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論文手稿曝光,美媒提出11大質疑

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論文手稿曝光,美媒提出11大質疑

美國科技商業媒體《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12月3日首次公開了一份論文手稿的部分內容,這份中國科學家賀建奎的手稿並未發表,內容描述了2018年在中國出生的一對基因編輯嬰兒的誕生過程。另一份賀建奎手稿,內容則是人類和動物胚胎的實驗室研究。

賀建奎 (資料圖)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稱,從消息人士得到的這些文件中的數據來看,這兩篇論文是賀建奎在2018年11月下旬完成的。他曾將論文投稿至多家雜誌,其中至少兩家著名雜誌《自然》和《美國醫學會雜誌》曾予以審議,但未發表他的論文。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表示,賀建奎在論文中稱這項實驗獲得了可以「控制艾滋病流行」的醫學突破,並不止一次用了「成功」這個詞。但受邀閱讀論文的法律專家、試管嬰兒醫生、胚胎學家和基因編輯專家都對賀建奎及其團隊的實驗成果提出質疑,理由包括:

1、研究人員給出的數據並不能支持其主要觀點

論文稱,實驗的目標是培養對艾滋病毒具有抗性的人類,而操作方法是在胚胎的一個名為CCR5的基因上「複製」一種已知的突變,這種變異基因可以使人對艾滋病毒產生免疫。但這個結論遠遠超出了論文中的數據所能支持的範圍,這個團隊實際上並沒有複製已知的突變,而是創造出了新的突變,而這是否能抵禦艾滋病毒,還未經驗證。

2、胚胎基因編輯無法控制艾滋病毒

論文認為,為胚胎進行基因編輯可以使數百萬人免於感染艾滋病毒。但專家們認為這是不可信的,即使能培養出對艾滋病毒有抵抗力的人,也不太可能在艾滋病毒猖獗的地方起到作用,比如非洲南部。

3、參與的父母可能沒有了解實驗的意義

參與實驗的夫婦中,男方是艾滋病毒感染者,他們參與這個實驗可能是為了讓孩子不要從父親那裡感染艾滋病毒。但這個實驗的目的並不是這樣,而是讓孩子們在以後的生活中對HIV免疫。

4、基因編輯的結果與自然產生HIV抗性的基因突變不同

論文中稱,研究人員對CCR5基因進行的編輯,與自然界中基因突變產生的艾滋病毒抗體僅類似,但並不等同。另外,出生的雙胞胎中,只有一個胎兒被編輯了來自父母雙方的兩個CCR5基因,另一個只編輯了雙親中的一個拷貝,最多只能產生對艾滋病毒的部分抗性。

5、可能產生了其他不必要的基因編輯

研究人員是使用基因編輯工具CRISPR進行這一實驗的,CRISPR不是一個完美的工具,試圖編輯一個基因的時候,有時會在基因組的其他地方產生意想不到的變化。研究人員也提到曾發生了不必要編輯,即「脫靶」。

6、參與治療這對夫婦的醫生可能不知道實情

《華爾街日報》等多家媒體報道稱,並不是所有醫生都知道自己參與了基因編輯實驗,研究人員曾通過更換血液樣本的方法來欺騙醫生。

一些醫生也不在論文作者之列,隱去他們的名字可能是為了隱瞞病人的身份,也有可能是這些醫生不一定知道他們正在幫助創造第一個基因編輯嬰兒。

7、論文中的嬰兒出生時間錯誤

一些媒體報道和熟悉這項研究的人士都曾表示,雙胞胎出生在10月,而不是11月。提供錯誤的日期可能是為了保護匿名的病人和他們的雙胞胎,更難重新鑒定他們的身份。

8、尚不清楚是否有適當的倫理審查

這篇論文手稿包括對倫理學的一個非常簡短的討論,顯示該實驗是在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登記的,但事實上,公開登記是在雙胞胎出生後才進行的。

9、研究人員在實驗之前沒有測試免疫效果

論文中,研究人員概述了他們收集雙胞胎血液的計劃,以查看她們被編輯的細胞是否真的能抵抗艾滋病毒。但這是他們在進行基因編輯之前就應該了解的,應該在實驗室中就對細胞進行相應的研究。

10、一位美國的諾獎得主可能提供了幫助

論文將這項實驗與非洲的「HEU綜合症」聯繫起來。很多非洲母親感染艾滋病毒之後,雖未傳給孩子,但孩子易患上各種兒童疾病。論文中沒有其他證據能夠證明這個想法,但賀建奎曾在11月22日給馬薩諸塞州大學的生物學家克雷格·梅洛發去一封電郵,感謝他就這個話題提出的建議。克雷格·梅洛曾獲200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還是賀建奎創立的基因測序公司的顧問。賀建奎還在電子郵件中保證,不會向外界提及他們之間曾有過聯繫。

11、研究人員忽略了基因編輯不一致的證據

論文的補充材料中展示了一些色譜圖,即在雙胞胎的胚胎和出生組織(臍帶和胎盤)中發現DNA序列讀數,研究人員可以據此測量CCR5基因發生了什麼變化。色譜圖清楚顯示出多重編輯,在特定的DNA位置上,重疊信號記錄了幾個不同的讀數。而且這種情況在動物胚胎的實驗中已經存在,賀建奎依然繼續在人類胚胎上進行了實驗。

目前,賀建奎團隊尚未對此作出回應。

(編輯:YZ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