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有眼福了!日本唐招提寺相關展品抵達上海博物館

有眼福了!日本唐招提寺相關展品抵達上海博物館

昨天(12月5日),「新鑒真號」帶著一批承載中日友誼的鑒真文物抵達上海。今年正值中日文化交流協定締結40周年,上海博物館將於12月17日舉辦「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鑒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通過年代跨度極大的兩批展品呈現日本的過去與現在,並以此致敬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貢獻的先賢先學。

位於日本奈良市的唐招提寺由中國唐代高僧鑒真和尚親手興建,這座具有中國盛唐風格的建築物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是中日友好的象徵。

據記載,公元743年始,鑒真應邀去日本弘揚佛法,歷盡艱辛,前五次東渡均遭失敗,第六次到達日本時已是公元754年。他不顧生命危險,經過十多年終於達成所願,彼時,同伴死去多人,他亦雙目失明。

鑒真東渡,帶去中原文化,為日本的文化、宗教、藝術、醫學、建築學等方方面面作出巨大貢獻。日本因此稱他為「過海大師」。

東征傳繪卷·第二卷(1298年 日本鎌倉時代)

本次展覽中最為引人矚目的《東征傳繪卷》繪於1298年,描繪了鑒真從出家到東渡日本建立唐招提寺的過程,大部分故事情節根據日本奈良時代著名學者淡海三船編寫的《唐大和尚東征傳》繪製。

作品由鎌倉的畫工六郎兵衛蓮行繪製,書法大家藤原宣方等人分別書寫敘文。當時共有十二卷,十五世紀後期已經演變成五卷的形式。

此次展出的兩卷,分別為卷二(展出時間2019年12月17日至2020年1月12日)和卷五(展出時間2020年1月14日至2月16日)。

金龜舍利塔 (12-13世紀)

另一件國寶級文物——金龜舍利塔,也與鑒真有關。據透露,此塔是為供奉鑒真帶去日本的舍利而鑄造的容器。相傳鑒真東渡時不慎將舍利掉落海中,金龜背馱舍利浮出大海,故容器呈金龜背馱寶塔之狀。但另一種說法認為,在密宗中金龜是佛教世界的支撐,因而才鑄成此狀。

舍利塔銅鑄鎏金,塔頂屋檐等各部分均按照寶塔的建築結構製造。塔身採用透雕工藝刻畫藤蔓花紋,透過花紋可以看到一個琉璃瓶,裡面存放了十粒舍利。

日方工作人員伊藤圭子透露,這些舍利都是鑒真從大唐帶到日本的,十分珍貴,平時在唐招提寺也難得有機會一見,這是首次在海外展出。

唐招提寺 御影堂

除了五組與鑒真相關的古代文物,此次展出的68面由日本著名風景畫家東山魁夷創作、置於唐招提寺御影堂內的隔扇畫,也是中日友好交流的見證。

東山魁夷 《濤聲》御影堂內部

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李峰介紹,唐招提寺中的御影堂是供奉鑒真和尚像的地方。東山魁夷在接到為御影堂內的壁龕、拉門繪製圖畫的任務後,他潛心研究鑒真的生平與唐招提寺的歷史,遍訪日本的自然景觀,繪製了《山雲》和《濤聲》。

東山魁夷(1908-1999)

上世紀70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東山魁夷作為日本文化界代表團的一員訪問了中國,之後又連續兩次來到中國實地寫生,完成了《揚州熏風》《桂林月宵》《黃山曉雲》的創作。

東山魁夷 《山雲》御影堂內部

東山魁夷一改往日擅用色彩的表現手法,用近乎單一的顏色、以濃淡的變化塑造不同層次,繪製了御影堂內的這68面隔扇。

東山魁夷 濤聲(部分)1975年 唐招提寺藏

東山魁夷 濤聲(部分) 1975年 唐招提寺藏

東山魁夷 山雲(部分)1975年 唐招提寺藏

這些巨制從構思到製作完成花費了10年心血,是東山魁夷創作生涯中的一個里程碑。往日里,這些作品守護著鑒真和尚像,鮮為人見,此次是在中國的首秀。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隔扇畫是乘坐「新鑒真號」輪抵達上海的。據透露,2016年,正是該船護送「新鑒真」大師坐像去日本,如今護送帶著濃濃日本人民友誼的鑒真文物歸來,具有深遠意義。

展覽小貼士

時間:2019年12月17日-2020年2月16日

9:00-17:00,16:00後停止入場

免費開放(每周一閉館)

地點:上海博物館二樓第二展廳

編輯 | 禪風網

來源 | 上海博物館、文匯報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風網 的精彩文章:

關注法眼祖庭遺址!原來南京清涼寺有著這麼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