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家:在感情中,千萬不要過於依賴他人,否則會越陷越深

心理學家:在感情中,千萬不要過於依賴他人,否則會越陷越深

在微信群里聊天時,群友小A講了這樣一件事情。

她和男朋友已經交往3年。男朋友之前是在工廠工作,做手機安裝。後來,工廠效益不佳,男朋友被辭退了。

之後,男朋友有象徵性地出去找找工作,但都沒有消息。後來,就乾脆一直窩在家裡,不停地打遊戲,或者在網上追劇。

男朋友在家從來不幹家務,什麼事情都推給她來做,變得很依賴她。這種狀況將近持續了一年,後來實在頂不住外界壓力,才被趕鴨子上架般地找了份不溫不火的工作。

我們在群里都異口同聲地問小A,「你當初居然沒跟這樣的男人分手?」

她的回答也令人驚訝:「其實他也沒有那麼不好,只是失業了,對我還算溫順,而且我這個人也喜歡照顧別人,覺得被別人需要很有價值感。」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小A和她的男朋友其實陷入了依賴共生的關係。

1、依賴共生的雙方互相成全、彼此獲利

依賴共生這個概念最早來自於一項對酗酒者的觀察研究。酗酒者不僅依賴酒精,也依賴於家人對他們的悉心照顧。

家人雖然對照顧酗酒的「病患」頗有微詞,但他們也發現,因為對方對自己的這份依賴,使得雙方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

酗酒者在戒酒之後,這份依賴共生關係被打破,他們和家人的關係反而變得比以前脆弱。

由此心理學家得出結論,當一方由於酗酒、沉迷遊戲等一些習慣性的不良行為,或者由於身體或心理的一些缺陷,而不能照顧自己,轉而盡情地依賴另一方,而另一方成全或者享受對方的這種依賴,對對方進行過分的、強制的照顧,從中獲得「被需要」的價值感、以及替對方做決定的掌控感時,那他們就建立了依賴共生的關係。

比如我們經常聽到媽媽對孩子說,「你怎麼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以後沒有了我,你可怎麼辦?」

她們一邊抱怨指責孩子,一邊又不斷地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很多媽媽的潛意識裡並不希望孩子有太過獨立自主的能力,這樣她們就可以把孩子綁在自己的身邊,享受照顧「弱者」的高價值感,以及「一切都是她說了算」的權威感。媽寶男的養成,其實就是典型的依賴共生關係的體現。

在婚戀關係中也有很多類似的模式。伴侶中的一方屬於「照顧者」,另一方屬於「被照顧者」。

「被照顧者」會在生活某一方面表現得「很無力」,不能或者不願意自己去解決問題,「照顧者」就主動承擔起照顧的責任,並不停地替他收拾爛攤子。

依賴共生關係中的雙方互相成全對方,是共生關係得以持續的重要原因之一。

2、成年人「病態」的依賴共生,始於童年時期的發育創傷

美國心理學家巴里·溫霍爾德在《依賴共生:親密關係中的依賴性人格》這本書中指出,依賴共生關係是始於生命早期6個月內的發展性創傷。

① 嬰兒0-6個月與媽媽的依賴共生關係

在孩子0~6個月這個時間段里,由於嬰兒是無比脆弱的,沒有照顧自己的能力,他們只能完全依賴媽媽或者其它養育者才能夠活下來。

嬰兒的自我意識也十分薄弱,無法分辨出「你」和「我」的關係。在嬰兒的眼裡,媽媽和自己是一體的。嬰兒和養育者此時處於一種天然的依賴共生關係之中。

兒童精神分析師瑪格麗特·馬勒說過:「6個月前的嬰兒期稱為正常共生期,之後的都是病態的。」

在這個短暫的、健康的共生期里,媽媽最重要的任務是跟孩子建立一個安全的依戀關係。

比如媽媽給孩子餵奶時的肢體動作、語言表情,都會影響依戀關係的建立。

如果媽媽總是對孩子笑,表現出輕鬆的、快樂的神情,那麼嬰兒會感覺到自己是好的、可愛的、被喜愛的,這個世界是接納他的。

反之,如果媽媽在看到嬰兒的時候總是表現地很不耐煩,一臉的擔憂、焦慮、不知所措,那麼嬰兒會覺得自己是不可愛的,會覺得有什麼壞事要發生一樣,會感覺這個世界是不安全的。

