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科學與廚藝:鹵豬蹄、獅子頭、紅燒肉

科學與廚藝:鹵豬蹄、獅子頭、紅燒肉

前兩天,跟一位化學教授聊天。不知怎麼就聊到了做飯,化學教授是做飯高手,他給我看了他做的鹵豬蹄,酸辣白菜。很得意地說起他當年在國外讀書時,如何做一個最簡單的滷蛋、滷肉去獲得那些歪果仁的稱讚。

我對做飯也很感興趣,旁邊還有一人也喜歡做飯,我們三個開始討論做飯。不過,如果要旁聽我們的聊天,我們聊的可不是火候啊,色香味啊,聊的是溫度、時間、材料等物理、化學名詞。

這跟做飯有什麼關係?

科學與烹飪

科學與烹飪

哈佛大學有一門很著名的公開課,叫「科學與烹飪(Science and Cooking)」。主講老師就是一位物理學教授,裡面講了在烹飪過程中,熱力學的作用,溫度對食材性能的改變,等等。

看了之後,我第一次對咱們的中餐產生了一點擔憂,按照這種做法,咱們的中餐好像沒有想像中的優勢啊。

我小時候看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對黃蓉的做飯水平極為佩服。黃蓉的炙牛肉條,是用四根小肉條拼出來的。一條是羊羔坐臀,一條是小豬耳朵,一條是小牛腰子,還有一條是獐腿肉加免肉。當時以為那是小說,誇張手法,在現代科學的幫助下,黃蓉這個牛肉條很粗糙了。在科學與烹飪中,介紹了一種肉膠,能把不同的肉膠合在一起,要多少種肉就可以多少種。

如果以科學的眼光來看烹飪,你會發現打開了新世界大門,各種奇思妙想都可以實現。我今天以肉為例,先講一些常規的理論知識。

肉是人類最喜愛的食物之一,也是人類能成為地球霸主的一個重要原因。肉提供了蛋白質和更多的能量,有很多大腦必須的營養物質,我們大腦的容量變得越來越大,也就是越來越聰明。

我很喜歡吃肉,經常說自己是食肉動物。為什麼會喜歡?

一部分原因跟我們的味蕾有關。我們的味蕾不單單能品嘗酸甜苦辣咸,還能品嘗很多細微的東西,像氨基酸和更小結構的核苷酸等。肉的細胞比較脆弱,而且生物活性大,我們的味覺能一下子品嘗出來。我們喝雞湯,能很容易地品嘗出裡面氨基酸的味道來。而植物的細胞壁比較堅硬,蛋白質和澱粉,也是糖分,很難品嘗出來。所以,我們吃肉時有一種滿足感,吃菜很少有這種感覺。

結締組織

肉一般由結締組織、脂肪(脂肪是一種特殊的結締組織)和肌肉纖維組成。這裡面最結實也最硬的結締組織,有了脂肪就會比較軟。像我們吃火鍋的時候,一般會點肥羊肉、肥牛肉或者雪花牛肉,很少吃純瘦肉。

肉的結實程度跟運動也有關係。如果一塊肌肉老運動,就會比較硬。裡脊肉在腹部,沒有運動,就比較嫩,腱子肉就比較老。吃牛肉火鍋時,我愛點吊龍,也是西餐中的菲力牛排,在牛的脊背部,運動也不多,所以非常的鮮嫩。

脂肪組織

另外,生長時間長的肉比生長時間短的肉要老。一般老母雞比小雞的肉要老多了,因為老母雞運動的時間長,運動總量大。不過,生命長,體驗多,人生積澱下來的財富也多。這可不是咱們常規意義上的誇獎一個人閱歷豐富,思想豐富,這可是直接體現在肉味上的。像野地里跑的走地老母雞,如果燉湯,那真的是滿屋噴香,喝一口湯,滋味極為豐富,讓人回味無窮。而超市裡賣的肉雞,40多天就出籠,那個肉既沒有彈性,也沒有香味,如同嚼蠟。

這裡面味道豐富和肉嫩不可得兼。所以,美食是需要取捨的。我自己的經驗,半年到1年的走地雞肉味道很好,3年左右的就不好吃了,只能喝湯了。

在古時候,人們一般吃的都是野味,味道很濃郁,但肉比較老。現代的養殖業發展之後,人基本吃的都是幼獸,肉嫩,味道淡。我自己覺得味道淡是可以的,否則體味太重。中國人為啥體味輕,跟吃肉少有關,當然跟基因也有關係。

