步。之前我的拍攝更個人化,更感性。那次學習之後,才開始有了問題意識,結構意識也加強了。

在雜誌的13年,做過很多封面專題。當我知道攝影作品也需要建立結構時,雜誌專題的製作經驗也許有所幫助。在雜誌還不成熟的時期,我作為專題編輯也承擔了很多圖片編輯的工作,在圖片庫選圖片,約攝影師為雜誌拍照片,積累了一些視覺經驗。但必須補充的是,參加了沈瑋工作坊後,我挑選照片的標準發生了巨變。另外,時尚雜誌社高強度的職業化訓練,也令我受益至今。

李晶晶:用影像這種視覺語言表達自我感受和你對社會、對人生的思考,連接和傳遞時間與空間的跨度,對你而言難度在哪裡?你覺得何種方式可以借鑒,什麼樣的作品完成度可以讓自己比較滿意?

唐小松:不同的作品會面臨不同的難題。《輕舟》是基於一個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國傳統)來創作的。這對於外國人或對中國傳統文化不太了解的中國人而言,有明顯的文化障礙和情感障礙存在。這種障礙是否不可逾越,我不太清楚。

如果在一個作品上能充分地發揮我個人的認知能力和感受力,就能讓自己滿意。

李晶晶:如同寫文章,有些影像也往往會出現詞不達意或者不得不依靠大量文字來詮釋畫面內容的,你覺得好的作品應該是什麼樣的,能舉例說說你喜歡或比較認可的影像及其表現形式嗎?

唐小松:不同的主題,會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在為《輕舟》撰寫作品闡述和網上導覽文字時,我確實糾結於是不是要寫這麼多的字,但最終,我覺得還是應該盡量誠懇地與觀者溝通,完成一次完整的表達。

一個好的藝術作品,應該在理性和感性上都能達到高點。比如,阿彼察邦的電影《能看見前世的布米叔叔》、亞歷山大·索科洛夫的電影《母與子》。

李晶晶:你說詩性是你這組影像作品的基調,你同時也剛出版了文字著作,記得有業界學者提到過「影像作家」這個概念,這對你會不會有些啟發?對於攝影,你還有何見解?下一個持續發力的點在哪裡?

唐小松:「影像作家」這個概念,很適合《輕舟》這樣有明顯的敘事需求的作品。我最近一直在考慮如何發展這個作品,比如是否應該選擇把文字作為主要表現形式之一,但目前還沒想清楚。

在藝術攝影領域,我還是個新手。能有機會進入這個領域,感覺很幸運。相對於電影,攝影在藝術方面的自由度也許更大。而相對於文學,又似乎更適應這個文字被逐漸邊緣化的年代。如果是在傳統社會,我也許屬於文人這個分類。而今天的社會,這類人如果還有創作的需求,藝術攝影也許是很少的幾個出路之一。

下一步,我會繼續關注「傳統和現代」這個問題。想嘗試探索一下,一個有屈原、白居易這樣的詩人靈魂的人,應該如何在今天的世界重建自己的價值系統。這會涉及到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我、生死觀等很多方面。同時,也想盡量學習當代攝影的理念和方法,找到自己做作品的方式。

文章刊發於《中國攝影報》·2019年·第91期·2版

采寫:李晶晶

攝影:唐小松

聲明:本文內容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取得授權

《中國攝影報》郵發代號1-126

對開每周兩期

24個版全彩印刷

全年100期共150元

怎麼訂閱2020年報紙

2019年9月15日-12月31日

前往郵局訂閱或撥打郵政訂閱熱線11185諮詢

登錄中國郵政報刊訂閱網訂閱

掃描中國攝影報在線訂閱二維碼支付

我就知道你「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攝影報 的精彩文章:

第二屆「郎靜山杯」大美蘭溪全國攝影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