儘管嬰兒在此時還無法通過語言,來表達出內心那種朦朧的感受,但媽媽對他的反應都會潛移默化地進入到他的潛意識裡,在他成長的過程中隱蔽地發揮作用。

② 孩子6個月到3歲之間,要完成「分離」的任務,從而為之後的「獨立」做好鋪墊

如果媽媽或者其他養育者能夠跟嬰兒建立一個安全的依戀關係,那麼他們會順利地進入到下一個關係發展階段,也就是「分離」階段,通常這個階段的時間為6個月到三歲之間。

在這個時期內,嬰兒已經有了基本的自我意識,但他們可能還活在自己的全能自戀中,覺得當自己有需要的時候,仍然可以任意地使用媽媽。

而「分離」的目的就是要給孩子樹立邊界,告訴他們,你是你,我是我,媽媽不是任由你使用的對象,你不能夠罵媽媽,不能夠打媽媽,你需要尊重媽媽,才能夠獲得媽媽的幫助。

同時還要讓孩子知道,他自己能夠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完成,不能夠讓媽媽幫他去完成。很多家長,在孩子已經有能力去做一些事情的時候還在替他去做,比如說吃飯、穿衣服、背書包等等,這其實都是沒有「分離」或者不願意「分離」的表現。

「分離」是獨立的鋪墊,如果媽媽不能和孩子「分離」,不能建立基本的界限感,那麼這個孩子很難形成獨立的人格。

這也是很多專家不建議隔代撫養的原因,因為老人通常會比較寵孩子,他們更難「說服」自己跟外孫、孫女「分離」。

當然,「分離」有一個很大的前提,就是這個孩子內心有一定的安全感,而這個安全感來源於他和媽媽或者其它養育者在嬰兒時期所建立的依戀關係。

如果媽媽或者其他養育者在健康的依賴共生期里,長期地、頻繁地不顧及孩子的生理需求和情感需求,那麼這個嬰兒本質上就是缺愛的,他會感到巨大的不安全感。

當一個人感到不安全的時候,自然就不願意被「分離」,不願意單獨勇敢地去做一些他本能夠完成的事情,而是選擇依賴他身邊的人。也就是說,他「自願」蜷縮在依賴共生的關係里,來獲得一種保護感和安全感。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如果養育者沒有完成第一階段的任務,那麼這個額外的負擔,會被帶到下一個成長階段,以此類推。

如果這個成年人,他沒有尋求幫助去解決自己的問題,那麼他很有可能把這個問題帶給下一代,所謂的原生家庭的輪迴就是這樣產生的。

就像榮格說的:「健康的人不會折磨他人,往往是那些曾受折磨的人,轉而成為折磨他人者。」

3、樹立好邊界,直面困難,才能走出依賴共生的關係

前面提到,依賴共生關係的雙方是「同謀」,共同促成這段關係,但同時他們也都是「受害者」。依賴共生關係之所以是病態的,在於它會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被照顧者」開始很享受被照顧的「恩惠」,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他本應承擔的責任,沒機會面對;他本應為自己的將來所做的準備,也沒機會去做;他從未為戰勝「困境」接受過訓練,這使得他變得更加無力,變得更依賴對方。

而「成全對方的依賴」的照顧者因為對方不斷「退化」,也越發襯托出了他的重要性和強大感,但因為他幾乎把生活的重心都放在了照顧對方身上,也使得他自己的發展受限。倘若中途「被照顧者」脫離了他的照顧,他會感到之前所有的「付出」都付之一炬,整個人像被抽走了脊梁骨,從而陷入巨大的恐慌、焦躁或抑鬱之中。

那麼如何才能走出依賴共生的關係呢?