熟肉

剛才講的是生肉的特性。一開始人類吃的是生肉,後來轉為吃熟肉。熟肉的第一個好處就是能殺死肉中的寄生蟲。我看過一個視頻,講的是螃蟹中的寄生蟲。看過之後,我再也不想吃醉蟹之類的東西了,雖然很美味,但酒根本不可能殺死這些寄生蟲。

第二個好處,好消化。蛋白質變性,變性後的蛋白質更容易被人體內的細菌分解、吸收。

第三個好處就是能散發出各種香味。生肉的味道比較微弱,沒有什麼香氣。但用不同烹飪方法處理後,會散發出不同的、濃郁的香味,讓人食指大動。

肉如果用水煮,那麼最高溫度就是100度,它的香味主要是脂肪分解和蛋白質變性分解散發出來的香味。如果用燒烤、煎炸等方式來做肉,在高溫下,外層的肉會變色,成為褐色,同時發出濃郁的香味。這叫美拉德反應。

美拉德反應是個很複雜的化學反應,在這個過程中,蛋白質會產生上百種香味,所以大家都愛吃燒烤。像咖啡、烘培糕點都極為香,也是美拉德反應。

我上次看一個美食節目,講的是中國烹飪大師在講如何增加菜的香味,說要拿料酒或者醬油噴菜的時候,一定要把鍋燒熱,把料酒和醬油噴到鍋邊上,冒出煙來,這樣菜才香。在中廚里,把這個叫做鍋氣。其實就是一個美拉德反應,讓醬油和料酒中的蛋白質在高溫下發生反應,產生香氣。

不過事情總是有兩面性。高溫下蛋白質發生美拉德反應,香是很香,但會產生有毒物質。

肉里的肌酸和肌酸酐在高溫下會跟氨基酸作用,形成雜環胺,這個會引起大腸癌。它最多的地方是在肉的表面,受熱最多,肉汁也最多,一般人最愛吃。不過,蔬菜、水果和嗜酸菌會保護大腸。所以,愛吃燒烤的人一定要多吃點蔬菜、水果或者酸奶之類的東西。

肉的烹飪

生肉和熟肉的口感不一樣。生肉是比較嫩,有彈性,但也有嚼勁,就是牙齒能咬到肉裡面,但不容易把它切斷,能感覺到肉比較潤滑,但又感覺不到肉汁。

熟肉的口感跟烹飪時間、方法有關係,主要是跟肉裡面的水含量有關。有句俗話:女人是水做的。其實動物也是水做的,水在肉里的含量大概有75%。

溫度升高,肉就會變硬,並且更有彈性。從咀嚼的角度來看,比生肉要更好嚼爛。肉汁也會滲出來,這個時候的肉口感最好。

如果再加熱,那麼肉汁就會煮干,肉就變得很硬。這個時候,我們吃起來就覺得很柴。當然,還可以接著加熱,再燒上幾個小時,這時候肌肉就開始分解了,肉就變得非常軟爛。

我們吃牛排的時候,經常會被問到要幾分熟。我一般是七分熟。上面講的,肉多汁就是一分熟;肉汁快要燒乾了,則是三分熟。我沒吃過這麼生的牛排。有人吃過嗎?我看汪曾祺寫的書,裡面說他去草原,吃的就是烤不到一小時的全羊,說美味極了。我想這個大概接近1分熟吧?

我不敢吃這種三分熟的肉,是因為怕肉內部溫度不夠,不能把肉中的細菌和病菌殺死。一般需要70度以上的溫度才能殺死細菌。

低溫慢煮

現在市場上有一種鍋,叫低溫慢煮鍋。在哈佛的課堂上也介紹了,還請了餐飲界排名第一的西班牙餐廳El Celler de Can Roca的主廚去演示了這項技術。做法就是用60度左右的溫度,把肉封存在一個塑料袋子里,在慢煮鍋里煮幾個小時。據介紹,味道極為鮮美,因為沒有破壞維生素,沒有讓肉汁燒乾。不過,我總覺得不夠安全。

好了,我們現在了解了肉的口感和烹飪的理論知識,那麼任何一種肉的烹制都會變得非常簡單。

滷肉

化學教授特別愛做滷製品。他說,歪果仁還問他,為什麼他做出來的滷製品特別好吃?原因很簡單,他做了預處理工作,把肉的味道除掉了一些。現代人對味道濃郁的肉已經不是很能接受了。

