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不是我不主動,只是不擅於表達

不是我不主動,只是不擅於表達

作者:語音寫作戰隊的seakki

積極的懶惰者,在尋找真實自我的路上慢慢前行。——seakki

不擅長表達的人到底有多吃虧?說起表達能力弱這件事,我有很多黑歷史。

代表小組做調研總結髮言,明明做了詳細的準備,得出了最有說服力的結論,但在我的草草彙報下,完敗;代表公司參加區域營銷競賽,全程低頭看PPT,對全場的數百位來賓,念了20分鐘,結果當然也不理想;最慘烈的是一次專項例會,由於種種原因,本以為只是數據展示,結果大領導想看的是完整彙報,於是我悲壯的撞在了槍頭上。

此時,若是我臨場素質過硬,口若懸河,那可能也就圓過去了。

偏偏我全亂了陣腳,聲若細蚊再輔以港台腔加成,大領導怒不可抑,從上到下,痛批一通,最後直屬領導只好臨場救火。

而我,從此徹底淪陷,只在後台安心做材料,不上前台做彙報。

照理說,我深受表達能力所累,應當勵精圖冶,努力追上才是。

可我偏不。

依然深浸在只要做得好,日久見人心,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等種種自我陶醉中,一天又一天。

欠的債總是要還的。突然發現沒有所謂的「安心日子」了。工作上處處要表達,處處要溝通。

不會溝通,不會表達,活就越干越多,還得不到領導賞識;而且越不去表達,就越不會表達;越不會表達,就越沒有機會表達。原本只是在例會上表達得不夠好,後來與同事日常溝通都不順暢;

原本只是不善於表達,後來都不敢開口,靠郵件溝通。

惡性循環的雪球越滾越大。

越不擅長做這件事,就越迴避。

最後掉在不會表達的深坑裡,不見天日。

不是沒給自已找機會嘗試過,但一直處於一種「想像很美好,現實很骨感」的狀態。

在我的想像世界裡,我口若懸河,幽默風趣,台下人認真傾聽,滿堂喝彩;

在現實世界裡,我面無表情,語調平緩,以至於都無法通過審核,正式的上台演講。

我的頭腦和身體好像脫開了聯繫。我的想像沒法變成現實。

頭腦中的斑駁圖景,在現實中是蒼白的荒原。

很努力,但很無力。

真正的轉變點是從1個月前的語音寫作開始。一時衝動入了語音寫作的坑,交了「天價」學費。

為了賺回學費,每天都抱著手機碎碎念,最久的一次居然念了6個小時。

為了湊夠每天1萬字的任務要求,各種念叨,各種發泄:正面的、負面的、開心的、難過的、當下的、過去的,云云種種。

在我記憶里,從沒說過這麼多的話,從來沒說過這麼久。在剛開始的幾天,嗓子都啞了,但我仍在繼續。

在步行時,在地鐵上,在公園裡,在過道間,我都抱著個手機叨叨念。

當有人經過時,輕聲細語;當獨自一人時,高亢激昂。說著說著,突然有一天,我發現自已與人對話時不怵了;

和同事溝通時,能條理清晰的列出一二三;

向領導彙報工作時不用帶著筆記本,張嘴就說;

甚至還主動準備了材料,進行一場小型的方案討論會。

這是我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為什麼原來就是做不到?

因為我一直深陷誤區,一直都沒有意識到自已不知道。儘管知道自已表達不行,但在深層次的意識里,一直認為表達是一件很簡單的事。

人人都會說話,人人都應當會表達。所以,我會認為,只要在腦海里想得足夠充分,就可以說出來。

於是,我一直在腦海里進行充分的想像,在筆記本上寫下詳細的方案,包括要點,時間,該執行的動作,甚至預想了觀眾的反應。

而獨獨沒有實際操練,或者說還沒有操練足夠長的時間,讓身體形成反應。

神經心理學研究表明:有關執行的知識更多的是一種「內隱記憶」的方式存在。

我們的行為是由「雙重態度系統」決定的,不僅包括受意識控制的態度,還包括無意識的計算。而無意識的計算與重複行為密切相關,並且離不開時間的累積。

我覺得自已能做到,但實際上做不到。

正是因為缺少不斷開口說話,表達的重複行為。

只有通過足夠量的重複,獲得一次次表達成功的感覺,大腦相關的神經網路獲得成功的記憶,才能建立足夠強大的連接。當需要表達時,可以向相關的肌肉發出指令,進行正常的表達反應。

要讓自已能做到,必須持續不斷的刻意練習。我想起之前看過劉潤關於演講的分享:

在做5分鐘商學院之前,2015年那一年我站了126天,每一天講6個小時。

每天在講,然後訓練自己被觀眾理解,訓練自己眼神能看到每一個人,訓練自己,引導大家一步一步走到下一個路徑去。

潤總原先職位就高,表達能力很強,尚且需要如此練習,更何況我等小白?

所以不要懷疑,不要害怕。劍飛老師的語音寫作戰隊會讓你酸爽,開始拿起手機,每天練上1小時。

只要開始,就會有改變。只要開始,就會不一樣。與你我共勉~

課程特色

語音寫作課程不會佔用現在的時間,還會因為提高效率而多出時間。越忙越需要這個課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隱記憶 的精彩文章:

如何提高英語單詞學習的短期記憶效率
認識內在自我,別讓兒時經歷妨礙你做好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