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誇孩子不等於「你真棒」,「建設性」的讚美,對孩子才更有效

誇孩子不等於「你真棒」,「建設性」的讚美,對孩子才更有效

"寶貝,你好聰明啊!""寶貝真棒!""寶貝好厲害呀!"相信很多家長對這些誇獎的句子並不陌生,甚至自己平時也一直在使用。在讚美教育盛行的今天,家長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讚美,然而讚美孩子並不僅僅是誇孩子"你真棒"這麼簡單的事情。

閨蜜的孩子叫樂樂,樂樂從小性格膽小內向,為了讓孩子更加膽大些,閨蜜家一致決定對孩子施行讚美教育。不論樂樂完成了多麼小的一件事情,都會獲得家人輪番的稱讚"寶貝真棒!"。

有時候如果大人忘了,樂樂還會提醒大人趕緊補上。孩子做任何事情似乎都是為了得到讚美。等樂樂上了幼兒園,閨蜜慢慢發現不對勁。樂樂每天都變得很不開心,在學校也不喜歡和別的小朋友玩。問樂樂怎麼回事?樂樂說不喜歡幼兒園的老師。

原來幼兒園的老師並不能照顧到每個孩子,因為不能經常聽到"你真棒",導致樂樂很失落,也有很強的挫敗感。

為什麼"誇"孩子還會"誇"出問題呢?究其原因,主要是"誇"的方式有問題。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都有哪些不恰當的讚美孩子的方式。

常見的不恰當的讚美孩子的方式

1、讚美過於泛濫

與上一代父母的批評教育相比,現在的父母都越來越了解到讚美孩子的重要性,但是讚美過於頻繁又往往會走入了另一個誤區。

孩子自己吃飯也讚美,孩子主動扔垃圾也讚美,孩子自己穿鞋也讚美……這樣的過於泛濫的讚美就像把小孩子當成了馬戲團的動物。孩子做出一個行為,就會得到相應的讚美,時間久了,孩子做事情的動力會變成為了獲得讚美

過於泛濫的讚美會讓孩子沒有規則意識和邊界,孩子也搞不清楚自己的本分和職責。沒有讚美就沒有動力,從而失去內在的主動性,就像上面提到的樂樂一樣。

2、不走心的讚美

很多父母在讚美孩子的時候,甚至都不知道孩子做了什麼事情,就隨口來一句:"寶貝,你真棒!""寶貝,你很聰明!"感覺像條件反射一樣。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情況呢?

孩子在一旁玩積木,突然興奮地叫媽媽:"媽媽,媽媽!你看我搭的房子。"

媽媽一邊看手機,一邊頭也不抬的就來一句:"寶貝,你還真棒啊,會自己搭房子了!"

或者讚美的時候只是說一句空洞的漂亮話並沒有關注孩子的行為。這個時候父母的讚美毫無效果,只是敷衍孩子或者希望孩子保持安靜、不要來煩自己。

3、讚美過於誇張

孩子跌倒爬起來,全家人立刻歡呼:"寶寶好勇敢,寶寶是超級英雄"。

孩子畫畫給你看,激動地大喊:"寶寶,怎麼畫的這麼好呀,你真是個天才小畫家!"

孩子通過考級,你立刻衝上大聲歡呼:"你是最棒的!你是世上最厲害的!"。

對於年級小的孩子,看到這種表情誇張,神態飛揚,動作浮誇的誇獎,會讓他懵掉或嚇到。年紀稍大的孩子聽到這種與實際並不相符的讚美反而會覺得尷尬,不舒服。

讚美是一種教育,它的目的是培養孩子的自信,提升孩子的主動性,但那些隨隨便便,無時無刻的讚美,不僅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還會給孩子增加壓力,導致一些負面的影響。

