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晚安亮亮蟲》請帶著我的那一份,努力地活下去吧!

《晚安亮亮蟲》請帶著我的那一份,努力地活下去吧!

《晚安亮亮蟲》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國產動畫,而這部動畫的優秀之處就在於動畫的畫風以及劇情。

在畫風上,這部動畫利用了各種光線的變化,來營造一個夢幻的氛圍。

這部動畫的前半部分簡直十分科幻,那個由螢火蟲變成的少女出現在盲人女孩身邊。

螢火蟲少女帶著盲人女孩去感受自然,同樣也感受了這個世界。

不過螢火蟲的生命都是短暫的,就跟其他昆蟲一樣,螢火蟲美好——在夜空里閃爍著明亮的光輝。但是光芒總是一點一滴地減少,黑暗的夜空因為螢火蟲的存在而美好放光,螢火蟲用自己的光芒照亮了這個黑暗的世界,螢火蟲用盡了自己的一生,改變了世界原本的黑暗。

而這部動畫也是同樣的結局,只有在故事的最後,通過盲人小女孩長大以後,書桌上放著的那張照片,我們才發現,原來現實生活中真的有個小女孩,她把自己的眼睛送給了那個盲人小女孩,這才讓那個盲人小女孩看到了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風景。

請帶著我的那一份努力活下去

《晚安,亮亮蟲》中故事的最後,盲人小女孩恢復了視線,看到了這個世界。小女孩長大以後變成了一個正常人,正常地過著生活。這份正常在她之前看來,肯定只是一個奢望。但是因為另一個小女孩的出現,盲人變成了正常人。

而那個小女孩最終只變成了一張照片,生活在別人的回憶里。從這點看來,不難猜想這兩個女孩之間的發生過的故事。那個捐獻眼睛的小女孩應該是得了絕症,在她有限的生命里,她希望幫助更多人,所以小女孩為;另一個盲人小姐姐送出了自己的眼睛。

這份幫助被恢復正常的盲人小姐姐永遠記住了。可是那個善良的小女孩最終還是死去,她的生命如此短暫,就像螢火蟲一樣。螢火蟲用她的光輝照亮了一個盲人小女孩的世界,也改變了那個盲人小女孩的世界。只是可惜了,當那個盲人小女孩重新看到這個世界的時候,那個螢火蟲死了,只留下回憶里的美好片段。

而那個螢火蟲小女孩留給盲人小女孩的,除了回憶之外,還有一句話:"請帶著我的眼睛活下去"。其實僅僅捐獻了眼球,並不代表連自己的意識都能附著在一個人的身上。讓另一個人帶著自己的那份活下去,這不過只是對活著的人來說,可以支撐生命的一種堅強罷了。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故事最令人感動:一是將死之前的善良;二是逆境中奮鬥的勇敢。《晚安,亮亮蟲》無疑是第一種,它讓觀眾們看到了人性善良的一面,即便是面對可怕的死亡,都無法阻礙人性光輝的一面。

螢火蟲就是燃燒自己,綻放了他人的生命

這部動畫的名字取得非常有技巧,其實仔細一想,那個捐獻了自己眼睛的小女孩,何嘗不像螢火蟲一樣,燃燒自己,照亮他人呢?

螢火蟲可以算是自然界里最無私的動物之一了。因為它們總是在黑暗的夜裡,散發微弱的光芒。即便這個光芒很小,即便做這種事情只是它們的自然本能,但是它們照亮了黑暗的夜晚、為受挫的人們看到了一點點的希望是事實;它們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一段美麗的自然藝術也是事實。

想像一下,在夜空里,森林的風輕輕吹過,看著一隻又一隻的螢火蟲們聚集在一起,這樣的美感令人震撼。

一部好的動畫需要什麼?最主要的是劇本,一個好的劇本能夠讓觀眾們自發的理解動畫本身的藝術價值。在美國的動畫中,也有不少是畫風略顯粗糙的,比如《辛普森一家》、《惡搞之家》等等,但是這些動畫在美國大受歡迎。因為這些動畫展現了美國人們的真實生活,劇情中有很多橋段能夠讓人們感到共鳴,也諷刺了現實,表達了觀眾們的想法。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那個天賦能夠創作出優秀的劇本的,尤其是在國內,各種條件層層限制,很多元素都是文化創作人不能碰的。這也導致了好劇本的出現微乎甚微,這樣下來,想要創作出好的動畫,繪畫的技巧,以及動畫本身的畫風就顯得尤為重要。

創作一部好的動畫,就像拍一部電影一樣,光線的變化與圖片的構圖等等,這都需要導演能夠有深厚的功底。而動畫的繪製可能比電影要好很多,因為畫筆就在導演的手中。不過創作一部好動畫就像創作一部好電影一樣,需要花費很多心思。

《晚安,亮亮蟲》的亮點就在於光亮與黑暗的對比明顯,以及光線變化帶給人的震撼。

尤其是動畫在前半部分特意創造出來的自然夢境,其實現實生活中,一個盲人小女孩是不可能獨自一人出現在森林裡的,而現實生活中也不可能出現一隻螢火蟲的小精靈。

但是這部動畫的創作者就是如此巧妙的將捐獻眼睛的小女孩比作螢火蟲,同時通過螢火蟲的美好,讓觀眾們體現到了視覺上的享受,動畫中還穿插了現實與幻想相互交錯的橋段,更是讓觀眾們的思想達到了另一種高度。

只有當你觸及到生命分界線時,你才會發現生命有多麼珍貴

或許人就是這樣,在我們為著平凡生活拚命前行的時候,可能都不會注意到生命有多麼寶貴。但是當我們看到了其他人為了正常健康的生活拚命追逐的時候,才會稍微體會一點生命的珍貴之處。

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動畫,因為它讓觀眾們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貴之處,也讓人看到了生命中的小美好。人只有在生與死的邊界上徘徊過,才能真正懂得生命的意義。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在生命最初的階段去體驗生命。絕大多數人只會在生命的最終端感受生與死的區別,但那時已是人之常情,不會有人過多的在意。這是生命最正常的一點——生老病死;但也是最可悲的一點——即便在死亡來臨的時候,我也不會去真實地感受生命本身的悲涼,反倒以為這才是正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曉生 的精彩文章:

刺客伍六七:刺客大發現!當年那個反手一刀的伍六七的女人是誰?
為什麼失敗的青雉僅僅是斷了一條腿?這裡面的貓膩,恐怕不小