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大雪節氣,分享兩首描寫大雪的佳作,讀之愛不釋手

大雪節氣,分享兩首描寫大雪的佳作,讀之愛不釋手

俗話說,瑞雪兆豐年。每年的十二月上旬就到了大雪節氣,老百姓說「雪落高山,霜打窪地」,表達了人們對瑞雪的盼望、以及來年吉祥如意的期待。當天空中飄起紛紛揚揚的雪花,地面也到處都鋪滿了皚皚白雪,雖然天氣寒冷,內心卻感到很溫暖,彷彿這潔白的雪不是嚴寒的代表,反而變成了溫馨的象徵。

自古以來,詩人們就喜歡謳歌大雪。蘇軾想像奇特,「鵝毛垂馬駿,自怪騎白鳳」;楊萬里描寫細膩,「風卷寒江浪濕天,斜吹亂雪忽平船。」大雪紛飛時,我們吟誦「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雪後初晴時,我們高唱「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大雪不凍倒春寒,來年的豐收卻指日可待。大雪節氣,分享兩首描寫大雪的佳作,讀之愛不釋手。

十二月十五夜

清代:袁枚

沉沉更鼓急,漸漸人聲絕。

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袁枚,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隨園主人、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這首詩是袁枚61歲時所作,詩人因右足有病瘡,不能遠足登山,但始終保持「靜處光陰多,閑中著作妙」自得其樂的心態。這首絕句就是作者映雪賞月,即興所作。

夜深人靜、更鼓聲聲,詩人正吹燈欲睡,忽見月照雪映的幽冷夜景。作者以「更鼓」和「人聲」形成對照,「沉沉、漸漸」四個疊字,生動地傳達出雪後幽靜的氛圍,彷彿可以聽到夜神走動的腳步聲,為後面突出雪映月明的絕妙景緻打下鋪墊。

夜空中明月高懸,大地上灑滿白雪,詩人也許已和衣上床,卻又欹枕待月。一年的最後一個月圓之夜,「月照一天雪」,是一生里少遇的良宵,一盞寒燈就顯得多餘。於是詩人起坐吹燈,臨窗賞玩,白雪映襯、月光皎潔,天上地下、如同白晝。作者寫景傳情,並採用對偶、散句交替的手法,清新質樸,耐人尋味。

壽陽曲·江天暮雪

元代:馬致遠

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

江上晚來堪畫處,釣魚人一蓑歸去。

馬致遠,字千里,號東籬,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是元代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這首小令起筆不凡,「天將暮,雪亂舞」,不僅點明時間,而且奠定了全曲的基調。

一個「舞」字,傳達風聲和風勢;一個「亂」字,突出了風的強勁,彷彿有呼嘯之聲透出。「半梅花半飄柳絮」,進一步通過 「梅花、柳絮」兩個虛擬意象,拓展想像空間,這種虛實相生的筆法更顯韻味雋永。

後兩句「江上晚來堪畫處,釣魚人一蓑歸去」,展現出一幅暮天漁歸的美麗圖景,江上晚景美如圖畫,一位披著蓑衣的漁翁正劃著小船歸去。大雪天氣,漁翁不辭辛苦,自然是為了生計。而作者雖然不發一句議論,一種真情卻早已流溢於字裡行間。雪天、江面、漁翁、小船,幾個簡單的意象,便將作品的境界升華到更深的層次,作者不愧為一位大作家。

縱觀這兩首描寫大雪的佳作,袁枚的詩作簡潔曉暢、清新可喜,形象地寫出了夜靜雪明的動人場景,也表現出詩人孑然一人月夜賞雪的獨特感受。而馬致遠的這首小令更是意境唯美,令人如臨其境,不僅刻畫了天暮雪舞的動人畫面,更用江天漁歸展現出一幅和諧恬淡的背景,讀之愛不釋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蘇軾的兩首絕句,人生多舛,卻隨遇而安
莊子的一篇短文,樸實直白,卻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