同樣不恰當的讚美也會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

1、不恰當的讚美會讓孩子更加擔心失敗

雖然讚美讓人舒服,但是它仍然是一種評價,把人捧到高處之後下一個"結論",這個結論很可怕,會讓孩子感覺到壓力,從而更加害怕失敗。

比如你經常誇孩子很聰明,孩子就會想,如果我做不好或者失敗了,我是不是就不聰明了。這樣的孩子會更加擔心失敗,從而會傾向於完成難度較低的任務或者乾脆什麼都不做,以使自己配得上這種讚美。

2、不恰當的讚美會降低孩子的抗挫能力

總是生活在讚美聲中的孩子會一直有一種優越感,"我很棒,我很優秀"這種感覺已經內化到了他們的認知體系中,儘管可能並不客觀。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在一帆風順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很厲害,遇到挫折的時候,他們又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抗挫能力很差,很可能因為一次打擊從此就一蹶不振。

3、不恰當的讚美會讓孩子過於關注他人的評價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如果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不恰當的讚美中,就會忽略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特別去關注別人眼中的自己,從而會讓自己去迎合他人的想法。

這樣的孩子內心常常充滿嫉妒和攀比、不了解自己到底想要什麼,經常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而患得患失,更多的是活在別人的世界裡。

那如何對孩子進行讚美才能更有效並且不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呢?這裡就教大家一種方法:建設性的讚美。

建設性的讚美是教育孩子的一種策略和方法。讓孩在聽到讚美的同時保持正面行為,改進負面行為,從而獲得持續進步。

下面我們就來看下如何進行建設性的讚美吧!

1、讚美要關注過程和行為,而非結果

有一個做銷售的朋友說他多年來一直保持一個非常好的習慣,無論是拜訪客戶,還是參加會議,都會提前花時間做好充分的準備。這個習慣源於小時候媽媽對他的一次誇獎。

當時他的數學成績並不好,在一次考試的前一天,他花了兩個小時把之前的做錯的數學題都重新複習了一下,結果第二天考試,他的數學成績考了班裡第二名。

他高興的跑回家拿給媽媽看,他的媽媽對他說:"寶貝,你看,你前一天花了兩個小時為這次數學考試做準備,成績就提高了很多,下次考試你也可以試著這麼做。"

這樣的誇獎讓他意識到他提前準備的這個行為非常有效,從而把這個行為保留了下來,漸漸養成了凡事充分準備的好習慣。

可見,在讚美時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讚美會幫孩子強化這個行為,讓正面的行為得以持續和保留。而結果受多方面影響,很難持續,如果只關注結果,只會讓孩子感覺到壓力。

2、讚美:具體客觀 表達感受

在誇獎孩子的時候要指明具體的事件,對事件帶來的好處進行客觀描述,然後表達出感受。比如孩子幫在吃晚飯時幫全家人擺餐具,父母與其籠統說:"寶貝,好棒!",不如說:"寶貝長大了,可以幫家人擺放餐具了,這樣全家人就可以快點吃飯了,媽媽感到很開心。"

這樣的表揚不僅讓孩子知道具體做了什麼事情,而且還能充分體驗到幫助別人所帶來的的快樂感,後續也有助於孩子行為的保持。

3、讚美要關注事實,而非人格

"小天才""乖寶寶"這種就是典型的人格誇法,這樣的誇獎不僅很虛無,而且會讓孩子很有壓力,接下來也不知道具體如何做。

比如孩子畫了一幅畫給你看,與其給孩子扣一個"天才小畫家"的帽子,不如先肯定孩子獨立完成一幅畫的行為,然後描述畫上具體都畫了些什麼……這樣的讚美會引導孩子關注具體的事實。

恰當的讚美可以讓孩子越來越自信,但是缺乏細節籠統的讚美會讓孩子倍感壓力,或者使他們不停地尋求表揚。

而建設性的反饋可以幫助孩子在關注具體行為的過程中不斷的提升自己。如何表揚孩子,家長做對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90育兒 的精彩文章:

熊孩子捏碎超市17包速食麵,寶媽反怪工作人員:怎麼不阻止他?
「嚇死我了」,10歲孩子不敢一個人睡覺,是「泛靈心理」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