他在做滷製品之前,總是要先把肉處理,做一次滷肉,要用半包鹽、一大瓶料酒和2大塊姜。這真的是化學家的做法。

肉的味道基本都脂肪細胞里的一些脂溶性物質產生的。脂肪溶於酒精,溶於料酒,另外料酒本身也有香味,這些香味也會增加肉的風味。姜也是香料,用來增加肉的香味。鹽則是讓肉里的血水滲出來,血是肉味最濃郁的地方。如果一塊肉把血全部泡掉,那這塊肉就沒什麼滋味。所以,注水肉是非常難吃的。

如果用鹽水來浸泡肉的話,會讓肉極為多汁。因為鹽會溶解肌纖維組織和蛋白質,而且鹽和蛋白質相互作用,肉會吸收鹽水裡的水。在烹飪的時候,一方面水多了,一方面蛋白質不容易凝結成塊,因為已經被鹽水溶解了一些了。

現在市場上有兩種蝦,不知道大家注意過沒有。一種是正常淡水冰凍的,一種用海水冰凍,叫鹽凍。我自己的感覺,鹽凍蝦要更為鮮嫩多汁一些,不過有點咸,燒的時候千萬不能放鹽。

等把肉處理完了,再按照菜譜滷製就行,放香料一塊煮。

獅子頭

獅子頭是淮揚菜里的代表菜,實質就是一個小拳頭大小的肉團。為了好吃,肉最好是自己剁,但現代人已經沒有這麼多功夫了。我一般買一點肥瘦合適的肉餡,不能買純瘦肉,有了脂肪才會滑膩。在肉里加上蔥姜、料酒、糖和鹽、一些花椒粉、蝦仁或者蟹粉,還可以加入一些荸薺和澱粉。做成之後外表雪白,吃起來鬆軟,鮮嫩。有荸薺的話,還很清甜,在鬆軟的肉里有一種固體的脆硬感,吃起來感覺豐富。

這裡面的鬆軟、鮮嫩,其實關鍵就是不流失肉汁,把肉汁鎖在肉團里。知道這點就非常好做。我一般用電飯鍋做。燒一鍋水,在沸騰之前,把電飯鍋的開關撥到保溫狀態。把肉團輕輕放入水中,在高溫水中,肉團自然成型。電飯鍋保溫5個小時以上。拿出來,肉非常的鮮嫩。

這個做法其實類似於低溫慢煮,只是我的水溫比較高,接近100度,能有效殺死病菌。水不能沸騰,如果水沸騰,就會有汽化,水分子會從肉團裡面跑出來,肉會變柴、變老。

肉團製作的時候,肉要一個方向攪,讓肉叫上勁。等揉成團的時候,也要摔打,讓肉成型,並且有彈性。

在淮揚菜里,獅子頭一定要鬆軟。在北京菜里,也有一道菜,叫焦熘丸子。焦熘丸子的原料是用肉和澱粉,澱粉多於肉。揉成鵪鶉蛋大小的丸子,在油里炸,外殼干硬,焦香,裡面比較潮濕。口感跟獅子頭完全不同。

紅燒肉

紅燒肉是中國人最愛吃的一種肉食了,它既有脂肪,又有糖分,人類的最愛,很難有人能抵禦紅燒肉的誘惑。

不過,在現代,已經沒人吃得下極為肥膩的紅燒肉了,所以紅燒肉的處理關鍵是要把油燒出來,這樣就不膩了。

如何把油弄出來有多種做法。東坡肉是蒸,蒸時間久了,脂肪組織破裂,油就出來了。

我是這樣做的。 先拿糖把肉腌一下,肉里會出來一些油水。然後把這肉、油水,倒入鍋里,全程小火。盡量讓肥肉的一面在鍋底。相當於在熬豬油一般,把油給熬出來。不過要注意,不要讓鍋里燒太干,太乾的話,肉汁燒乾,會柴。等肉出來的油不太多時,加上料酒和醬油,接著燒。直到燒好。

全程不放一滴水。這種燒法,肉皮非常好吃,很韌,又特別香,肉也不膩,因為脂肪都出來了。唯一要小心的是不要讓瘦肉部分太柴就行。

肉嫩的處理

炒菜的時候,肉一定要嫩,否則非常難吃。肉嫩就是兩個途徑,一是保持水分,二是烹飪時間足夠短。旺火快炒,可以達到,勾芡也可以。還可以用醬油、料酒腌一下再炒。炒的時候,可以把肉絲切細一些,不僅好拒絕,也容易讓汁水回滲到肉里去。

好了,朋友們,知道了這些原理,你在做肉時,知道該如何處理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豬蹄 的精彩文章:

穿幫神劇!「大豬蹄子」皇帝的龍袍上綉著一隻「萌物」
老外提問:豬身上的每一個部分,中國廚師都可以做成美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