① 先認識到問題,才能談改變。

依附型人格通常沒有自我,他們習慣於依附外界的人和事,習慣依賴於另一方去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從而逃避自己對人生的責任。

由於依賴者沒有自我,所以他們其實很難真正體驗到親密和愛,他們更多的只是為了維持一段關係。

而維持關係的目的就是為了依附他人,很多情況下,他們根本意識不到自己處在依賴共生的關係之中。

或者換句話說,那些總是過於依賴他人的人還不知道,這世上存在其他更好的、更健康的關係模式。

比如在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女主角松子是一個在童年時期沒有被正確養育的孩子,父親幾乎把所有的愛都給了身患重病的妹妹,對松子「不管不顧」。

由於極度缺愛,沒有跟養育者建立一個安全的依戀關係,使得她在成年之後,總是過度依賴他人。

為了把對方挽留在一段關係里,即便被家暴、被出軌、被出賣,都不願意走出「病態依賴」的關係模式。

可以說,松子一生的經歷,都在印證榮格的那句話:「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時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所以想要走出依賴共生的關係,我們首先要產生覺醒,意識到自己所存在的問題以及這個問題所帶來的嚴重後果,否則根本就難談改變。

② 勇敢地給自己定義邊界,防止他人入侵

從依賴共生的成因來講,選擇病態依賴的人,是因為在幼兒時期沒有成功地跟父母「分離」,沒有建立良好的邊界意識。

在中國人的家庭教育中,邊界意識是一個很不被看重的問題。

很多父母由於對孩子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所以他們在插手孩子的生活時也顯得理直氣壯。

大多數具有依賴共生問題的家長或成年人,當他們侵犯別人的邊界,或者自己的邊界受到他人侵犯時,他們都沒有定義和保護邊界的能力。

正如同每個國家都會劃定清晰的邊界線,每個國家的領土都不容他國侵犯一樣,個人的邊界也同樣需要嚴陣以待,這樣才能確保人格的獨立,在心智上達到真正的成熟和強大。

建立心理邊界,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說「不」。

比如在開頭提到的小A的案例。當男朋友失業,過度依賴她時,如果她真正為男朋友著想,那麼她需要做的絕對不是「寵溺」他,在所謂的「艱難時期」過度地照顧他,而是跟他劃清「邊界」。

這裡所說的「邊界」不是說斷絕關係,而是告訴男朋友,現在確實遇到了困難,但你不能一直消沉下去,宅在家裡不能解決問題,你需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而不是由「我」替你去負責。

同時,小A還可以在精神上多跟男朋友溝通,了解他一直宅在家裡的原因和想法,並多鼓勵和支持男朋友,多給他打氣,幫助他走出困境。

相比一味地寵溺、一味地滿足對方的依賴,劃定邊界是一個不太討人喜歡的做法,很有可能得到的是對方的不理解、指責和抱怨。

但如果想要走出依賴共生的關係,我們的態度必須十分堅決。當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堅持時,對方也就知道了你的「底線」,也就不再去觸碰了。

說「不」,其實是一種反抗,而任何反抗其實都是在嘗試獲得獨立。越是獨立成熟的人,越能夠守住自己的邊界,越不會把自己的「命運」和「責任」交到他人的手上。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里就講到,人可以拒絕任何東西,但絕對不可以拒絕成熟。拒絕成熟,實際上就是在規避問題、逃避痛苦。而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時處理,就會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承受更大的痛苦。

只有擺脫依賴,直面痛苦,我們才能獲得真正的成長,我們才更可能跟我們所愛的人建立起「相互獨立又十分親密」的健康關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缺陷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一種新型家庭暴力行為,比起無性還痛苦,夫妻兩個人都需要注意
乾貨 | 廣告營銷套路之母:心理學博士總結的人性9大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